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学术动态» [观点]张志勇、李婉颖:新时代德育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与实践要求

[观点]张志勇、李婉颖:新时代德育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与实践要求

德育是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立足“两个大局”和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人工智能时代的战略背景,新时代的德育工作关系到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国家前途命运和个人成长成才等重大问题,肩负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革命文化和改革开放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做好新时代的德育工作,亟须构建新时代德育实践的新样态:完善立德树人机制,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扎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德育工作活起来,充分发挥人民教师在立德树人中的榜样示范作用。


加强德育是新时代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2024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从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系统擘画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根本任务和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两个大局”,就以教育、科技、人才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赋予新时代德育工作在国家教育改革发展全局中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


一、新时代德育的战略地位


“战略”这一概念最初源自军事领域,指的是指导战争全局的策略。“战略地位”则指事物在战争全局中所处位置的重要性及其作用和影响。准确把握战略定位,既是明确战略目标的基础和前提,更是落实战略任务的重要基石和根本出发点。


德育的战略问题是德育的根本问题,是确定新时代德育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的基本依据。新时代德育工作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旨归,以党和国家特定历史时期确立的人才培养规格为指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战略性、根本性和指导性。人才培养是一项久久为功的战略工程,我们要以长远的历史眼光、宽广的格局视野和深刻的问题意识认识德育工作的战略地位,不断凝聚德育自觉服务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思想共识。


(一)新时代德育工作的战略语境


新时代德育工作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际格局,面临着西方敌对势力与我国争夺下一代的严重挑战。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具备战略眼光,树立全球视野,既要有风险忧患意识,又要有历史机遇意识,努力在这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把握航向”。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从未停止对我国实施西化和分化的策略,鼓动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反对“他们原来所接受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产主义教条”,削弱他们对国家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争夺青少年的斗争是长期的、严峻的,我们不能输,也输不起。我们一定要警醒!”


新时代的德育工作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面临着如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大挑战。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大踏步地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迈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我们的梦想,靠我们这一代,更靠下一代。“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青少年整体素养的提升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推进之间具有内在的同一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不仅是个人价值的实现过程,更是决定中华民族顺利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因素。当代青少年是推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和突击队,承载着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重大使命,必须具备“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四大特质。如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是新时代德育工作必须回答的问题。


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新时代德育工作面临着青少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不平衡的严峻挑战。当前,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以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为标志的第四次科技革命,这一发展过程为人类实现劳动解放奠定了物质基础。美国社会学家威廉·费尔丁·奥格本指出,社会变迁的核心驱动力在于文化的变迁,物质文化的变迁一般领先于包含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适应性文化的变迁,文化集丛中的一部分落后于其他部分而产生的差距即文化堕距,这将导致文化各部分间关系紧张,诱发社会失调。当今社会,物质世界的进步与精神文明的发展之间不平衡、不同步、不协调的矛盾日益凸显,引发了一系列道德伦理危机、价值信仰危机,突出表现为数字生活中的隐私保护、数据安全等科技伦理问题和青少年拜金主义、娱乐主义、功利主义、虚无主义、道德失范等价值观问题。


新时代德育工作肩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时代任务,面临着如何立德树人的根本挑战。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迫切要求加快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这充分彰显了党对教育发展、科技进步、人才培养内在规律的深刻洞察与根本把握。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赋予了教育尤其是德育工作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根铸魂,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等时代使命。


(二)新时代德育工作的战略意义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德育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路径,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核心环节,对个人成长、社会稳定、强国建设和民族兴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德育关乎教育的根本问题,必须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人才培养方向涉及根本、关系全局,教育的失败是一种根本性的失败。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的教育绝不能培养社会主义破坏者和掘墓人,绝不能培养出一些‘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的人!”只有始终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落实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要求,才能保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向前推进。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德育的价值塑造功能,强化新时代人才的信仰、信念、信心。


