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综合新闻» 青少年人工智能论坛暨首届青少年人工智能与未来媒体全球创新挑战赛颁奖典礼举行

青少年人工智能论坛暨首届青少年人工智能与未来媒体全球创新挑战赛颁奖典礼举行

12月26日,“以梦为码 智创未来”全球青少年人工智能论坛暨首届青少年人工智能与未来媒体全球创新挑战赛颁奖典礼在京落下帷幕。大赛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福利会少年宫、 腾讯微信共同发起,中国侨联、中国科技馆、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协会、梅兰书院等单位支持,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担任澳门地区指导单位。大赛吸引了包括港澳地区在内的近20个省份的青少年参与,来自加拿大、英国、西班牙、芬兰等国家海外青少年也积极报名参赛,趣味的数字化编程工具、人工智能综合创新拉近了全球青少年的距离。



中国科协科技传播中心主任郑浩峻、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洪忠、中国福利会计算机活动中心原主任王颂赞、微信战略研究院院长周博云等主办方领导先后致辞。据悉,赛事组委会收到630名学生提交的490份创新作品。在根据作品的技术先进性、创意性等维度进行评分后,共有152个作品获奖,40个作品获得微信创新奖。


嘉宾致辞



学赛结合,激发青少年综合创新能力


颁奖仪式上,大赛评委会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喻国明表示,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这不仅是对国家“十四五”规划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回应,也是时代发展下抓住人工智能的发展机遇,整合教育资源,提升教学质量,健全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手段。北京师范大学拥有教育学、心理学、人工智能、新闻传播学等学科,围绕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智慧学习等领域在构建智慧学习环境、探索智慧教育模式、助推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信息治理能力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有效探索。本次大赛不仅激发了青少年的综合创新能力,还在深入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持续推动人工智能进课堂,大力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发展,支持引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


喻国明发言


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黄铁军表示,未来30年人工智能发展中,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类脑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有重要关键作用。智能时代,算力和数据是生产要素,算法是工艺,智力是公共产品。未来30年左右的历史时期内,有望实现超人智能也就是强人工智能、通用人工智能。他借尼古拉·特斯拉的名言寄语青少年,任何一种对人类心灵的冲击都比不过一个发明家亲自见证人造大脑变为现实,希望青少年能够积极培养创新思维,主动在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创造,树立远大目标,为实现梦想不懈努力。


黄铁军发言


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课程课标研制组组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院长熊璋表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推进教育的数字化,建设学习型社会。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再次明确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的教育要通过数字化推动,实现创新式发展和高质量发展,让教育、科研、人才能够协同发展。当下正在面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百年未有之世界大变局,数字经济是未来30年、50年发展的重要抓手,国家的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教育数字化战略,创新发展战略都需要培养“三有新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少年,需要从“立德、立功、立言”出发,培养包含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核心素养。青少年要培育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学会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好时刻反思迭代的准备和动机,让创造力成为青少年下一代的特质。


熊璋发言


聚焦实战,青少年为生活场景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

全球青少年广泛参与,九成青少年首次接触中国原创智能小程序


对本次参赛的青少年来说,中国原创的小程序编程环境对他们而言是个“新事物”,参赛的630名学生中,大约9成都是首次接触小程序编程。澳门培正中学的“松山小蜜蜂”团队和指导老师第一次接触小程序编程便被吸引。培正中学的学生仅依靠开发文档和老师指导就能顺利掌握小程序开发技巧,并在大赛中提交了多个优质作品。以赛促学,学赛结合。小程序编程环境借助其独有的低门槛性,让青少年可以更快速掌握编程的逻辑,丰富的创意有更为灵活的承载方式,顺利地从“网页开发者”成长为“小程序员”。


颁奖典礼上,喻国明表示,本次大赛创新性把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赛事实践与2022教育部信息科技新课标人才培养要求相结合,针对“信息科技”和“综合实践”新课标要求,既是人工智能创新赛事,又是创新综合实践课,真正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学赛结合”,为未来人工智能教育促进教育教学模式变革、教育评价创新、教育治理水平提升、教师能力素养升级、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开启良好开端。


“编程是新时代的拉丁文,是一种新的有价值的经典知识形式,这就是孩子们在数字化未来所需要的。”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国际通信协会前主席Sonia Livingstone在之前的人工智能峰会中极大地肯定了编程的价值。


