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综合新闻» 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举办第13届年会(2022)暨“文艺与国家形象的建构传播”国际学术会议

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举办第13届年会(2022)暨“文艺与国家形象的建构传播”国际学术会议

11月25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主办的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第13届年会(2022)暨“文艺与国家形象的建构传播”国际学术会议在线上举行。来自中国、美国、法国、英国、德国、叙利亚、塞尔维亚、瑞典、巴西等国家的六十余位专家学者相聚云端。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夏潮,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原党组书记兼常务副主席齐鸣秋,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国家一级导演、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田沁鑫,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主席、北京大学博古睿讲席教授、2020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安乐哲(Roger T. AMES),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教授、法国国民教育部原汉语总督学白乐桑(Joël BELLASSEN),德国波恩大学荣休教授、中国汕头大学特聘教授顾彬(Wolfgang KUBIN),中国外文局专家、2017年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侯萨穆·法鲁克(Hosam FAROUK),外文出版社英籍高级改稿专家、2021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大卫·弗格森(David FERGUSON),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特聘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高峰,北京市委宣传部副巡视员、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主任梅松,中国电影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阎晓明,北京电影学院原党委书记侯光明,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中国电影家协会原秘书长饶曙光,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肖向荣,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隋岩,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张洪忠,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曹霞,辽宁大学教授、马可·穆勒电影艺术研究院院长庚钟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田卉群,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宜文,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处处长吴玉军,北京师范大学人事处处长王洛忠等嘉宾出席开幕式。


主论坛合影


周作宇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文艺塑造并传播着国家形象,展现国家的整体风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化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的走向世界。他向与会的专家学者表达了热烈欢迎,希望中外朋友们借助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搭建的云端平台共话文艺与国家形象的构建传播话题,共享人文交流对话之盛典。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致辞


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向云驹主持论坛开幕式、闭幕式和主论坛讨论。主论坛上,与会专家们围绕提升文艺与国家形象的建构传播这一主题,从自己的研究经历、实践经验出发阐述观点。黄会林认为,召开本次学术会议,就是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打造和我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牢固中国文化的主体意识,把握好国际舆论引导的话语主动权,充分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做文化两创的先行者,文明互鉴的践行者。安乐哲(Roger AMES阐述了儒学世界观中的整体性问题,进而阐述了“礼”在社会秩序、伦理中的整体性作用。吴为山结合自己的雕塑创作在国际传播中的实践,总结了“脸、心、魂”的概念,认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要通过艺术的具体形式和文化载体进行传播,探索出一条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有效途径。顾彬(Wolfgang KUBIN批驳了“中国威胁论”,认为这是西方中心主义视野下的双重道德,进而提出创造中西方“对话”的机会是破题的关键。白乐桑(Joël BELLASSEN引用语言学家雅各布森的语言六要素理论,阐释了汉字的诗性功能。田沁鑫提出,应用艺术的形式传播中国价值观,将中国变革、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进行艺术化表达,为当代中国价值观走向世界作出新的贡献。大卫·弗格森(David FERGUSON认为,中国政府的政策理念要更好地为世界所接纳,需提高讲述的能力,尤其要发挥中国电影的独特优势。张洪忠从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组织6个团队全程跟踪俄乌冲突在互联网的博弈情况得出结论,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国际传播新特征。美国资深媒体人、纪录片导演方家麟(Jocelyn FORD从指导“看中国”项目的实践入手,探讨了青年跨文化纪录片共创能否促进理解的话题。隋岩认为,要将自然化机制和普遍化机制结合,更好地把握传播规律。侯萨穆·法鲁克(Hosam FAROUK)认为,中国网络媒体提供的中国信息应坚持定位和产品在受众心中占据空间,通过正确了解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塑造外部舆论,纠正一些西方媒体造成的负面形象。


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向云驹主持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发言


大会的四个平行论坛分别围绕不同的主题,于线上同步召开。平行论坛一以“中华文化的天下情怀”为主题展开讨论,从中华优秀思想文化的影像表达与国家传播策略等宏观角度着眼,结合“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等传播实践,探讨了在微观层面,中华文化的强大感染力应如何被发扬和传播。平行论坛二以“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为主题展开研讨,探索了中国文化在web3.0时代应如何通过影像手段完成跨文化传播,在创新和实践中构建中国电影学派,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话语体系。平行论坛三结合“中国文艺与国家形象构建”主题,从早期中外动画电影交流史、国家庆典的艺术表达、现实题材电视剧出海等具体艺术实践出发,讨论中国文艺对于国家形象构建的现实意义。平行论坛四以“当代中国文化的生成经验”为主题,探讨了中国当代电影国际传播的困境与应对策略、艺术与科学融合背景下中国工业设计国际影响力提升等具有现实意义的热点话题,体现了学界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平行论坛一


平行论坛二


平行论坛三


平行论坛四


各平行论坛分别由曹霞、庚钟银、田卉群、王宜文作总结汇报。会议在各平行论坛的总结汇报后宣告落幕。向云驹在闭幕式总结中指出,身处变动的国际环境中,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是一个迫切而重要的话题、命题、课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拿出方案。围绕本次会议主题,中外专家学者们提供了很多新鲜见解,涉及到传播的内容、平台、机制等,贡献了许多精彩思考,探讨了许多规律方法,收获了丰硕成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