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专题新闻» 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郑光美院士» 院士印象记

院士印象记

编者按:13年前,郑光美院士来到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考察。一对江西母子有幸与院士相处一周,不知不觉在心间种下自然种子,并从此生根发芽。当年写下文章《院士印象记》的小朋友,现在已经成长为一名热爱自然、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而陪伴孩子的那位母亲,在大自然的滋养下,永葆学习动力和年轻热忱,怀着赤子之心,向身边的朋友、学生分享自然里的感动和美好。


刘天睿:院士印象记


“爸爸,院士长什么样?那天刚调到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工作的爸爸回来说:过几天中科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郑光美一行要来武夷山考察黄腹角雉,我就好奇地问了问。听人说,郑院士70多岁了,心想肯定是个老态龙钟、颤颤巍巍的老人。


来了,来了,在大家的期盼中,院士下了车,我惊呆了。只见他身穿绿色迷彩服,身材魁梧,精神抖擞,气度不凡,像个绅士似的将军。


放好行李后,他们就去开会了,这是一个开放性的会议,我就跟进去了。已在武夷山做了几个月黄腹角雉跟踪研究的博士生孙岳汇报了近期的研究进展,只见郑院士微笑着望着他,不时点点头,投以赞许的目光。博士生哥哥汇报完后,郑院士充分肯定了他们的工作,提醒他们注意安全。这时小狗花花误入会场,溜哒到郑院士脚下舔他迷彩鞋,郑院士俯下身轻轻摸了摸花花的头。我想:花花也好奇?


第二天,我和他们顶着蒙蒙细雨上山,一路上有说有笑。拐过弯,一条壮观的瀑布从高山上飞泻下来,像千万条白鳞龙一跃而下,大家下车纷纷拿起相机合影留念。我也想和他们合影,可又不敢说。郑院士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朝我招招手慈祥地说:“来,小家伙你也来!这时司机孤零零地站在路边,他也向司机招招手微笑着说:“司机同志,你也来。于是我们一起合了张影。我心里乐滋滋地。


车子又开了一段路,突然看见两只黄腹角雉在路边悠闲地东啄啄西啄啄,人们屏息凝视生怕惊动它们,黄腹角雉还是有所察觉,一只往山下飞,另一只飞往山上。院士讲起黄腹角雉的生活习性,我听得津津有味。他还能通过鸟的叫声和看鸟一闪而过的样子来分辨是什么鸟。


几天后,客人要走了。厨师说:“他们真有教养,每次上菜他们都点头微笑连声说‘谢谢,吃剩的骨头都放在盘子里,吃过饭后凳子都放回原位。一位司机接过话说:“确实是,对我们也很尊重。


临走时郑院士送我一本书,里面还有他的留言。他摸着我的头,和蔼可亲地说:“小家伙,我真羡慕你,十岁就能在野外看到那么多珍稀动物。我想:还有更让人羡慕的呢,我这么小就能和院士相处一个星期。


郑光美先生等给刘天睿的赠言


曾素萍:郑院士开启我的自然教育观鸟之旅


2006年4月9日至16日,在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我们和中科院院士郑光美夫妻、台湾鸟类学家刘小如、北师大张正旺教授等相处了一个星期,一起观鸟聊鸟。这种美好的感觉在我和儿子心中播洒了爱鸟观鸟的种子,开启了我的自然教育观鸟之旅。


我是江西省铅山一中的地理老师,2009年9 月,我在学校开设了《铅山一中鸟类的野外识别》校本教程。郑院士题词赠送了自己写的《鸟类学》,从北京寄来鼓励我。


观鸟13年来,也一直得到林剑声老师耐心的指点,这13年,我把所学主要用于这三个方面:


(一)在教学中


讲冷暖气团、冬夏季风时,我会结合讲鸟的迁徙,候鸟借此南下北上。


讲城市化的影响侵占动物的栖息地时,我会举自己亲眼看到的事例,甚至模拟鸟类的动作。比如,黑水鸡的栖息地变成了建筑工地,它行走在两个建筑工地之间的墙上想往下跳,身体向左倾刚想往下跳,可是下面是钢筋水泥砖块,缩回身体,于是又往前走几步,侧身想往右边跳下,可下面也是砂石水泥,黑水鸡在墙上一直这样纠结地往前走,最后在远处无奈地跳下了。


讲人口增长和环境变化时,我会讲鸟的习性变化。面对环境的变化,鸟类不得不适应新的情况。原来生活在郊外农田、树林里的珠颈斑鸠、乌鸫、丝光惊鸟,慢慢适应在人类搭筑的水泥丛林中生存、繁行。


