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凝聚广大干部和师生员工改革发展共识、激发干事创业动力,“师大新闻”栏目开设“北京师范大学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权威解读”专题,围绕学校推进实施的重大战略工程和师生校友关心的热点问题,邀请校领导进行权威解读,以解疑释惑、凝心聚力,为学校各项事业改革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本期解读人
校党委副书记 李晓兵
问题一 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坚持大抓基层,提高党的组织工作质量,请您谈谈学校在基层党建方面的工作思路和举措。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校基层党建工作做出重点部署。学校党委将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明责赋权扩能为抓手,完善学校党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推动学校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院(系)级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选优配强院(系)领导班子特别是党政正职,推行党政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充分发挥班子整体合力。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对院(系)党委会、党政联席会议议事决策范围的事项进行细化、具体化,形成《院(系)党委会、党政联席会议议事决策事项示范清单(参考模板)》,完善院(系)议事决策规则。健全院(系)党委会、党政联席会月度报告机制,强化规范执行。
二是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完善支部设置,做到组织和工作全面、有效覆盖。完善支部组织生活月度指南和月度报告机制,推动严格落实支部“三会一课”等基本组织生活制度,不断提升支部组织生活质量。严格选任标准程序,选优配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全面推进“双带头人”培育。发挥好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三是提升发展党员质量。进一步加大在高层次人才和中青年骨干教师中发展党员力度,建立校、院、支部三级联动机制,早发现、早关心、早培养。健全“1+1”传帮带机制,支持鼓励老教师、党员学科带头人发挥好传帮带作用,做好青年教师学术和思想的双重引导。践行“一线规则”,推动校领导联系师生党支部、联系教师入党积极分子等。完善发展党员工作规范化手册,严格发展程序,切实提升信息化、规范化水平。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是选树培育党建品牌。巩固深化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建设成果,持续培育创建全国和北京市级党建标杆,定期开展学校“两优一先”表彰,引领带动学校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坚持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相结合、整体提升和品牌塑造相结合,培育一批高质量党建成果和活动品牌。
五是建强党建督导员和组织员队伍。加强党建督导员队伍和能力建设。调整优化学校组织员队伍,加强院(系)级专职组织员队伍工作指导,通过党建督查、业务培训、工作交流等方式,提升校院两级组织员队伍素质能力。
六是全面压实党建责任。组织专门力量,对院(系)级单位党组织履行基层党建主体责任情况开展专项督查。通过以查促改、以查促建,补齐学校基层党建短板弱项。
问题二 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建设一流干部队伍,统筹青年教师、各类人才、中层干部“三位一体”队伍建设,请您具体谈谈思路和做法。
长期以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学校十四次党代会报告对学校未来5年的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做了更加全面、更加系统的谋划,提出锻造一流管理服务队伍,选优配强干部,统筹青年教师、各类人才、中层干部“三位一体”队伍建设,加大对优秀年轻干部的选拔使用力度等。未来5年里,学校将通过一系列重点举措,系统谋划干部工作,把方方面面优秀人才聚集到学校发展建设事业中来。
一是选优配强二级单位领导班子,突出示范引领。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坚持“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好干部标准,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选优配强院系、职能部处、附属单位的领导班子。突出政治标准,优化班子结构,通过班子换届、个别岗位调整,加大优秀年轻干部的选任力度,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引领示范作用,营造参与文化,引导广大教师员工以主人翁姿态积极参与本单位建设,动员方方面面的优秀人才参与学校改革发展事业。
二是实施干部能力提升计划,强化履职能力。不断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长效机制;研究制定学校《贯彻落实〈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3—2027年)〉的实施方案》,坚持全面覆盖和精准施训相结合,组织学院书记“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发展”、院长“推动高质量发展”、职能部处长“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学部院系教学副院长“提升履职能力”、优秀年轻干部和高层次人才、新提任干部专题培训班等六大主体班次,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上级和学校党委部署的自觉性,提升干部政治站位和服务国家意识,增强办学治校能力,推动学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三是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加强干部储备。一是通过深入调研完善知事察人机制,进一步拓展干部来源,从院(系)专任教师、专职辅导员、专职管理人员中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管理能力突出的优秀教职工担任学校中层干部。二是从校外党政机关、高校、科研院所等引进一批优秀干部,补充学校事业发展亟需的专业化干部。三是根据《关于院(系)内设机构负责人选任与管理的指导意见》,指导院(系)进一步加强内设机构负责人队伍建设,形成一支以学科为牵引的教学科研一线干部、人才梯队。四是持续做好学校优秀年轻干部库更新工作,每年从优秀年轻干部库中选择人员参加校内外挂职、参加专题培训等形式的培养,对优秀年轻干部库实施动态管理、及时调整。
