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师大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承办的加拿大和美国教育工作者访华团于6月11日至21日先后来访,展开了教育交流与文化体验活动。此次访问以“国际中文教育与跨文化对话”为主题,涵盖学术研讨、校园参访、科技体验等多元活动形式,为中美、中加教育合作注入新动能。
深耕北师大教育内核,共探教育创新与国际中文教学
在校园参观中,代表团感受北师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精神底蕴,走进国际中文教育学院的中文课堂进行观摩,从基础读写课到文化专题课,直观感受北师大中文教育模式。课后,代表团与国际学生展开热烈互动,现场气氛活跃。代表团还走入教育学部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室,了解最前沿的人工智能辅助教育。
走进附属院校,了解中小学基础教育创新与实践
在参访学校活动中,北美教育工作者分别参访了北师大附属实验学校国际部和北师大附属亚太实验学校。加拿大代表团走进亚太实验学校的“生命教育”微班会课堂,与师生共同探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议题,并参观地球与环境科学、中医药文化等高新实验室,对学校创新的教学模式表示认可。美国代表团则深入北师大实验学校国际部,观摩高中外语课程,学生们扎实的语言基础和活跃的思维能力,给美国代表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两校在参观与观摩结束后,举行了座谈交流会,深入交流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办学经验等,现场气氛活跃,期待未来双方能在教育领域开展更多实质性的合作,促进教育的共同发展。
访问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共商国际中文教育发展
在京访问期间,北美教育工作者访华团专程前往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语合中心)开展交流活动。加拿大与美国代表团分别围绕国际中文教育的推广实践与本土需求,与语合中心展开深度对话,为深化中加、中美语言教育合作奠定重要基础。代表团参观了中心设施,听取了关于其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职能、项目开展情况及全球合作网络的介绍。双方围绕国际中文教育的推广模式、教学资源建设以及海外中文教学的发展现状与需求等议题交换了理念和经验。
对话科技前沿,感知中国创新势能
代表团前往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探访全球首个车路云一体化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了解自动驾驶在中国的应用及发展现状,并真实体验了4种不同车型的自动驾驶车辆在实际道路交通中的表现。而在亦庄机器人大世界展示中心,代表团沉浸式体验九大应用场景下的机器人技术:工业制造机器人的精准操作、医养机器人的智能陪护、家庭机器人的互动……代表们尝试与服务型机器人进行中文对话,品尝能拉花的咖啡机器人在1分钟内制作出的咖啡,其他应用于垂直领域的机器人,如已投入使用的智能拣药机器人、种植牙机器人等为代表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中美教育工作者专题座谈:以语言为桥,共筑文化理解
6月18日,“国际中文 五洲桥梁:中美教育工作者座谈”活动在英东学术会堂举行。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美大处负责人、北师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副处长、国际中文教育学院院长及来自中美两国多所学校的校长和教育代表出席。国际中文教育学院院长冯丽萍在致辞中表示:在全球化浪潮中,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教育是未来的基石。美方代表高度评价北师大在中文师资培训领域的专业积淀,提出在教师互访、学生研学等领域的合作构想。中美校长围绕语言教育、人才培养等进行交流,并分享了各自学校的教学体系建设、师资培训等方面的成果。每场发言后,与会代表积极提问交流,现场气氛热烈。中美语言教育合作不仅能促进文化互信,更能为两国青少年开辟国际化成长路径,期待未来中美双方能够在教育方面有更多的合作,实现双向互鉴。
文化沉浸之旅:深入体验历史古迹与传统文化
访问期间,北美教育工作者开启了沉浸式文化体验。在慕田峪长城,代表团徒步感受世界文化遗产的壮阔,深入理解中华文明的智慧与融合精神;走进故宫博物院,感受明清建筑布局与文物典藏,解读“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代表团还游览了前门大栅栏,品尝京味小吃,感受传统老北京的风貌;走进老舍茶馆,喝着茶观赏皮影戏,感受老北京市井文化。这些活动让北美教育者从多维视角感知中国的历史厚度与现代活力。
此次活动,不仅搭建了中加、中美教育界直接对话的平台,更通过“教育理念碰撞+科技场景体验+文化深度沉浸”的立体模式,推动国际教育合作从表层交流迈向深层共建。未来,北师大国际中文教育学院将继续发挥教育交流枢纽作用,推动更多元、更深层的国际教育合作项目落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教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