来自上海的两位初一学生鞠文萱、王一涵合力开发了“智慧厨房小助手”。在开发过程中擅长代码编写的鞠文萱承担了技术架构的搭建,善于动手王一涵则充当了产品经理的角色。这款小程序可以自动提醒家中食物保质期时间,两位开发者的妈妈成为了首批用户,使用一段时间后,鞠文萱的妈妈称;“家里食物浪费有明显减少,也算是为低碳出了份力”。亲子沟通,一直是让很多家庭头疼的问题。来自北京的四年级小选手范隽璇说:“父母不懂我们小孩的心理,不知道该怎么跟我们的小孩好好沟通,经常命令或者咆哮。”想让爸爸妈妈用玩游戏的方式,在轻松的氛围里学到和孩子沟通的正确方法, 改善家庭关系。在本次大赛中,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青少年人工智能综合创新作品在智慧生活、智慧家居、智慧交通、智慧导游、智慧学习等领域广泛创新。


科幻作家郝景芳等嘉宾分别为青少年颁发了大赛特等奖及一、二、三等奖和微信创新奖。澳门培正学校小学生队、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中学生队为代表的152支参赛队获奖。


科幻作家郝景芳为获奖作品颁奖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方增泉、微信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张柳燕、梅兰书院副院长刘怡冰为海外赛道启动了新年特别赛,未来还将有世界各地青少年继续参与青少年人工智能与未来媒体创新实践。



学界、业界专家汇聚圆桌论坛 共商青少年数字能力提升及AI素养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刘茜代表课题组发布“青少年AI素养框架”,她表示,信息科技是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部分,AI人工智能是信息科技的一个分支,是信息科技领域最前沿、最复杂、最极大成的发展体现。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2022年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新课标要求,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课题组提出了基于信息科技的青少年AI素养框架,根据认知行为理论,青少年AI素养框架应该包含青少年AI认知,青少年AI能力,以及青少年AI安全与伦理三个方面,青少年AI认知包含四个维度:信息意识、注意力管理、信息搜索利用、信息分析评价。青少年AI能力包含两个维度: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青少年AI安全与伦理包含两个维度: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信息价值认知与行为。



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课题组认为,青少年人工智能AI素养培养应该坚持:有利于青少年发展、坚持资源共享、对历史负责的原则。青少年人工智能AI素养的培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适应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要有利于青少年合理学习和使用人工智能发展成果,青少年应注重培养和增强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注意预防不良信息侵蚀,加强自我学习教育,保持综合素质发展的意识,贯穿青少年人工智能应用学习的始终。加强人工智能教育和学习以确保青少年具有多样性,包容性和学习能动性的能力,同时加强青少年信息和数据素养,数字内容创造,数字安全和交流合作的能力,为青少年提供和创造优质个性化和灵活的终身学习机会。



课题组表示将长期开展青少年AI素养测评,青少年AI素养的评价目标要从以评促学,向学评融合演变,基于数字教育新发展,统筹评价的学习性与诊断性为一体,强调对人工智能素养的评价过程,也是一种素养培育过程,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同时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建立评价过程,数据与素养维度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细化与完善人工智能素养的测评体系,保障测评的科学性和发展性;青少年AI素养测评评价内容,不仅要注重终结性结果评价,也应该注重基于学习过程数据,将各评价核心要素融入学习过程,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学习分析技术等对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进行全过程,全场景的数据采集,并进行计算建模和可视化,开展过程性评价和增殖性评价,强调对进步的评价;青少年AI素养测评评价主体,也要从教育管理者,教师评价向多主体协同平台转型,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创建不同主体的动态交互评价体系,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参与展示,参与对他人的评价,尤其是在评价他人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人工智能素养;青少年AI素养测评评价方式,强调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回归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聚焦评价数据的多元性、情景性与真实性,有效发挥数字技术的实时性、动态性,可视化,互动性,大规模化个性化的优点,构建人机协同评价体系,促使评价更加常态,更加精准和更加科学。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祁雪晶主持圆桌论坛,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精尖中心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卢宇,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游戏专委会秘书长肖海明,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小学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人大附中信息技术教研组组长袁中果,首届青少年人工智能挑战赛特等奖中学组获得团队指导教师澳门培正中学电子学习发展统筹总监骆剑峰,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课程教学中心副主任张建彬做客圆桌论坛。



专家一致认为,目前K12阶段,中小学阶段人工智能教育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处于起步阶段,在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新课标的大背景下,中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即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要加强人工智能教育生态系统建设,学校要积极构建基于地域特色的全学段课程体系,要加强信息科技与人工智能教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要基于跨学科理念积极运用项目化学习、游戏化学习等新思维,新方式,面向前沿科技,兼具公平,加强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构建资源共享平台,搭建相关领域以赛促学实践育人平台,探索中国特色人工智能教育和青少年数字能力提升之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