四是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激励担当作为。一是进一步加强多方联动配合的干部监督,在扎实做好中层干部日常监督工作的基础上,探索建立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深度融合的干部管理机制,及时发现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推动在干部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年轻干部中形成崇尚规则的文化。二是弘扬追求卓越的文化。在干部考核中强化干事作为导向,对干部落实上级和学校党委重大部署、在急难险重任务的表现等履职情况加大考核力度,进一步完善激励约束和容错纠错机制,营造干部能干事、敢担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
问题三 党代会报告提出,实施“精准思政”工程,打造京师“大思政课”品牌,请您具体谈谈思路和做法。
将精准思维运用到学生思政工作全过程
为高质量实现精准思政,学校加强战略谋划,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绘好了路线图和施工图。在这五年中,学校将着力做好“五个精准”,即帮扶供给精准、育人靶向精准、渠道部署精准、管理措施精准、评价反馈精准,不断切实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一是帮扶供给精准。对学生不同需求进行精准分类,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和困难着手,明确各类学生帮扶举措清单,坚持“标本兼治”,达到解困和育人的双重效果。
二是育人靶向精准。坚持目标导向,在策划开展各项学生工作、举办各类学生活动的过程中,注重突出思政教育元素,明晰施教目标和育人路径,突出向上向善、积极健康的育人导向和“四有”标识鲜明、重点突出的能力培养方向。
三是渠道部署精准。在工作载体搭建、工作队伍建设、工作机制构建上重点发力。在工作载体方面,探索借鉴融媒体等新兴载体、微信企业号定向推送、大数据等新技术,提升工作载体与目标群体的粘性;在工作队伍方面,更大力度将学业导师、校友群体和社会资源纳入工作队伍,与辅导员汇聚工作合力;在工作机制方面,进一步强化家校、校院、校校和校地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
四是管理措施精准。进一步加强科学管理,通过完善学生工作制度体系,健全台账动态管理制度,建立工作督办和督导机制等,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高效便捷管理,推进“精准思政”落地见效。
五是评价反馈精准。构建更加科学的思想政治工作评价制度。一是完善学生工作评价体系,围绕育人目标,针对不同工作内容,确定更加多元的评价指标;二是优化学生评价体系,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树立更加科学的成才导向;三是加强帮扶效果评价,对院系帮扶情况进行定期考核,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困难情况改善情况。
学校将围绕“五个精准”,不断在学生思想引领、困难帮扶、身心关怀等方面进一步深化举措,旨在用更有温度的服务、更为规范的管理和更加精准的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助力育人成效全覆盖。
打造京师“大思政课”品牌
打造京师“大思政课”品牌需要打通教育场域,串连教育内容,构建具有京师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与时代同向、与现实同频、与实践同行,真正发挥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作用。
一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系统观念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从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与全局上、从要素的联系与结合上,把握规律,实现整个体系的优化。在这五年中,学校将着力完善“铸航工程”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即以思想领航、发展助航、阵地护航和研究辅航为主体,以队伍驱动和评价驱动为“双引擎”,强化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多措并举提升思政工作实效。
二是坚持贯彻落实“四有”好老师讲话精神,培养“四有”标识鲜明的一流学生。打造“四有”好老师品牌活动,搭建“四有”好老师大讲堂、“四有”卓越教师素养工作坊、教师基本素养训练营、暑期支教精品课程大赛等系列活动,持续深化教师职业理想信念。
三是坚持增强思想浸润,夯实理论武装,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构建以专家领学导学、红色研学践学、以讲促学、网络辅学等多维度的学习实践体系,坚持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坚持思想引领与网络育人同频共振,打造行走在中国大地上的思政课,持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面向不同学生群体深入开展各类主题教育专题学习,用好爱国主义教育丰富资源,拓展红色革命教育实践课堂,丰富思政资源,拓展思政师资,引导学生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力量和滋养。举办学生党员微党课比赛,建好励学理论宣讲团,形成一批网络精品课程,引导广大学生学习好、传播好、践行好党的创新理论。通过社会调查、企业参访、义务支教等形式,引导学生在学思用贯通中了解国情,在知信行统一中感受时代脉搏。着力打造网络育人矩阵,打造优质网络育人品牌作品,增强思政实践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
学校将不断强化系统思维,加强对学生工作的全局谋划,明确目标、细化任务、落实责任,着力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体系化构建;将育人成效作为学生工作开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突出效果导向,明确效果评价指标,完善多维评价,推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