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专题新闻» 十年回响:“四有”好老师重要讲话精神大家谈» “四有”好老师十周年|郝国强:“四有”好老师——逻辑基础、理论内涵与培育路径

“四有”好老师十周年|郝国强:“四有”好老师——逻辑基础、理论内涵与培育路径

编者按

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提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标准,号召全国广大教师要做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实践提供了遵循。

2024年正值习近平总书记发表“四有”好老师重要讲话十周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有”好老师重要讲话精神,回顾十年来“四有”好老师建设成就,探究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精神逻辑,展现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风采,发掘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典范事迹,描绘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群像,特开设“四有”好老师重要讲话精神大家谈专题,邀请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相关内容进行深入探究,为广大读者领会“四有”好老师精神实质、践行“四有”好老师教育实践提供借鉴。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师道文化为历史出发点,以遵循教师专业发展规律为理论立足点,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实践落脚点,从而实现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其中,理想信念是方向,道德情操是基础,扎实学识是支撑,仁爱之心是底色。培育“四有”好老师,可以通过四条路径,即信仰洗礼,坚定理想信念;文化浸润,陶冶道德情操;专业淬炼,涵养扎实学识;实践体悟,勤修仁爱之心。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标准,为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指引和遵循。当前,教师队伍建设面临新形势和新挑战,重温“四有”好老师标准,厘清其逻辑基础,把握其理论内涵,探索其培育路径,能够为新时代大国良师建设提供思路和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提出的,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师道文化为历史出发点,以遵循教师专业发展规律为理论立足点,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实践落脚点,实现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


一、“四有”好老师的逻辑基础


1.历史逻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师道文化


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师道传统,尽管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思想精髓一直延续至今。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等对教师的要求,成为指导历代教师言行的重要原则,直到今天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孟子提出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充分体现了教师敬业、乐业的精神。韩愈在《师说》中提出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是对教师职责的高度概括。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教师应该注重“以人教人”,真正做到“以身作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深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教师的成长。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新中国成立后结合国情提出新要求,从毛泽东提出“又红又专”,到邓小平“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等,都是一脉相承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有”好老师,充分体现了教师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新时代的教师培养需要在这样的思想演进脉络中寻找历史出发点,继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师道文化。


2.理论逻辑:遵循教师专业发展规律


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要实现这样的整体目标,就必须保障教师的全专业发展,其理论基点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教师专业内涵包括教会学生学习、育人和服务三个维度,其发展的基础是教师精神、教师知识和教师能力。从这样的视角来理解“四有”好老师标准,就会发现其非常契合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从专业内涵的角度来看,“四有”好老师不仅仅关注了教会学生学习,更为重要的是提出“育人”与“服务”的职能,其中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仁爱之心”的核心指向就是培育时代新人,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局。从专业发展的基础来看,“四有”好老师指向了深层的师能,包括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在内的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标准是基于专业发展基本规律对教师素质提出的要求与期望,是扎根中国教育实践的可实现、可达成的教师培养目标。


3.实践逻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职业不同于其他职业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其对象是处于身心发展中的生命个体。“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灵互动过程,是一种精神劳动。”在开展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具有鲜明的示范性和引导性,学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模仿和学习,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向师性”。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教师本身就成为一种教育资源,是一种隐性课程,良好的言行不仅能够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提升学业成就。从更为广泛的社会角度来讲,教师群体具有引领社会道德发展的作用,为人师表也正因此成为世人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所以,“四有”好老师标准的提出,从更根本的角度来讲,就是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了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


二、“四有”好老师的理论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指明了优秀教师应该具备的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质,其本身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素养系统。其中,理想信念指明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道德情操奠定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扎实学识提供教师持续发展的支撑,仁爱之心绘就教师专业发展的底色,四者缺一不可,共同形塑新时代的教师。

1.理想信念是方向


理想信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影响着教师队伍的根本走向。教师培养首先要解决的就应该是方向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教师要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靠的就是理想信念的支撑。作为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广大教师更要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2.道德情操是基础


道德情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古今中外凡是成就卓越的教育大家,无不是道德上的楷模。教师的道德情操就是一面旗帜,指引学生的行为,影响学生的成长。教师必须时刻以高尚的道德修养为追求,不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中,都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见贤思齐,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修养和精神境界,并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真正实现以德育德。


3.扎实学识是支撑


扎实学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撑,是成为好教师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教师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就是具备深厚的知识基础,既要有学科知识、教学知识等理论性知识,又要有丰富的实践性知识。扎实学识是教师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是成为好教师最大的底气,尤其是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更需要教师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自身专业知识。


4.仁爱之心是底色


仁爱之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底色,是成为好教师的必备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教育是教师与学生的朝夕相处,是成长的陪伴,倘若缺少爱心,那教育工作势必会成为一种负担,唯有以爱为桥梁,教育才能成为一种乐趣和享受。教师要尊重、理解和关怀学生,用真诚之心叩开学生的心扉,滋养学生的心田,启迪学生的心灵,在灵魂与灵魂的交流中实现教书育人目标。


三、“四有”好老师的培育路径



“四有”好老师的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国家、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参与,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教师自身的努力。基于党和国家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要求,立足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反思”取向与生态取向,可以采取信仰洗礼、文化浸润、专业淬炼、实践体悟四条路径,助力教师专业发展,培养可靠的筑梦人队伍。

