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是第七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感悟新时代国家安全成就,进一步提高中小教师群体的国家安全教育意识和能力,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由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共同举办的“国家安全教育”中小学教师公益培训在线上举行。
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院长汪明、地理科学学部教授葛岳静、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党总支书记严帅出席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院长助理罗容海主持。
严帅表示,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给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提出了新的课题。国家安全教育的普及和深入人心,离不开教育的参与,尤其是基础教育的日常浸润。其中,教师是实施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主体。作为高校,有责任、有义务为中国培养一批能够胜任新时代国家安全教育的教师。希望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契机,帮助广大一线教师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培养国家观念,同时启发教师结合日常教育教学,高质量地开展国家安全教育。
汪明从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设立的目标、中小学教师的角色定位以及如何推进国家安全教育三个维度,指出要提升全民国家安全意识,树牢国家安全观念,形成强大的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教师是其中的关键,教师的国家安全观念直接影响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是“大思政”,是课程思政最好的内容和素材,教师必须意识到国家安全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按照《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知识图谱,通过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开展国家安全教育。
开班仪式后,葛岳静进行开班第一讲《国土安全与国家版图》。葛教授从土地安全问题、海洋划界与岛屿问题等多个方面,列举热门的边界案例,以及中国疆域边界的重要性等问题,强调版图代表着一个国家话语权,对一个国家主权有着重大的意义和影响,带领中小学教师深刻领会国家版图与国家安全之间的联系。
本次公益直播课约有1.1万人次参加了课程学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对国家安全教育的普及和广大教师总体国家安全观意识的培养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国家安全教育”中小学教师公益培训是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面向全国中小学教师群体举办的一年一度的公益培训,2022年已是第二届举办该项公益活动,对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起到了良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