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过程中,统筹推进育人方式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其内在逻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当前国际竞争、大国博弈和维护国家安全面临的形势,以及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都对育人方式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因应时代变化和社会要求,在教育改革的关键期,必须从系统和整体上具备方法论的自觉,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方法论自觉统筹推进育人方式改革,需要牢固树立立德树人是教育根本任务的理念;以科技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调整学科设置,使育人方式能够跟随时代发展,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科技创新相融合;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为新的育人方式提供不断完善的空间。以方法论自觉统筹推进育人方式改革,须坚持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综合性,跳出阶段性目标限制,在始终依靠人民、服务人民的过程中推进教育改革,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智慧中推进教育改革,在全社会协同配合中拓展推进教育改革,在推进高水平教育开放过程中建成教育强国。
[关键词]育人方式;立德树人;人才培养;教育综合改革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唯有培养出一代代适应强国建设需要的人才,教育才能形成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育人方式有其内在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也必须适应国际竞争的博弈逻辑和人才培养的实践逻辑。在教育改革的关键期,唯有方法论上的自觉,才能进行各方面统筹、整体性推进,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因而,将统筹推进育人方式改革放在首位,是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这既是改革的目标和追求,也是改革的着力点和落脚点。
一、统筹推进育人方式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育人方式是一个多元化的概念,是育人目标、育人理念、育人方法和育人模式的总称。育人方式包含了从宏观到微观的各个方面,旨在通过系统的教育活动,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推进育人方式改革是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的必然要求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育人方式,都是为了适应那个时代的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在古代社会,比较注重对经典文献的学习和传统礼仪的培养。到了近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开始强调知识的传授和理性思维的培养。在现代社会,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育人方式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信息素养。从现实来看,育人方式是以教知识和技能为主还是以人的成长和素质提升为主,是以知识灌输为主还是以激发点燃学生自身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为主,是以培育目标的学科一致性为主还是基于学生特点鼓励其根据自身特点发展差异性知识结构为主,等等。这些不同的方式在本质上不是截然对立的,有时候表现为阶段性不同,有时候则表现为相互补充。
总体来看,某种教育方式往往因不同的时代发展需要而得以提倡、推崇并凸显出来。譬如,在农业社会经验形态知识背景下,教育更强调模仿和体悟;在工业社会原理形态知识背景下,教育更强调知识普遍性以及可重复的一致性;在信息社会和人工智能背景下,人们对知识和教育有了全新的理解。由此可见,社会发展与教育之间是一个相互塑造的过程:一方面,社会发展必然对教育提出新挑战、新要求;另一方面,教育应以前瞻性的眼光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人才。因此,不同的育人方式是适应不同时代的需要发展起来的,而且其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
当今时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异军突起,日益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存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时代变化,对教育而言,首要的是育人方式的变革。因为,教育不仅要对社会变化作出反应,而且因其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基础性或先导性作用,必须走在时代的前列。但是,当下的育人方式仍然存在一些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问题。比如,就现象而言,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传递轻育人的倾向;立德树人效果有待提高,对人的成长不可或缺的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成为教育的短板;高等学校教育学科窄化,问题导向和以提升解决问题能力为引领的教育不足;文科与理工科之间的沟壑过大,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度过低,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教育大而不强、发展不平衡、供需错位等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产生的背后是教育机制性问题的存在,必须通过统筹改革,激活教育的内在活力才能加以解决。
(二)推进育人方式改革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立德树人是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性问题。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是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确保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举措。在这个意义上,教育改革从总体上说是“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就要根据时代要求进行系统性改革,完善立德树人的体制机制,形成更高水平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
