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校领导就师生、校友关心的重大改革举措和关键问题进行权威解读,以解疑释惑,进一步凝聚广大干部和师生员工改革发展共识,形成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强大合力。
近期,“师大新闻”栏目开设“新时代 新形势 新举措——北京师范大学综合改革政策权威解读”专题,陆续刊发校领导的解读内容。
本期解读人:副校长 王守军
问题:2018年学校财经工作的主要变化有哪些?
学校财务基本情况
2017年,学校完成收入42.16亿元。根据2018年财政部门预算批复情况和“一体两翼”发展布局下的收入新增点,综合考虑近年来学校总体创收能力,经学校党委常委会批准,2018年学校事业收入预计为50.03亿元。
2018年学校财经工作主要变化
财经工作实际上包含了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如何进行资源配置,更好地支持学校教学科研和双一流建设;二是如何进行财经监管,让学校涉及经费和资金的各个方面都规范运行、高效运行和安全运行;三是如何开展财经服务,更好地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会计服务和会计信息。在这里主要介绍资源配置与优质服务方面已经做和正在做的事情。
一、资源配置方面的改革
近年来,学校存在着财政经费执行缓慢,而院系反映拨款太晚的问题,资金使用效率也有待继续提高。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三个结构性矛盾引起的:院系财政结余,学校财政赤字;公用经费宽裕,人员经费不足;不好用的项目经费比重过高,好用的基本经费比重过低。因此,2018年预算主要方向是:经费向队伍建设倾斜,严格控制消耗类支出,适当规划建设类投资。
经费向队伍建设倾斜,就是要提高人才吸引力,稳定核心生产力,增强学校竞争力。
第一,分不同学科、按多个维度,不断强化绩效考核,加大奖励津贴力度,鼓励教师努力工作、增加产出、提升水平、产生影响。在2017年基础上,2018年将继续加大人才培养教学业绩奖励和科研业绩奖励的金额。
第二,通过提供具有行业和区域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保障,在国际范围内吸引高水平人才,以多种方式参与学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第三,稳步提高教职员工薪酬待遇,逐步建立与学校办学层次、质量和社会贡献相匹配的薪酬体系,形成对师生员工的普遍激励。
严格控制消耗性支出,就是要降低办学成本、提高运行效率。不仅要从管理层面努力,减少“跑冒滴漏”,加强“三公”经费管理,还要从机制层面上不断改进政策。2018年学校在北京校区探索对水电房租全面计量、全额收费的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在珠海校区直接实行资源有偿使用政策。
预算是资源配置的“总闸门”,2018年,学校进一步推动预算管理改革。改革的主要方向是:以事财结合、业财融合为重点,以学科建设为核心,扩大部院系所自主权,加大部院系所对经费的统筹力度,以期实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目标。具体而言,就是学校按照“双一流”建设规划、学校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以及学校综合改革方案来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并将预算安排与工作计划结合起来;学校将经费打包下拨给院系,由院系按照工作目标将经费安排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除修缮和工程项目需按照原有规则进行评审外,学校对其他项目不再进行评审;年底,学校考核各职能部门和各院系的工作计划完成情况,并将考核结果应用到下一年度经费安排、绩效奖励和干部评价中。
2019年度的预算工作与学校2019年工作计划都将提前启动。2018年10月份启动2019年的预算编制工作,12月31日前完成2019年编制,以保证2019年1月及时下拨年度预算。
二、优质服务方面的改进
从2016年和2017年征求群众意见的情况看,对于财经服务还存在着一些意见。这些意见的产生原因可能是复杂的,但大致可能有几个方面的原因:政策不合理的问题、心理不平衡的问题、服务不周到的问题、水平跟不上的问题。因此,财经部门改进工作、改善服务力求“出真招、见实效”,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梳理优化工作程序,主要目标是简化工作流程,降低师生时间成本,提高财经服务效率。
二是适时修订财经政策,激励院系创收积极性,平衡机关各部处收入水平,实事求是地使用经费而不必拘泥于刻板的预算指标。
三是要持续改进师生沟通,通过各种形式的沟通(网络、微信、短信、会议等),把办事程序、财务政策、重要通知、温馨提示等内容,简单明了地宣传给大家,同时进一步对院系行政秘书的财务培训,做好日常沟通。
四是要不断加强队伍建设,通过多元化用人机制补充和壮大队伍,通过人员的外出培训、岗位轮岗、科室之间的相互学习、形势报告等不断提升工作水平,通过业绩考核与结果运用,解决工作质量和服务态度问题,通过党团活动与文化建设,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奉献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