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 10月17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高峰论坛的举办,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是共建“一带一路”进程中又一个重要里程碑。作为专注于“一带一路”国际人才培养和“一带一路”学术及政策研究的专业院系,一带一路学院在北京师范大学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努力提高政治站位,积极践行使命担当,将积极服务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作为学院2023年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努力为高峰论坛成功举办作出贡献。
出版《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丛书》。作为专门从事“一带一路”研究的单位,学院对共建“一带一路”十年工作做出理论上的概括和实践上的总结,并提出未来高质量建设的意见与建议。学院院长王守军和执行院长胡必亮担任主编,在本届高峰论坛前出版《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丛书》,并送中宣部、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联部等相关部委及司局,积极以学术研究成果服务于国家重要决策。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丛书》全套12本书出版发行
此外,一带一路学院特聘教授卓奥玛尔特·奥托尔巴耶夫博士于2023年出版了英文著作《Central Asia's Economic Rebirth in the Shadow of the New Great Game》(Routledge);特聘教授哈瑞尔达·考利、拉贾特·纳格等联合出版了《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 GLOBAL 2030 SUSTAINABILITY》(Penguin Enterprise);特聘教授格泽高滋·W·科勒德克出版了《China and the Rebalancing of Globalisation》(Springer)等著作。
(左起)卓奥玛尔特·奥托尔巴耶夫的著作《Central Asia's Economic Rebirth in the Shadow of the New Great Game》(Routledge);哈瑞尔达·考利、拉贾特·纳格等联合出版了《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 GLOBAL 2030 SUSTAINABILITY》(Penguin Enterprise);格泽高滋·W·科勒德克的著作《China and the Rebalancing of Globalisation》(Springer)
积极参与实地调查与政策研究工作。为了更好地了解北师大一带一路学院在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的作用,3月28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组组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开放司司长徐建平,副司长、一级巡视员梁林冲,副司长张明等一行8人到访北师大,就“一带一路”建设工作进行调研。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会见了徐建平一行,双方就推动“一带一路”国际教育、国际文化传播等展开交流。
4月和5月,学院应邀参加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开放司组织的对江苏、浙江、广东3省的10个城市开展“一带一路”建设工作经验的实地调研活动。基于实地调研结果形成调查报告:《“一带一路”的实践探索:对江苏、浙江、广东的调查》,为政府部门从事相关决策以及供学者从事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5月,胡必亮和副院长刘倩参加外交部国际经济司组织的与高峰论坛相关的研讨活动并发表观点。8月,学院师生收集整理10年来的关于“一带一路”建设文件、资料超过100万字,并形成10份专题报告和1份总报告,为相关决策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拍摄大型纪录片《通向繁荣之路》、《美美与共》提供支持。《通向繁荣之路》大型纪录片第四集《心手相连》中大量使用北师大一带一路学院师生的课堂教学、田野调研、毕业典礼、接受采访等镜头。同时,纪录片主题歌的主唱之一以及参与合唱的12名外国人均来自一带一路学院。为精准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建“一带一路”的系统思想和精神实质,《通向繁荣之路》全体编著和策划人员一行3月11日到访北师大一带一路学院,胡必亮为主创人员详细讲解如何把握编写这部大型纪录片的亮点、重点、难点等问题,从“一带一路”思想性、学术性角度提供指导。
此外,胡必亮作为专家之一,参与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推出的国际文化交流节目《美美与共》的专家研讨会,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图为大型纪录片《通向繁荣之路》北师大一带一路学院留学生的部分镜头
为参加高峰论坛新闻报道工作的央视新闻联播、新华社、中国网编辑记者作“一带一路”专题报告。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联播部邀请,胡必亮于8月30日上午在中央电视台给《新闻联播》和《晚间新闻》节目的编辑记者系统讲解习近平总书记“一带一路”思想,共建“一带一路”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问题与前景;9月28日,应新华社总编室邀请,胡必亮在新华社大礼堂给上会编辑记者作 “一带一路”专题报告;10月11日下午,胡必亮应《中国网》邀请,给《中国网》的上会编辑记者作 “一带一路”专题报告。
图为胡必亮作 “一带一路”专题报告
