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专题新闻»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赵春明: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赵春明: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此前,在2020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也强调,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党和政府提出的双循环战略,既是我们应对世界经济发展新形势的重要应对之策,也是对我国经济发展内在逻辑的新判断和新概括,对我国将要实施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从国际背景来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众所周知,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来,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经历了两次大的发展阶段和两次明显的倒退或调整阶段。两次大的发展阶段分别是19世纪中晚期(1820-1913)和20世纪中晚期(1950-2008);两次明显的倒退或调整阶段则分别是20世纪初中期(1913-1950)和 21世纪初期(2008至今)。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充分把握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第二次大发展阶段的机遇,发挥低成本劳动力优势,通过实施以引进外资和出口导向为主要特征的对外发展战略,快速和全面地加入了国际分工体系,融入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当中。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既为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从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中获得了不菲的收益,从而迅速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进入了第二次明显的倒退或调整阶段,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与此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打乱了世界经济的发展链条。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一个国家在全球价值链(GVC)中扮演的角色包括两个关联部分:一是向其他国家出口提供中间品,一般称为“前向参与”;二是从其他国家进口需求中间品,一般称为“后向参与”。在全球疫情严重的情形下,对世界各国产生了交互式的严重冲击。在这种国际大背景下,我国将发展战略重点从原来的以国际大循环为主转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同时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既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也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从而是一种高瞻远瞩的战略筹划和明智之举。


       从国内因素来看,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实际上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在调整了,而且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比如,从出口占我国经济总量的比重来看,历史上最高的年份是2006年,比重为35.4%,到2019年,这个比重已经下降到17.4%。换言之,目前我们国家经济总量的80%左右已经是在国内循环。另外,从经济增长“三驾马车”的驱动力量来看,2013-2017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54.9%提高到58.8%;2018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76.2%;2019年这一数值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在57.8%的较高水平。从中不难看出,目前我国已经比较成功地实现了经济增长由投资和外贸拉动为主向由内需特别是消费为主的重大转型。因此,中央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既是我国经济发展基本规律的反映,也是对我国经济发展历史新阶段的新判断和新概括。


  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需要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着重发力:


  首先,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现生产链、供应链、价值链、消费链的国内畅通和循环。为此,一是要消除国内市场的分割性,实现国内经济发展的高度一体化;二是以中性竞争原则推进要素市场化,加快国内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三是大力发展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与快速扩散,加强了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深度融合,不仅解决了商品交易环节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且也有利于提升要素资源配置效率以及优化国内产业链,加快构建统一协调的国内市场循环;四是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打通经济循环堵点,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其次,加大和切实落实改善民生措施,为国内大循环提供实施空间和有利条件。我国有14亿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万美元,是全球最大和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具有巨大增长空间,这也是中央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战略构想的一个重要现实基础。虽然我们“十三五”期间在民生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比如通过精准扶贫政策,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城镇新增就业超过6000万人,工资增长速度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在医疗方面,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口,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等等,但是展望未来还是任重道远。其中,一是对于已经脱贫的广大农民来说,如何确保他们不再返贫,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在给他们“输血”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帮助农民建立“造血”机制,从而使农民的小康生活得到充分保障;二是提升广大民众的收入水平还有很大的空间,目前我国月均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人口还有6亿人左右,因此需要我们切切实实采取有力措施,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品质,不断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三是需要大幅增加优质的医疗资源和教育资源,使人民的生命健康和教育程度得到足够的保证;四是进一步落实住房只住不炒的理念和措施,使广大民众在能够拥有必要住房的同时,有更多的余力来增加其他消费,改善和提升生活质量。


  最后,不断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和质量,实现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和效应。新发展格局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为此,一是要持续提升出口贸易质量,不断创新出口贸易方式,在巩固传统贸易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新兴贸易市场,构建线上线下、国内国外双循环互促发展的新型出口贸易体系;二是继续坚持扩大进口的基本国策,并创办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在有利于缓解我国与外部国家矛盾的同时,也能更加有利于满足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三是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国内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地理辐射范围和改革措施成效,目前自由贸易试验区已从最初的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到21个,实现了京津冀全覆盖、长三角全覆盖、东中西部地区覆盖,这些自由贸易试验区将最终建设成为我国的开放新高地,进而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


原文刊载于《北京师范大学校报》2020年11月30日第2版

原文链接:http://bnu.cuepa.cn/show_more.php?doc_id=353720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