德育关乎党的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必须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活动,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它应始终聚焦于“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对于如何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个问题,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等六个方面下功夫。这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为新时代德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德育关乎国家的前途命运,必须维护国家发展和制度存续。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道德是全体公民普遍认可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是支撑民族和国家稳固、持续发展的基石。在德的内涵结构中,政治立场、理想信念、精神品质和价值取向居于优先地位。一个社会的德育工作,其质量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整体思想基础、政治方向、道德规范的健康水准,能够通过文化选择性传递机制,承载并传播党和国家的政治思想与优秀文化,塑造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营造一个持续稳定的社会秩序奠定基础,确保国家发展与制度存续得到有力维护和巩固。
德育关乎人才成长的根本逻辑,必须遵循人才培养的根本规律。学校教育坚持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理念,深刻揭示了人才培养的根本规律。首先,符合人才培养的时间逻辑,抓住了人才培养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型,情感心理尚未成熟,需要加以正确引导。人生的青年时期好比小麦的灌浆期,这个时候阳光水分跟不上,就会耽误一季的庄稼。德育工作必须帮助青少年在人生“拔节孕穗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其次,符合人才培养的内容逻辑,抓住了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品德是为人之本,个体如何处理社会关系、进行社会行动,在本质上取决于人的德性,而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最后,符合人才成长的教育逻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


二、新时代德育的根本任务


德育工作承载着党、国家、人民教育的根本意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提出了新时代德育工作一系列的核心命题,为新时代德育工作明确了根本任务,指明了根本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当前,世界正处于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工程、伟大事业正在全面推进。在改革发展新机遇和新挑战的历史交汇点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项跨越时空、代代相传的宏伟事业,青少年无疑是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青少年道德世界的塑造,是关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社会和谐进步的重大战略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决定了德育工作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革命文化和改革开放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其中,“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适应力和传承性,以及深厚的理论意涵与实践指向,“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从民族繁衍发展和复兴强盛的高度出发,强调“要理直气壮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使之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资源”。


中华优秀文化在时间脉络和内容要素上涵盖了古代优秀传统文化、近代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和当代改革开放文化,孕育着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和崇高价值追求,彰显了鲜明的中国特性,是中华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价值成果和价值智慧。新时代德育应结合时代特征和发展实际,挖掘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改革开放文化的优秀内核与深刻内涵,引导青少年学生理解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文化精华,并将其融入学习生活,转化为日常的行为方式和习惯,不断夯实思想道德根基。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叶圣陶先生指出:“德育的意义和目的,就是教人学会做人,做社会合格的成员,做国家合格的公民。”教育是面向人的事业,承担的最基本职能是促进人格养成和人的社会化。现代教育的功能定位,首先在于全面提升国民文化素质,促进社会文明的高层次发展,并致力于培育身心健康、道德高尚、富有责任感及具备独立自强能力的现代社会公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展现,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社会发展联结起来,“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深刻凝聚了中国人民普遍认同与追求的核心价值理念,科学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图景,集中概括出作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应当遵循的价值准则,是我国公民在现代生活中进行德性修养、追求自我发展、适应现代生活的价值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各民族在根本利益和理想信念上具有高度同一性,在长期的历史发展演进中形成了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是“两个大局”背景下,在各民族间形成引力、增强定力、形成合力的思想基础,为新时代推进中华民族生存延续、繁荣发展凝聚价值共识,具有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的战略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强调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新时代德育必须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以巩固和强化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引领为主线,夯实青少年对民族团结和协同发展的思想共识,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


三、新时代德育的实践路径


国家的战略利益、战略目标决定了教育发展的优先方向。2024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需要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德育工作正处于充满变革、挑战与机遇的关键节点,这个关键节点对大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战略性、协同性、科学性、实践性提出更高要求。因此,我们亟须增强德育工作变革的历史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努力开创德育工作的新格局。