积极参加高峰论坛及相关论坛,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建言献策。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10月17日和18日在北京举行。胡必亮10月17日上午在北京贵宾楼饭店出席“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2023年理事会并以理事会理事身份发言;10月17日下午,胡必亮和学院特聘教授鸠山由纪夫、科勒德克在北京饭店参加“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全体大会,鸠山由纪夫教授在大会上发表演讲;科勒德克教授在“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分论坛上发言,胡必亮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分论坛上作题目《两个层面把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报告。10月18日上午,胡必亮和刘倩以及学院特聘教授鸠山由纪夫、塔迪奇、科勒德克出席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现场聆听习近平主席发表《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主旨演讲;10月18日下午,鸠山由纪夫、塔迪奇、科勒德克和胡必亮在国家会议中心参加智库交流专题论坛,分别发表了演讲。
图为一带一路学院特聘教授、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一带一路学院特聘教授、塞尔维亚前总统鲍里斯·塔迪奇和胡必亮教授参加高峰论坛及相关论坛
积极宣讲共建“一带一路”的积极意义。9月以来,学院老师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庆祝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宣讲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给中国和世界带来的积极影响。9月9日,胡必亮参加由中国科学院举办的《“一带一路”建设十周年研讨会》并发言;9月12日,在主题为《共建“一带一路”,促进人权发展》的“中国—中亚人权发展论坛”上,胡必亮发表了《中国人权道路的经济学逻辑》的演讲;9月15日,胡必亮应邀给乌干达医疗及公共卫生研修班学员作了题为《“一带一路”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的专场报告;9月16日,胡必亮在复旦大学举办的2023年思想者论坛《“一带一路”10周年: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上发表题为《“一带一路”的实践探索》的演讲;9月17日至9月21日,胡必亮赴日内瓦联合国总部参加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4届会议,就“一带一路”对国际秩序的积极作用发表演讲,并在《共建“一带一路”与世界人权事业发展》的主题边会上发言。
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万喆受邀参加6月27日至29日在天津举办的第十四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并出席分论坛“‘一带一路’倡议的未来”,与奥地利前总理库尔茨、津巴布韦工商部长塞凯·恩赞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辛保安 、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开放司副司长梁林冲共同展望共建“一带一路” 前景。万喆分别从“一带一路”倡议对密切国与国关系、促进世界经济复苏作用、建设绿色丝绸之路、完善“一带一路”绿色金融和监管标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此外,万喆还在夏季达沃斯论坛接受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多家中外媒体专访。
9月9日上午,万喆受邀参加在厦门举办的第六届“一带一路”发展高层论坛。本届论坛为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的重要论坛活动之一,由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共同主办。论坛聚焦“‘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回顾暨高质量发展下的机遇与挑战”开展深入交流研讨,多位境内外政府官员、国际组织代表、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与会。万喆就“一带一路”与减贫发表了主旨演讲。
在中央电视台各频道宣讲、点评“一带一路”。9月1日以来,特聘教授奥托尔巴耶夫多次接受CGTN的专访,包括通过对话等节目畅谈自己对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对自己国家—吉尔吉斯斯坦和对中亚国家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积极意义;胡必亮分别于10月13日下午在央视新闻频道通过现场直播方式点评《携手向未来—一带一路·十年》专题片第1集、10月19日现场直播点评该专题片第7集。
10月10日,万喆接受央视新闻频道《新闻1+1》(13台)通过现场直播方式点评国新办发布《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宣传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成就。10月15日,万喆接受新华社《24小时全球多点联动直播“一带一路”,铺就共同发展繁荣之路》,点评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成果。10月17日,万喆接受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采访,点评共建“一带一路”成就与前景。同日,万喆接受凤凰卫视直播节目,点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看点。
积极配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积极发表学术论文和评论文章,分析和阐释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相关理论及其学理基础。今年以来,一带一路学院在国际国内共发表了21篇英文和其他与“一带一路”相关的外语学术文章,中文学术、评论文章92篇。
积极接受主流媒体采访,包括接受电视采访和报刊杂志采访,大力宣传共建“一带一路”10年来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并提出学者的相关政策建议。今年9月1日以来,奥托尔巴耶夫、胡必亮、万喆、刘倩、张坤领等人多次接受CGTN,新华社、中央电视总台、中新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主流媒体采访,为传播共建“一带一路”作出贡献。
(从左至右、从上至下依次为) 格泽高滋·W·科勒德克教授、卓奥玛尔特·奥托尔巴耶夫教授、胡必亮教授、万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