立德树人之所以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因为其与人的本质和社会的本质联系在一起。如果说其他动物是生活在物质世界的直接现实性之中,如食物、天敌、配偶、竞争对手、合作伙伴等,也就是说,动物只能以自身生理存在与客观世界打交道,那么,人则通过对客观世界的思想理解作为中介生活在世界之中。思想是有意向性的,是有价值取向和意识倾向的。在这个意义上说,人是通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去把握这个世界、去从事实践活动的。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越是属人的实践就越是具有自觉意识引导。人的实践活动是通过对世界的理解去行动的,当这种内在理解外化为改造自然的力量时就是实践,其中科学技术也是这样的实践活动;当这种内在的理解外化为改造社会的力量时也是实践,即社会实践,其中社会科学、管理、教育活动等就属于这种实践。
教育不仅仅是学到客观知识,而且也继承延续着一定民族、国家和社会的价值观念、思想文化、思维方式和理想信念,是民族精神、文化传统和国家认同等联结纽带的制度性传承渠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教育绝不能培养社会主义破坏者和掘墓人,绝不能培养出一些‘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的人!”因此,我们必须以对国家和民族未来负责任的态度,找出影响立德树人成效的因素和体制机制问题,通过改革这些体制机制等因素,让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成得更有成效。
(三)推进育人方式改革是百年变局背景下国际竞争、大国博弈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
当前,无论经济全球化如何推进,国家仍然是全球治理最基本的利益单位,也是人民能够安居乐业、追求美好生活的最基本的保障性秩序框架。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国家失败了,人民就必定遭殃蒙难。二百多年前,拿破仑说中国是一头睡狮。当时,在封建王朝统治下,作为臣民的中国人缺少国家意识,无法真正形成国家的整体性力量。而一旦亿万民众能够同心同德,那就是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如果离心离德,不仅容易陷入一盘散沙的境地而被外敌各个击破,而且内部存在的矛盾内耗就必定会削弱自身力量。在近代早期,当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西方殖民国家与中国相遇时,中国仍然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和十分强大的国家。
从历史来看,自近代以来,西方国家通过垄断教育塑造了民众的国民意识,从而完成了现代民族国家的转型和崛起。西方列强和日本,都是通过民众强烈的国家意识推动了国家的强盛,但也造成它们向外扩张的欲望。反观近代史上的中国,由于统治阶级颟顸无能,对内采取愚民和压迫,民众对国家认同感不强,从而造成一盘散沙,这才导致近代中国“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在这个意义上,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通过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亿万民众的磅礴力量,以中华民族共同思想纽带构筑起维护国家安全的铜墙铁壁。
(四)推进育人方式改革是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国家战略实施的关键,在于科学新发现、技术新进展,从根本上说就是靠掌握新科学技术的人才。这就需要改变以往的育人方式,培养出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具有广博知识基础和交叉学科融通能力的人才。目前,我国的育人方式总体上说是工业化过程的产物。工业往往是把生产过程加以分工,分成不同阶段、不同环节、不同要素,每个工序都是固定化、专业化的,力求在熟练中获得技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可以说,在工业化过程中,分工越细就越有效率,每个人就像整个机器中的一个零件;而反映在培养人的教育方式上,则体现为学习内容往往过于狭窄,只限于对专业有用的单一学科,要求人们在自己专业甚至这个专业的某一环节或部分上做到极致。这一方面提高了专业效率,另一方面也造成人们专业知识细化、窄化、单一化。
随着科学技术新发展,产业越来越进入基于信息技术的综合工程,这要求从业人员在每个环节上都要有相对的整体性理解,而科学研究越来越成为跨学科或各种学科知识综合在一起的大科学。反映在教育领域,就是知识形态的变化,知识超越了单一学科的原理知识,进入了基于信息、数据技术之上各学科以不同方式融合的交叠式知识。如航天工程,就是材料科学、力学、数学、化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气象学等学科的综合交叠的综合体。这一方面需要人们知识视野的转变;另一方面,形成一种相互支撑的新集体主义要求,每个部分、环节作为“螺丝钉”都能够感知甚至呼应其他“螺丝钉”,即做到“数智化共振”。在这个意义上,每个部分也是一个整体,每个环节也是能够呼应整体的系统性状态。只有具备这种状态或素质的知识型人才,才能成为创新型人才,才能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堪当大任。
二、统筹推进育人方式改革旨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对培养时代新人的基本素质和精神状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这迫切需要我们破除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束缚和弊端,统筹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在深化改革创新中激发人才培养活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根据时代变化和社会要求更新育人观,着力破解影响立德树人效果的观念和机制
立德树人之所以是根本任务,是因为它关乎个体成长、社会繁荣和谐,关乎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强盛。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变化,关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表述,是对我们党在教育领域历来主张的全面总结和系统表达。
在现实中,立德树人成效不彰,与我们机械理解德智体美劳的关系有关,造成了重智育轻其他方面教育的局面。对此,我国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努力“加快补齐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短板,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各级各类学校坚持把育人放在首位,发挥好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思政课,持续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际上,德智体美劳的划分是一种观念上的划分,现实中它们是密不可分、相互贯通的。从哲学上讲,身体即精神,如果没有好的身体,就不可能有好的教育。身体“好”是本体性的,其他“好”都是功能性的。没有好的身体,就不可能有好的德育、智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则是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甚至是具有基础性和全局性的环节。马克思(Marx,K.)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在按照不同的年龄阶段严格调节劳动时间并采取其他保护儿童的预防措施的条件下,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对于人来说,劳动教育是基础性、本质性的,是不可或缺的。在人类历史上,劳动教育是最早的教育,也自始至终贯穿整个人类历史。劳动创造了人,经历千百万年的时间,劳动把人类从动物塑造成为具有超拔意义的文化存在。作为人的本质性力量,劳动仍然持续地作为健全人格形成的基础在发挥作用。因此,劳动教育是人格形成不可或缺的底层基石。好的教育,应该让青少年按照年龄阶段逐渐扩大活动范围,要经风雨、见世面。