(一)完善立德树人机制


立德树人是对德育工作的根本要求。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再次强调“完善立德树人机制”。
其一,健全“三全”育人机制。立德树人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实现德育工作全域化、常态化、制度化。一是加强全员育人体系建设。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校各部门、各岗位人员共同参与的育人体系。明确各岗位职责,强化育人意识,将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全过程,形成人人关心学生成长、人人参与育人的良好氛围。二是强化全程育人规划。各学段都应有一体性、持续性、递进性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的道德成长提供持续性支持。三是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拓展教育内容和时空,丰富育人内涵和载体,在学校、家庭、社会和网络空间,全面观照学生的理想信念、思想道德、人格的养成,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二,构建协同育人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这就要求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政府协同育人机制,形成育人合力,以系统思维加强立德树人。具体来说,要秉持政府统筹、协同共育的工作理念,清晰界定政府对教育的统筹规划与保障职责,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在协同育人中的角色与责任。强化家庭教育的奠基作用,凸显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社会教育的支持作用,实现三者优势互补、紧密协作,以此有效汇聚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合力,使三者共同肩负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关键职责。


其三,完善教育评价机制。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及其成效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是教育工作的关键环节,事关德育工作的方向。当前,教育评价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还存在评价指标宽泛、方法片面、方式静态、主体单一、评价导向功利化等问题,因此,我们应进一步完善评价机制,建构科学、合理、有效的教育评价体系。一是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发,研制党委政府教育履职、学校办学、教师教书、学生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坚决杜绝应试教育导向的功利化、短视化的教育评价。二是丰富评价主体、方法和方式。坚持重过程、重达成、重行为评价,支持家校社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科学评价德育成效。三是淡化德育评价的选拔、评比、考核功能,让德育评价回归引领德育健康发展、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上来。


(二)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和推进伟大事业的征程中,展现出强大的思想伟力和实践伟力,是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装和科学行动指南。青少年肩负着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重任,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


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加强新时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青少年立志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和践行者,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持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的认知,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洞察世界、剖析世界、改造世界。


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加强新时代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深刻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先进性和必然性,引导其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使他们努力成长为党、国家和人民所信赖的有志的时代新人。


坚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源泉。紧紧围绕培育“中国心”、培养“中国人”、铸牢“中华魂”,加强新时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使他们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将个人前途和国家命运结合起来,自觉将个人理想熔铸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中。


(三)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人的全面发展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要求,更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申,我国教育事业应致力于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新时代德育工作必须立足于全面贯彻国家课程方案,加快构建以课程为载体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全面构建德育课程育人体系。树立大德育课程理念,以思政课为核心,统筹思政、团队活动、班会、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传统节日主题活动等课程,形成完整、系统的德育课程体系。统筹德育目标,明确德育的总体目标和分阶段目标,确保德育内容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整合德育内容,德育内容应涵盖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诚信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等多个方面。完善德育实施体系,深化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


全面构建智育课程育人体系。智育是培养学生认知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培育创新意识的重要课程,要强化智育课程的育人功能。在课程目标上,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着力培育学生适应未来社会所需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课程体系上,强化问题解决导向的主题实践课程,整合数学、科学、技术、工程、艺术、人文社科等多学科知识,设计跨学科课程;在课程实施上,转变育人方式,强化实验教学和实践性学习,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够综合运用知识,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全面构建体育课程育人体系。体育运动是塑造学生健康体质与健全人格的基石,同时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大脑认知效率和创新活力。要充分发挥体育课程的综合育人功能,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优化体育课程内容与结构,形成基础体育课程、选修体育课程和拓展体育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基础体育课程要注重基本运动技能的传授和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选修体育课程要允许学生基于兴趣和特长选择课程;拓展体育课程则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特长和提升学生的竞技水平。优化学生体育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确保每天校内1小时的体育课和校外1小时的体育活动。
全面构建美育课程育人体系。树立大美育理念,倡导语言美、心灵美、行为美、艺术美、创造美,走出“专业化、技能化、应试化”的美育误区,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在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鉴赏力、创造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人文素养,塑造其美好心灵。构建大美育课程体系,严格落实国家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积极开发地方艺术特色课程,广泛开展校园艺术活动课程,全面践行家庭生活美育。建立大美育实施体系,形成课程美育、生活美育、文化美育、网络美育大体系,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美育大格局。


全面构建劳动课程育人体系。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以劳树德、以劳强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建立大劳动课程体系,加强学生生活实践、劳动技术和职业体验教育;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构,确保劳动教育课时。健全中小学生劳动教育评价机制,建立并落实学生劳动清单制度,确保中小学生有质量地完成相应的劳动教育课程。