1.信仰洗礼,坚定理想信念


信仰是精神之魂,对人的行为有重要的导引作用。教师要为党和国家培养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神圣使命就决定了教师必须在信仰上靠得住、站得稳。信仰洗礼应该是第一课。


首先,要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理想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要组织广大教师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其次,要开展党的理想信仰的教育。党的理想指明了奋斗目标,擘画了未来社会发展蓝图,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奋斗。共产主义是我们党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的共同理想,要引导广大教师将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结合起来,在二者的辩证统一中,自觉做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将奋斗目标转化为教书育人的精神动力,努力培养可堪大任的时代新人。


最后,要开展教育信仰的教育。教育信仰是人们对教育活动在个体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及其实现方式的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教育行为的根本准则,教育信仰有朴素的教育信仰与科学的教育信仰之分。要在理论学习基础上,推动教师形成对教育价值的科学认知,并将其与个人价值的实现相结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将教育作为终生的事业追求,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自己。


2.文化浸润,陶冶道德情操


道德教育是一种文化性存在,它始终存在于特定的文化之中,体现着文化的内在精神和价值理想。陶冶道德情操的丰富资源,就蕴藏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


首先,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陶冶道德情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的智慧结晶,既包括有形的文化成果,又包括无形的精神财富,特别是蕴含其中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价值认知、师道传统等,对于提升教师道德修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要带领广大教师真正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在感知、理解和反省的基础上,内化为自身的德性。


其次,在革命文化中陶冶道德情操。革命文化是近代以来特别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培育和创造的思想理论、价值追求、精神品格,如红船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新时代的伟大斗争仍然需要发扬革命文化,从而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要让教师在革命文化的学习和感悟中,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全面落实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更要将这种革命精神传递给学生。


最后,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陶冶道德情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的精神文明成果,集中体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彰显社会主义的显著优势,引领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方向。要组织教师系统学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将其作为教育教学的第一准则,充分挖掘课程中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素,实现课程育人。


3.专业淬炼,涵养扎实学识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是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要实现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离不开教师个体的专业化,即教师专业理念、知识和能力不断完善并成为专业人员的过程。因此,不仅需要在“德”上着力,而且需要在“才”的专业化上下功夫,以“才”资“德”。


首先,更新专业理念。理念是行为的先导,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理念提出了新要求。教师要在学习、理解的基础上,将其转化为教育教学的指导原则。一是要树立育人为本理念,深刻理解课程育人价值,准确把握课程要义,从传授知识转向课程育人。二是要树立学科实践理念,加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三是要树立综合学习理念,加强学科内、学科间、校内外的联系,实现协同育人。


其次,丰富专业知识。教师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知识是重要媒介和载体。教师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丰富自身。一是要学习学科前沿知识。不管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是人文科学,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中,教师要自觉更新自己的学科知识库,了解学科前沿动向。二是要学习广博的文化知识。全面涉猎科学、艺术、信息技术等各方面的内容,才能融会贯通,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三是要丰富自身实践性知识。不断反思经验,积累实践性智慧,以其为基础,创造性解决各类问题。


最后,淬炼专业能力。要真正成为“四有”好老师,只有理念和知识还不够,更需要具备专业能力。对于新时代的教师而言,尤其需要淬炼以下三种能力。一是提升转化能力,即基于学情,将课程标准、教材转化为学生可以接受的内容,并以恰当的形式呈现出来,这直接关系课堂教学的质量。二是提升沟通能力,教师的工作大部分时间是在与学生、同事、家长等沟通,良好的沟通能力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关系,减少因沟通不畅而导致的各类问题。三是提升反思能力,要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反思经验,强化优势,改进不足,实现专业能力的精进。


4.实践体悟,勤修仁爱之心


实践是培养仁爱之心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只有在实践场域中、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教师才能将头脑中爱的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教育教学行为,努力实现“宣称的理念”与“实践的理念”的统一,从而养成仁爱之心。


首先,在教学实践中勤修仁爱之心。教学实践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主渠道,教师从备课、上课到课后作业,本质上都是在与学生进行交流,在这样的常规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尊重、理解学生。备课时,教师要科学把握学情,发现学生的已知点、困惑点和成长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上课时,教师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和探究中实现素养的提升;在课后作业设置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和兴趣,设计多样化、有层次的作业,并进行个性化反馈。


其次,在管理实践中勤修仁爱之心。管理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不管是否担任班主任,教师都承担着管理的工作,如课堂秩序的维护、班级纪律的制订、突发事件的处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等,有些教师还承担着行政管理职务。这些管理工作都直接或间接与学生相关,都在考验着教师的爱与责任。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视角,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利,实施民主化、个性化管理,公平公正地开展评价考核,以科学管理培育师爱。


最后,在社会实践中勤修仁爱之心。教师的爱应该是无差别的,不分对象,不分时空,都能够以真诚的爱心去对待他人,教师的仁爱之心并不能因为下班后离开了校园就可以懈怠。教师要在广阔的社会实践中修炼,在家庭生活和社会交往中,要时时刻刻践行爱的原则,尊重他人,与人为善,乐于助人,诚信待人,将师爱上升为更为广博的爱,这也是在引领社会的道德风尚。


原文刊发于《中国教师》杂志2024年第6期;

作者: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郝国强;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C9dKFctRdYryp7yOhVqQj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