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专题新闻» 党史学习教育» 【“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系列专家谈】全方位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系列专家谈】全方位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编者按: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庆祝党的百年华诞,回顾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命题,光明网理论编辑部联合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共同策划推出系列文章,邀请北师大政府管理学院的专家学者发挥各自学术专长,深入总结阐释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



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立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对我国的科技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共产党前所未有地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带领中国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当前,新兴科学技术正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与社会的发展运行规律,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全球政治经济变动产生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并将其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进行专章部署。在2021年5月举办的两院院士大会暨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在这特殊的历史时期,重申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性,对全方位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代全方位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应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国家创新体系由创新主体、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外界互动等要素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首次提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则指出:“国家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当前,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技术差距如果不能有效缩小或消除,将严重影响和制约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甚至危及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全方位推进新时代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应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进而推动我国科技创新进程中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良性互动。


  新时代全方位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有助于加强全球科技合作。当今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更加突出,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不可预见的“黑天鹅”、“灰犀牛”事件不断发生,对全球科技发展与合作带来了重大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科技创新活动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演化为创新体系的竞争,创新战略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全方位推进新时代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有助于打破技术转移和技术合作壁垒,打通各国之间的创新要素的流动机制,实现全球创新研发能力以及从产品到市场之间的转化能力的全球合作,进而以国家创新体系推进全球创新体系建设,夯实世界经济可持续、长期增长的基础。


新时代全方位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再次明确和强调了这一点。科技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新兴技术的发展已经促成了技术与制度紧密互动的全新图景。全方位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全方位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需要优化政府、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合理分工与有效协作,推动国家与社会、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合作,实现科技治理手段由行政命令型向市场激励型转变,让科技治理目标契合并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原文刊载于光明网-学术频道;作者郭跃,系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讲师;

原文链接:https://www.gmw.cn/xueshu/2021-07/16/content_34998286.ht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