立德树人成效不彰也与我们总是在教育内部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观念有关。实际上,教育的问题不仅需要学校关注,而且也需要家长配合、社会支持和法律保障。这些问题出在学校,但根源不完全在学校,学校本身无力单独解决,必须依靠全社会的支持与配合,靠制度、法治加以破解。学校教育是制度性的教育,其中教师是教育实施的关键。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必须从供给端和需求端两端发力、协同改革。一方面,必须坚持强教必先强师的理念,着力以教育家精神塑造、引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持续健全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另一方面,必须加强家校协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人才观,理解最适合孩子自身特点和需求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立德树人成效不彰还与“教、学、评”各自分头进行的状态有关。统筹育人方式的改革,必须大力推进“教、学、评”一体化。这需要纵深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推进“教、学、评”一体化,加快扭转不科学或有违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破除“唯分数论”和一考定终身的考评方式,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符合时代要求和我国实际的具有世界水准的教育评价体系。
(二)以科技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调整学科设置,适应育人方式变化的时代要求
教育的起点和根基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通过课程改革,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引导教师从师生灌输型教育向引导学生进行过程性、研究性学习转型,激发学生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自主学习。最新版课程标准,不仅将三维目标提升为“核心素养立意”的学习目标,各科还增加了10%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力求引导教师关注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关心社会重大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探索为牵引、以任务完成和解决问题为目标,逐渐走向自主探索性学习的道路。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质上就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推进育人方式的改革。三维目标是培养目标的结构性理论表达,在学生的现实素养和行为表现中三者是统一的。但在实践中,教师往往尝试分别完成三个维度的目标任务。由此,在实际教学中,测评命题容易出现工具化倾向,从而加强了教学中的所谓反复“刷题”和“死记硬背”现象,有悖于课程改革的初心。按照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为了让培养目标从内容到形式整合在统一的“教、学、评”的框架内,以核心素养立意统筹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等各部分内容,使教育过程变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的学生成长过程。
教育质量的提升,关键在教师;统筹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关键也在教师。教师要具备适应时代要求的新教育理念、新的知识建构方式。要学生有社会实践意识,教师首先应该有这种意识;要学生坚持问题导向,教师首先应该依据问题导向的思路来教;要学生学会在做中学,教师首先应该有在实践中“做”的技能;要学生有创新创造的冲动,教师首先应该有创新创造的行动。2024年8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 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师范院校普遍建立教学、科技、工程类教育中心,加强师范生科技史教育,提高科普传播能力。”这有助于对教师的培养着力于现代科学技术和工程方面的理解和领悟,促进未来的教师紧跟科技发展,有助于从基础教育的起点激发科技创新的兴趣,在学生最初的学习中种下探索和创造的种子。
邓小平在1977年曾明确指出:“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如果只是跟在别人后边学习已有的知识,穷尽一生时间,也无法学完现有的知识,更不可能产生探索新知的胆量和勇气。如果具备了一定知识基础,让学生尽早进入知识探索的前沿,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带着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索性学习,也许能够在知识前沿阵地开辟出一片属于自身创造的知识空间,从而产生某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和自信。因此,推进育人方式的改革,首先应该以问题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动力,推进并深化教育与科技融合。从人才培养的现实逻辑看,应该是在服务社会中才能发现有价值的真问题,在创新创造中真正解决国家和社会须解决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形成对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而言真正有意义的教学资源。与此同时,要立足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高对技能型人才的重视程度,通过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为建设制造业强国源源不断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各类大学都应该完善和落实学生实习实践制度,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或实际工作中加强磨炼、学习技能、增长本领。
