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党委总结党建工作经验,积极寻求创新,在工作理念、组织方式和教育内容上提出党建“三结合”的工作模式。文学院结合自身特点,发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优势,将传统文化课程、学生社团活动引入党建活动之中;同时将文学院先贤往事纳入党建活动之中,发挥先贤的榜样力量。“三结合”工作模式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在工作理念上将责任意识、问题导向、创新精神三结合
遵循责任意识是基础,问题导向是关键,创新精神是灵魂的原则。
1、明确责任意识。在责任意识方面明确学院党委在党建学习教育中的主体责任。通过党政联席会、党委会和党员代表座谈会等,开展充分调研,形成上下联动,建立学习机制,形成学习规划;进一步完善院领导班子联系党支部制度。学院党委书记、副书记、党委委员定期参加联系支部的学习教育活动。各教工及学生党支部书记根据支部情况制定详细的学习方案,并做好记录和考核,及时评估学习效果。
2、坚持问题导向。学院及时收集并分析研究师生党员普遍存在的思想困惑和学习需求,形成问题清单,有针对性的设计学习内容。重点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党员意识教育、宗旨观念教育、创新思维教育和道德教育。围绕学院“十三五”规划和“双一流”建设的发展战略、“四有”好老师队伍建设、优良教风学风建设等核心问题开展学习交流,将学习教育与学院建设、师生发展结合起来。
3、发挥创新精神。充分继承学院党建工作的优良传统,进一步规范完善“三会一课”等基层学习制度,以二级党校建设为平台,结合专业特色,创立特色教育培训品牌。例如学院党委组织开展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帮助师生在传统经典中汲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资源,涵养品德。
二、在组织方式上将教职工、本科生、研究生党支部三结合
在顶层设计上,建立教工学生党支部联合机制。通过学院党委统筹协调,将学院教工、本科生、研究生党支部进行结对子,形成“1+1+1”学习模式,师生共同学习,实现教学相长。其中结队子的研究生支部和教工支部基本都属于同一专业和研究所,使得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更加紧密。与本科支部的结合,则为本科生同学带来了更为宽广的视野和更加丰富的学习教育资源。
发挥各党支部的优势,形成支部共建合力。在集体学习中,退休老党员为党员师生介绍学院党建优良传统,教授党员带头讲党课;在小组学习中,高年级学生党员带领低年级学生党员查资料、做调研,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实践学习中,教师党员指导学生,开展基于专业特色的实践服务活动。通过组织方式上的“三结合”,形成长效性的全员育人机制和学习教育机制,同时为教育内容上的理论、专业、实践三结合,奠定组织基础。
三、在教育内容上将理论、专业、实践三结合
1、加强党的理论学习。鼓励各支部借鉴学科专业的学习方法,对党章党规、党的理论经典、系列讲话进行精读细读。充分运用文学、古文字学、语言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专业知识,结合现实热点和实际问题进行研究性探索学习。
2、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在传统文化、文艺作品、社会民俗等领域开展研究和探讨,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并完成与时代、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转换和对接。突出教师党员的立德树人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结合文学院院史的编写,树立党员典型。例如从“前清状元”到中共党员的革命战士吴承仕;在大革命失败的白色恐怖中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黄药眠等。
3、强化实践育人功能。加强学院党建实践活动,制定文学院党建活动实施参考指南,引导鼓励各支部开展基于学科专业导向的实践型党支部建设。例如“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戏剧教育与价值观塑造”、“中国共产党的优良文风传统”等主题,使师生党员通过实践反哺学习,实现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