讲地理信息技术,GPS定位、导航时,我会鼓励学生研究鸟儿的迁徙智慧。鸟儿的智慧,人类到目前为止了解得仍然非常有限。以迁徙为例,我们现在知道鹤类会向父母学习,辨识迁徙途经的标志物;信鸽利用地球的磁场来导航。尽管已经研究了数年,但鸟类究竟如何实现如此精淮的环球大迁徙,对人类来说依然是个不解之谜。


讲可持续性发展时,我会强调鸟儿是自然生态的重要一环。鸟类不仅能帮助我们控制虫害,人类用于食物或药物的植物中,约有5%是由鸟类传粉的。鸟类对人类的生存有着重要的作用,人类要实现可特续性发展,就必领对鸟儿有同理心,以切实的行动来保护鸟类。比如,江西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内的草坪村,村民的木头房子大门上方留一个一水左右的空窗口,便于燕子在大门关了的情况下,仍然能从这空窗口里自由飞进飞出。


情感教育中,我会教学生缓解学业压力,把普通的生活过得诗情画意。课间在校园,业余时间到户外,观鸟、听鸟鸣、学鸟叫,听班得瑞森林鸟类音乐《寂静之声》《清晨》、中国的古典音乐《百鸟朝风》等。


讲二十四节气与鸟。随着每一个节气的到来,除了讲与此相关的物候、养生,还会讲这个节气的鸟。比如,惊蛰,古人将它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白露,“白露之日鸿雁来,又五日玄鸟归,又五日翠鸟养羞”,等等。在那个节气的当日,把物候和鸟相关的诗向一起讲解,应景应时且有新意。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会根据内容,举一些鸟类的例子,便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孩子们挺喜欢的。


(二)鸟类野外识别课程中


第1节课观看《鸟的迁徙》纪录片,对鸟有一个更直观、更宏大、更唯美的印象。


介绍鸟的结构时,到实验室、宣教馆、科博馆看鸟标本。


鸟标本是立体、直观且是静止的,便于长久、仔细观察,深受孩子们喜欢,一股还能看到它的生境。


到户外观鸟,经常要孩子们裸观,充分调动六感。


听,校园里,“咕咕-咕”是珠颈斑鸠,“唧灵-唧灵”是白鹊鸰,一大早站在高枝上模仿别的鸟叫,是乌鸫……看,宽阔地面,离地两三米,波浪一样高低起伏往前飞的,是鹤鸰;后山灌木丛里,三五成群,小小个头,跳上跳下,探头探脑,忽一下,飞到别的灌木丛,后一只也紧跟着飞过去,是棕头鸦雀。


有时在林子里闭着眼睛听,有时边看边听,还有时时我吹口哨模仿鸟叫,甚至学着飞,要其他人猜是什么鸟,学生非常感兴趣。


组织观看江西电视台郑忠杰老师拍摄的纪录片《白鹤王国》《黄喉噪鹛》《黄腹角雉》。


我曾多次跟郑忠杰老师实地拍摄过,非常清楚拍摄不易。通过观看这些纪录片,孩子们可以了解江西的珍贵鸟种,热爱大自然,热爱自己的家乡。


欣赏与鸟有关的古诗文和成语,学生自已收集、整理、赏析、背诵并比赛。


教学生用思维导图做观鸟记录。用简易多叉树思维导图或图文思维导图形,训练整理、归纳知识的能力。


和学生一起统计学校一年四季的观鸟名录,每增新一种便记录一种,互相探讨比较。


(三) 其他方面


观鸟观孩子。


通过对鸟的观察,发现世界上的鸟和人一样都有各自不同的习性,有的喜欢安静,有的喜欢热闹,有的害羞,有的勇敢,有的不太吭声,有的整天叽里呱啦。尊重鸟的天性,尊重孩子的天性。常常我和亲友、家长沟通时举鸟的例子,希望在尊重孩子的天性上,引导孩子。


在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发一些我在学校拍到的鸟、鸟巢,听到的鸟鸣,让更多的人熟悉鸟、爱鸟。平日里买些有花鸟的服饰包包小挂件,把花鸟穿戴在身上,悦已悦人。


十三年来,我发现只要师长有心、用心,在合适的任何时空以恰当的方式都可以进行观鸟教育。教育就是一棵树去撼动一棵树,一片云去影响一片云。当教育者呈现最佳的生命状态便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自然教育中的观鸟也一样,师长发自内心地对大自然、对鸟的热爱,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地采取某些观鸟方式,便是对孩子们最好的自然观鸟教育。


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自然教育,是以自然环境为背景,让人们去亲身感受大自然之美,在自然中陶冶情操,最终达到了解自然、爱上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自然教育的核心价值。观鸟是自然教育中的一种,人们在观鸟中身心得到了深深地滋养。


13年来,我将从郑院士一行、众多师长鸟友、大自然及鸟类传递给我的美好感觉,尽我所能地传递给了孩子们,也将饱含深情地传递给未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