我国经过几十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与探索,高等教育已经站在了学科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新起点。未来,我们应该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在文化传承创新、科技创新和国际交流互鉴上取得新进展。通过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引导不同类型高校在不同领域、不同赛道上发挥优势,办出自身特色和水平;按照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调整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以大视野的超常战略眼光布局国家发展急需学科专业;加强对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建设,加强创新能力培养,着力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三)创新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为育人方式改革提供不断发展的空间
现代知识形态已经是基于信息技术之上的多种学科知识耦合交叠的知识形态,因此,必须依照新的知识形态背景下人才成长的规律,创新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按照人才对新知识形态构建的要求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在教育体制改革方面,要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提高成果转化效能。
由于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追赶型教育的塑造,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划分过细,而且许多院系是建立在一级学科甚至二级学科基础上。布什(Bush,V.)在《科学:无尽的前沿》中指出,科学从根本上讲是一元的东西。独立机构的数量应保持在最低限度。如果设置机构过多,科学将会被分隔在一个个狭窄的隔间中,届时整个科学知识的发展不但得不到促进,还会受到阻碍。布什提出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由于学科分得太细,院系内部学生大多实行同质化教育,这是一种不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机制,也难以形成有组织、集成性和大规模的研究。就此种意义上说,有些人是带着农业社会的思维方式,用工业社会所习惯的方式方法,办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知识视野、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定受到制约,无法满足时代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目前,我国各高校开始调整学科专业布局,撤销非学校特色优势且布点过多的专业,设立国家急需的学科专业,用国家战略作为牵引学校改革发展的动力。为了破解高等院校内部院系壁垒过深,学生知识视野狭窄的问题,陆续开展了通识教育课程。但是,这还不够。新的知识形态的变化,呼唤一种超越学科藩篱的大知识观。为了适应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发展趋势,应该对高校现有组织模式进行综合改革,推动形成学科之间能够灵活交叉融合的教学科研组织机制,使方法转移和知识转移有更加便利的路径,从而支撑高校师生开展跨学科学习与研究。通过对高校组织模式的深化改革,完善高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机制,让机制本身保障甚或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人才培养资源,提高科研成果尽快转化成为实际效能。
实际上,建立打破高校内部壁垒的新体制机制,也有利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如高校应该建立全校一盘棋的课程体系,而不是学科院系课程体系的机械拼盘;学校资源应该跟着问题解决的路径分配,而不是按照院系设置分灶吃饭;科研体制可以在学科间重组,等等。在这种多学科集中攻关的背景下,更容易实现师生之间的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在以问题导向的有组织多学科科研攻关中,让学生体会集体的力量,形成责任和使命担当的自觉意识,而且在多学科相互激励的机制中做科研,也能够获得多学科的视角、知识、方法和能力。另外,高校还应该填平文科与理工科之间的沟壑,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之间的协同,全面提高各学科学生的综合素养,让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有深厚的人文情怀,让人文社科专业的学生有坚实的科学素养。为培养能够真正解决社会问题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应该逐渐破除人文社科和理工科“两种文化”对峙的局面。
三、以方法论自觉统筹推进育人方式改革
统筹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充分体现了新时代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综合性的基本特征。所谓系统性,就是教育过程各要素之间的有机联动协调;所谓整体性,就是教育过程各部分之间的密切配合协调;所谓协调性,就是在教育改革中各要素、各部分之间的协同推进;所谓综合性,就是教育内部之间、教育与外部环境之间都必须纳入改革的视野,一同加以考虑,以便做到环环相扣、有序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必须体现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综合性,以方法论自觉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取得应有的成效。
(一)坚持人民至上,在始终依靠人民、服务人民的过程中推进教育改革
教育承担着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目标,更好的教育本身就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组成部分,教育有帮助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功能。要围绕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在育人方式改革中,坚持人民至上,就是坚持教育改革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以人民利益为旨归,办让人民更加满意的教育,努力帮助每个孩子、每个青年人都实现人生价值,创造精彩人生;要倾听人民群众的教育呼声,回应人民群众的教育期待,不断推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让教育发展成果真正造福人民;要直面人民群众对个性化、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不断丰富教育供给,推动教育多样态发展,为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同时更好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性的需求,并构建灵活开放的服务全民的终身教育体系,保障人人享有终身学习的机会。
(二)坚持自信自立,在立足基本国情,依靠自身力量解决教育问题中推进教育改革