(四)扎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因此,办好思政课,需要在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内容方法创新上入手,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着力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系统性、亲和力和针对性,充分发挥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作用,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一是从国家层面统筹规划,明确各学段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内容衔接和评价体系。小学阶段要注重启蒙道德情感,初中阶段要强化基础理论知识,高中阶段要深化理解与应用,大学阶段要侧重理论创新与实践结合,由此形成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教学体系。系统完善中小学思政课课程标准,整体优化设计新版高校思政课课程方案,推动各学段思政教育课程贯通、教材联通、教学融通、队伍打通、资源互通。二是建立跨学段协同机制。建立跨学段、跨学校的协同教研机制,定期组织思政课教师交流,分享教学经验,共同研发教学资源,确保教学内容无缝对接和深度融合。深入拓展“大思政课”育人的重要阵地。加强“大思政课”建设,通过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效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国情民情、坚定理想信念。统筹推动价值引领、实践体验和环境营造,探索校内校外一体、线上线下融合的育人机制,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阵地。三是强化课程内容与方法的一体化。思政课内容应紧跟时代步伐,将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社会热点问题等融入教学,注重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突出课程设计,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需求,设计模块化教学内容,既保持思政课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又体现各学段的特色与重点。


(五)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德育工作活起来


伴随着大数据与5G等前沿数字技术的蓬勃兴起,人类社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引领人类大步迈入了一个由数字智能技术全面塑造的数字化、智能化的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深刻把握人类社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变革的重大机遇,促进德育工作与数字智能技术深度融合,推动新时代德育方式方法的创新。


运用数字技术促进德育活动深度交互和德育资源共建共享,促进青少年共同成长。搭建集成化德育数字资源平台和线上教学系统,推动实现德育资源跨课堂、跨校际、跨区域的共建共享;搭建德育数字交流平台,拓宽并畅通德育主体间交流协作的渠道,促进多元德育主体间的高效联动,凝聚育人合力,促进德育主体共同成长。


运用数字技术强化德育供需精准对接,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情感分析技术等精准捕捉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情感波动,通过分析学生的行为偏好、思想偏好、价值取向等,精准描绘基于学生道德行为的“德育画像”,为精准评价和反馈学生德性状况与德育成效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德育个性化供给的精准度和实效性。


运用数字技术赋能德育场域的时空延展,强化德育场景化育人功能。借助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前沿技术,创设全景化、高交互和沉浸式的虚拟德育环境,突破传统物理空间的限制,并模拟不同社会角色,推动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情境的有机联动,提升课堂吸引力和学生参与感。


(六)充分发挥人民教师在立德树人中的榜样示范作用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群体的角色定位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和更高期许,反复强调和力促人民教师在立德树人的伟大事业中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是人民教师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2016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指出,“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这赋予了新时代人民教师在学生品格塑造方面担负的新使命新角色,在“四有好老师”必须具备的“道德情操”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人民教师的职业道德内涵,让广大教师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实现了本体论和方法论的内在统一。


广大教师要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提出“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教师要做“大先生”,是对新时代人民教师职业理想形象的一次系统性重塑和根本性升华,而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则是对新时代人民教师“大先生”形象内涵的具体揭示,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优秀教师必备品质的关键凝练和时代升华。


广大教师要做“人师”与“经师”相统一的“大先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经师”是指教师要精通专业知识,成为学术典范;“人师”是指教师要涵养德行,润己泽人。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新时代人民教师做“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必须信念坚定、素质过硬、身正为范,以精湛的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以崇高的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


本文原载于《教育科学》2024年第6期《新时代德育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与实践要求》第1~8页,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2023年度重大委托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重要论述若干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3JZDW10)的阶段性成果。


论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wMzcyMzA2Ng==&mid=2247487767&idx=1&sn=976e9e4ef1d98e1caadfb44f99461bf1&chksm=96ca4942a1bdc054e97bcfef4c63f5e92571e9ef235affe4d08668f6a5ecaa7cc1283fa2ae0f&scene=2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