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日报中文网)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日前举办了2015年中国经济改革发展论坛,与会学者围绕“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人口增长率下降是否必然导致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林岗教授认为,通过测算,2020年之前,我国的劳动力数量不会有大的减少。而且我国近几十年来,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超过劳动生产力的增加,那种认为我们的经济增长主要来自于人口数量的增长,即人口的红利的说法是不完全的,我们的经济增长更多来自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不要因为人口增长率下降就认为潜在经济增长率一定下降。
关于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认为,中国当前的传统增长动力正在消失,新动力正在孕育。从需求侧看,依靠投资促使经济增长相当困难,“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对此必须加快体制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把增加消费作为重大战略来对待。强调供给不能够绕开消费,有效供给要有有效需求来配套。
中央民族大学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黄泰岩教授指出,中国经济走入下一轮周期的关键就是改革,即通过全面的制度创新,加快改革方案的落地、落实,迎来改革红利,这样就能在2017年走上较好的复苏过程。制度创新的基本保障,一是理论创新,二是文化创新,三是通过理论创新、文化创新来推进技术创新。
美国推出TPP之后,很多人对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产生了担忧,对此,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强调,要积极全面地理解中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并对这一战略充满信心。中国推动的自由贸易区战略不仅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而且是要构建全球的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网络,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中国正在把世界拖回到经济全球化的标准航线上。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毕吉耀分析了“十三五”的经济发展环境,总体看经济复苏艰难曲折,低速增长成为新常态,大宗商品价格回落,能源资源版图在变化,科技产业变革加快,全球分工体系在重组,经贸规则体系在重构,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地缘政治影响上升,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大。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刘元春教授指出,改革的核心不是设立方案,而是要形成大家愿意改革、能够改革的激励机制,如果没有这个认识,设计再多的改革方案也不一定能够取得改革的成功。改革也是一种稀缺资源,如果我们没有抓住这一轮改革的窗口期,简单地通过一些局部的方案是难以真正获得改革红利的。(张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