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具有历史性、阶级性和民族性。每个国家的教育都与自身经济发展阶段、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有关。教育改革应该根据我国的历史背景、国家需要、文化传统和人民素质等因素加以实施和推进,不能只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必须走自己的路。自近代以来,我国的教育是在追赶型工业化进程中展开的,因此,很多地方须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然而,自信者立,自立者强。我国教育近些年来取得的成绩说明,我们能够走出有自身特色的教育之路。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坚持自信自立,就是按照“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理念展开。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让中国教育改革有指引方向的“魂脉”;另一方面,坚守中华优秀教育传统的“根脉”,把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教育全过程。
坚持自信自立,就是立足中国大地办教育,笃定社会主义教育方向,通过综合改革激发教育活力。在育人方式改革中,坚持问题导向,就是聚焦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投入结构,实现教育资源投入向基础教育、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倾斜,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就是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就是在推进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中,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三)坚持守正创新,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智慧中推进教育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规模和质量都实现了历史性跃升,教育强国建设迈上了新台阶。尽管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规模、结构体系、区域布局、机制体制等不断在“变”,但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却始终“不变”。在育人方式改革中,坚持守正创新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聚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和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认真研究教育和人才成长的内在规律和新特点、新机遇,致力于探索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为一体的立德树人新路径,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在变局中开新局,努力打造学科教育新增长点,更好地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教育强国建设,不断强化教育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核心功能。
(四)坚持系统观念,加强顶层设计,在全社会协同配合中拓展推进教育改革
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方法论自觉,运用系统观念,正确处理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等重大关系。改革育人方式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从整体、全面和综合的角度去分析教育问题、解决教育难题。坚持系统观念,就是教育内部各方面必须整体安排,教育内部与外部之间必须相互配合的过程。教育本来就是一个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问题,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系统展开、协同推进。譬如,德育为先不能理解成只要有了思想政治教育,德育问题就解决了。我们说德育为先,是因为德是人之为人的灵魂,体现的是人生价值取向。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一个逻辑在先的问题,而不是一个现实在先的问题。在教育现实中,如果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那么缺失德育的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就是盲目的、缺少方向和没有灵魂的教育。只有坚持把德育贯穿于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作为德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才会避免流于空洞说教,从而能落地生根,落到实处。
(五)坚持胸怀天下,在推进高水平教育开放过程中建成教育强国
知识是在交流中生成、传播和创新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一个有活力的民族,应该是善于吸纳世界优秀知识成果的民族,一个有创造力的国家应该是善于将“他在”吸收消化转变为“为我之在”的国家。坚持人才自主培养,不是把自身收缩回中国范围内,而是面向未来更加广阔的国际舞台。坚持胸怀天下,就是在育人方式改革中,一方面,要锚定世界先进水平,从世界文明一切优秀成果中丰富自身文化;另一方面,要对世界文明进步作出中国贡献。推动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必须培养具有更高境界、更广视野、更深邃思想的一代新人,而这就需要我们用迭代更新的育人方式培养人才。在育人方式改革过程中,应基于全人类共同价值,全面理解人类文明发展史,以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胸怀,推进高水平教育开放,尽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教育科技人才中心。
总之,以方法论自觉统筹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必须解放思想,对影响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思维习惯进行系统性、全面性和整体性的改革。只有跳出教育看教育,才能真正认识立德树人的根本性意义。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必须从全局、整体的角度去看问题,各方面、各要素、各部分之间实现协同推进。只有超越局部或部分的特定视角,才能真正看清教育的本质功能和社会价值;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必须跳出阶段性目标限制,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全过程看问题,从而对教育的未来发展作出前瞻性和战略性预期。
原文刊发于《教育研究》2024年第11期,作者韩震,系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哲学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