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动物学和鸟类生态学家、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郑光美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0月3日14时2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生命的灯盏一瞬间熄灭,残留下一片茫然的黑暗。我们在这黑暗之中醒悟,命运的慷慨与无常,犹如绽放的花朵,刹那间凋零在时间的长河里。分离与离别,这一切都无法避免,我们唯有用心去阅读,用力去悼念,终至完成他未竟的事业,以向逝去的灵魂致敬。谨以此文深切缅怀郑光美院士。
郑光美,1932年11月30日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动物学和鸟类生态学家,长期从事动物学教学和鸟类学研究。
疾风劲草 坚韧不拔
1960年初夏的秦岭,郑光美带领的考察队伍行进在荆棘丛生,渺无人烟的深山老林中。他们的目标是从秦岭南麓翻越主峰到达北坡,考察那里动植物的垂直分布特征。
当他们翻过秦岭主梁,行走在海拔1500米的高山上时,他们遇到了巨大的生存挑战。此时离目的地还有240公里,但补给已消耗殆尽,在这无边无际的森林里,考察队员的思想和体能都面对着极大考验。正不知所措,恰巧遇到了进山拉木头的解放军。郑光美决定带领队伍随着部队的车出山。但山路是刚用炸药开出来的,非常狭窄且极其陡峭。他们紧紧抓着车上的绳子,看着车外的悬崖,半个车轮在山路外悬空。庆幸的是,他们最终安全走出了无人区。
此次科考,郑光美撰写的《秦岭南麓鸟类的生态分布》成为了国内首篇讨论动物生态分布特征的论文。科考中,他们还偶然发现了大熊猫的皮毛、碎骨,他们随即拼出了带牙齿的大熊猫头骨。1964年,郑光美在《动物学杂志》上向世界宣布首次在中国秦岭发现了大熊猫。这一发现,把大熊猫分布的区域扩大了一倍,秦岭大熊猫得到了科学界的承认。
大胆质疑 实践检验
德国著名鸟类学家斯特利斯曼曾经提出,在非洲过冬的新疆红背伯劳属于不完全换羽的鸟类。在著名专家的观点面前,郑光美先生并没有盲从,而是开展了认真细致的研究。上世纪70年代初,郑光美从北京来到新疆,开始对新疆特有鸟类进行标本采集,对红背伯劳、灰伯劳开展深入研究。经过研究,他发现一般的情况下,候鸟在秋季才会换羽,但由于新疆地区气候干热,鸟类羽毛磨损严重,因此新疆红背伯劳提前到了7月份换羽。到了9月份,新换的羽毛经历了去非洲的长途飞行,又变旧了,会让人误以为一直没有换羽。郑光美通过严谨的观察和详细的数据证明了斯特利斯曼的观点是片面的,这种不畏专家、尊重实验数据的行为是每一位科学研究者都需要学习和具备的品质。
天道酬勤 力耕不欺
黄腹角雉是中国特产鸟,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国内对这种珍稀鸟类还一无所知。而郑光美先生在他人的邀请下,开启了对这种珍稀鸟类的研究。1983年夏,郑光美拍下了世界上第一张野外生活的黄腹角雉雄鸟和雌鸟的照片。1984年4月,为了深入研究黄腹角雉的习性,他再次来到了浙江省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当时的天气情况非常糟糕,在考察途中,郑光美先生险些丧命。科考持续了很多天,可是他们一直没有找到黄腹角雉的窝。一天,郑光美冒雨上山,无意间撞到了大树,树上飞起了一只黄腹角雉。凭着敏锐的直觉,他马上拿起望远镜观察,惊喜地发现树干上有一个浅浅的窝,窝里还有4枚土黄色的卵。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在野外发现黄腹角雉的巢。后来,郑光美通过十余年的驯养繁殖研究,攻克了原产于亚热带高山的黄腹角雉的存活、受精和繁殖等难题,在北京地区建成了可自我维系的人工种群。他和学生们关于黄腹角雉的19篇论文被权威性巨著《世界鸟类手册》所引用,被同行们誉为“黄腹角雉之父”。
丰厚成果 开拓贡献
郑光美先生在中国鸟类生态学和行为学研究领域,特别是在特产濒危雉类的生态适应机制和生活史对策研究方面进行了开拓性研究。首次采用无线电遥测技术和3S技术对雉类的栖息地选择、领域、活动区和活动性特征进行了分析,对栖息地片断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进行了长期研究,为濒危物种的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他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10多部,主编或合编《普通动物学》《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鸟类学》等多种高校教材以及《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中国濒危物种红皮书-鸟类卷》等专著多部。郑光美先生所主持的中国特产濒危雉类研究课题荣获200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励。
郑光美院士凭借着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不懈的努力,为中国鸟类学研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我国鸟类生态学、保护生物学等领域进行了开拓性工作。他像一面鲜红的旗帜,引领一代又一代的生科人走向鸟类研究的道路。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励学党支部
202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