崔保山:全面建设环境科学与工程国际一流学科与创新平台
环境学院水环境生态模拟大厅
观点一 在未来五年,全面提升教学科研团队,实现从“项目团队”到“学科方向团队”的转变。
团队建设是学科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面向国家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环境学院将根据学科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重点建设学科方向和主体研究方向,努力优化队伍结构和队伍规模;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在高层次人才打造方面迈出坚实的步伐,全面提升队伍的整体水平。从目前的“项目团队”发展成真正意义上的“学科方向团队”。目前,环境学院全职教师队伍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1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2人和“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1人。未来的队伍建设,首先是主流研究方向带头人的牵引作用,其次是对“散兵”进行进一步整合和归队,使团队建设内涵更加明确,从年龄结构、学科专业和学缘结构上形成自然过渡和自然接续,不再有断层和死穴,团队整体结构趋于合理完善,具有冲击国际一流团队的能力和国际化视野。采用普遍性激励和个性化打造培育相结合,形成长期可持续的队伍建设机制。经过5年建设,形成分析-投入-评估-激励-共享-改进的长效运行机制。率先建成2-3支具有极强竞争力的国际一流团队;在重点学科方向培养”长江学者”、“杰青”和其他优秀人才7-9名,引进“千人计划”和“青年千人计划”获得者5-7名。专任教师队伍规模达到100人,获得国外高水平大学博士学位或博士后经历的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超过30%,从而形成良好的科研梯队与人才培养体系。
观点二 对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实践教学进行深化改革与创新,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型和创新型人才。
在国际化背景下,环境学院将以研究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对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实践教学进行深化改革与创新。要突出“国际导向、课程创新、系统优化”的理念,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瞄准国际一流高校,以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强调理论与实践、素质与能力、传承与创新的统一与协调,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深入改革,构建以课程为核心并与专业学位相对应的课程体系,完善教授讲课与讲师辅导的团队课程教学机制,适应研究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回归“以课育人”的传统培养方式,强调激发兴趣和张扬个性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思维、严密分析、动手实践与探寻真谛的治学态度与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训练,通过完整的实践训练,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完善本-硕-博一体化创新培养机制,实施团队导师制,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型和创新型人才。力争“十三五”期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励2项;培育国家级精品视频资源共享课程1-2门;新办环境生态工程本科专业,专业本科生人数达到25人,该专业成为全国第一、世界一流的本科专业;出版1-2部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等,并形成稳定的实验教学体系,建立3-4个长期专业实习基地并挂牌,突出生产性实习的地位与作用。
观点三 以国家环保重大需求和国际环境科学前沿为导向,开展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应用基础研究,产出标志性成果。
作为一门应用基础学科,让自己的科研工作立足国家需求并引领科技进步的浪潮尤为重要。“十二五”期间,环境学院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前沿热点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探索性创新性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共发表SCI论文1124篇,其中Top论文242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其中环境学院为第一单位的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其中环境学院为第一单位的4项。“十三五”期间,环境学院将针对国家科研体制转型,建立起重大专项等科技项目全过程监督管理体系,确保重大科技项目的顺利实施。围绕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实施和其他科研需求,积极鼓励科研人员开展相关前沿技术研究,进一步加大面向企业开放的力度。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加快先进技术向企业的技术辐射和转移,以多种形式帮助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建立起完善的科研服务体系,形成环境学院基础研究平台和应用管理技术开发平台相济并用的发展格局。保持成果数量和质量的提升是环境学院“十三五”期间在标志性成果产出方面的指导思想,力争发表SCI论文年均200篇,其中Top论文年均60篇以上,力争在《科学》《自然》《PNAS》等顶级刊物上有突破;在产出新技术新发明和应用实践方面,力争国内发明专利年度授权20项,30%实现转化或转让,推进国际发明专利授权。
观点四 全面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建立稳定的国际学术交流机制,引领学术前沿,提升学院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
全面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建立稳定的国际学术交流机制,是环境学院拓宽师生国际视野,提升学院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的重要路径。未来,如何走向国际化?首先以环境学院为依托,推进已建立的国际环境生态学会、国际能值协会亚太分会等相关学会组织的壮大和发展;继续与国外高水平院校和科研院所深化稳定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机制,推进更多国际联合研究所(中心)等国际平台建设;培育国际化科研团队,渐进争取国际科研资源;鼓励更多教师承担国际课程并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弹性外籍师资聘任制度,完善留学生培养方案,提高留学生培养的知名度。从科研、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平台建设等多层次推进国际实质性合作,提升国际化水平。“十二五”期间,环境学院还创办了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and Management (JEAM)国际英文学术期刊(ISSN:2325-6192),已正式由美国L&H Scientific Press出版社出版,全球发行。未来将继续探索英文期刊建设途径,积累办刊经验,吸收国际一线科研成果,并再创办1个英文学术期刊;已有英文期刊力争进入SCI/SSCI双检索源期刊,影响因子突破3;建立国际联合研究所(中心)1-2个;年均举办国际学术会议1-2次;外籍师资开设的纳入教学计划的各类课程达到8门等。
观点五 搭建集问题导向性——成果原创性——长期战略性为一体的国际一流平台。
良好的科技平台和基地是科技成果推广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舞台。环境学院未来将进一步完善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强化野外基地建设,优化室内试验平台、仪器设备更新与购置、自动监测点网络化等,实现集问题导向性——成果原创性——长期战略性为一体的国际一流平台。目前所拥有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工程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空间严重不足,未来的建设,需要多渠道、多途径拓展空间,发展、壮大和提升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建成高水平国际一流平台。对野外基地建设予以高度重视,根据学科布局有选择地在水生态、水环境方面率先巩固和完善已有的野外基地,大幅度提升黄河三角洲、白洋淀和北京汉石桥野外基地的基础设施,酝酿和建设城市典型区域长期定位研究站等,力争将野外基地建设成为集教学、科研和技术培训为一体的重要平台。针对我国亟待解决的水体、土壤、大气等环境污染问题,研发高效处理处置技术,开展现场中试和示范工程研究,切实解决我国面临的重大环境生态问题。依托先进信息技术,系统收集、梳理、加工、整合学校以及本学科各类数据资源与科研成果,形成面向学科内各类用户的信息服务门户,实现多层次的学科资源数据集成管理、查询统计、共享交换与应用服务,初步建立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数据资源共享与管理体系。
观点六 紧密结合国家需求,搭建高校、企业、管理部门联合的“产学研用管”创新平台,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根据国家和社会需求做好科研和科研成果的转化是环境学院肩负的使命。环境学院将依托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搭建高校、企业、公司、管理部门联合的“产学研用管”创新平台,同时,调动社会资源,筹措资金,努力建立环境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推动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科发明专利等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充分发挥高校教育优势,加强与国际非盈利组织、国内行业协会、环保部教育中心等及国内中小学的联系,将环境保护教育推广到社会的不同层面和群体。在创新平台中,建立科技成果孵化机制,鼓励应用性技术与产品的生产力转化。以国际级、国家级和地方级科研项目为基础,以学院多学科交叉的学术研究成果为支撑,积极参与国际间与国家政策法规的制定修订工作,进而实现科研成果的快速社会化和标准化。
(来源:党委宣传部 北师大校报,整理/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