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学术动态» [论坛]中华文化研究院|京师书院“京师学术前沿”系列工作坊第七期举办

[论坛]中华文化研究院|京师书院“京师学术前沿”系列工作坊第七期举办

9月7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京师书院主办,历史学院、文学院、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都城文化与古代文学及相关文献研究”课题组提供学术支持的“京师学术前沿”系列工作坊第七期在英东学术讲堂举行,本期工作坊的研讨主题为“重塑古都:历史、考古、文学交叉视域下的都城文化、空间与形象”。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康震教授在开幕式致辞,点明本次工作坊的目的是以古代都城为舞台,进行跨学科的对话和交融。他提出,都城研究的焦点是都城的形制和形象,涵盖了物质、制度、精神等多维度,进而引申出都城是什么、应该是什么、需要成为什么三方面问题。从考古、历史、文学等多学科研究都城,有助于全景式地探究古代都城文化和形态,生成建构中国都城的话语体系,对于探索中华文明发展和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中华文化研究院京师书院副院长肖铠对书院建设进展和系列工作坊举办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历史学院教授徐畅对本期工作坊的与会学者和整体安排进行了说明。来自15家高校、科研院所和出版机构的24位从事历史学、考古学、文学研究的学者、编辑等作了主题发言或研讨交流。



工作坊前半场的主题是中国中古时期的典型都城,与会学者选取长安城和建康城两座古都进行了重点讨论,由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郭晨光、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廖靖靖、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郭璐等学者共同主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韩建华以“长安未远——隋唐长安城考古现状及未来趋势”为题,回顾隋唐长安城的考古历程,指出隋唐长安城在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是中世纪都城系统的典范,开创了东亚的都城系统,从中国考古学史来讲是古今重叠型城市考古的肇始。2018年以来隋唐长安城考古迎来新的机遇,希望未来长安城的考古可以整合不同单位发掘资料,共建共享考古一张图。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天虹以“从长安到幽州:唐代城市人口研究方法的新探索”为题,反思过去学界统计城市人口的方法,认为研究唐代城市人口需要吸收人群统计法和“以人属地”法两种方法的优点,并且考虑流动人口,这对研究唐代其他城市人口的规模有方法论上的启发意义。他还以幽州为例,对唐后期城市人口数量进行了估测,指出对不同城市开展工作,需要考虑其城市性质、主要人群以及城市的空间范围等因素。


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传播与艺术学院王聪以“《两京新记》《长安志》《唐两京城坊考》长安引文对读与著述视角考索”为题,讨论《两京新记》《长安志》《唐两京城坊考》等一系列唐长安著作的生成过程、引文选择与叙述倾向。她认为,《两京新记》与真实的长安城最为接近,《长安志》为兼具博物传统与干治施用功能的长安地志,《唐两京城坊考》为唐代都城文献集大成之作。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周剑之以“中国古代都城形象研究的基本内容及可行路径”为题,指出古都形象本质上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象,古都形象研究的意义在于能够将社会发展史与个人心灵史紧密联系,有助于深入理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互动互促,思考传统文化的古今存续与历史变迁。她提出,古都形象研究的开展应以文学为中心,加之历史、考古、地理、艺术等学科的视野与方法,以实现对古都形象发展史的综合考察。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吴沂澐以“建康‘错位’——晋室播迁的文学书写”为题,提出东晋南朝时期,都城的迁移影响到了文人对晋室播迁的书写。从“东迁”到“南渡”的文本变化过程中,文人经历了文化“记忆”“重构”与“制造”三个阶段。南朝文人书写洛阳时必然会逐渐代入建康的文化生活,建康文化以此被“制造”出来,进而遮蔽、取代了文人的洛阳记忆。建康与洛阳的“错位”逐渐统一,标志着新的文化秩序正式确立。


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陆帅以“南朝建康的‘新侨民’与区域变动”为题,关注不断涌入都城的侨民群体及其引发的持续性区域变动,这一现象是理解六朝建康城市历史的核心线索之一。他指出,回答关于京口军将、青齐流民、荆州人士等“新侨民”的相关问题,能够帮助更为精细地切分六朝建康都市空间的历史断面,深入把握人群流动与城市范围盈缩变迁的动态进程,并进一步思考南北文化、士庶文化在六朝江南地域的融汇实态。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耿朔以“中古时代的都城与葬地——以汉魏洛阳城和六朝建康城为例的讨论”为题,指出对古代城市的研究不能局限在城墙范围之内,要将城内城外的各种要素结合起来进行整体性考虑。汉魏洛阳城和六朝建康城与周边葬地之间有所关联,他以四个个案为例,尝试将这种生与死的空间关系引入有关社会观念和历史事件的讨论中,以期为多维度理解中古都城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特质提供启发。



工作坊后半场的主题是都城布局与空间结构,与会学者围绕宫城宫殿和城市空间等话题展开了对话,由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研究》杂志社管俊玮、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史学部武雪彬共同主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沈丽华以“东魏北齐邺城宫城布局新识”为题,对东魏北齐邺城宫城布局进行再省思。提出宫城考古不仅是都城考古的重要组成,也是宫禁制度研究的重要依据。邺宫的多重宫墙结构、宫城设计和功能分区直接影响了唐长安太极宫。邺宫206号及209号大殿的发现证实都城中轴线北端终点应位于宫城后寝核心建筑。东魏、北齐时代虽短,但制度变化显著,具有革命性特点,是汉唐时期国家制度演进的重要节点。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教授李永以“兴庆宫的营建与唐都长安三宫制的形成”为题,指出兴庆宫在长安城宫城体系的形成演变中具有重要地位。兴庆宫的布局特点与行政机构设置使其无法独立承担宫城的全部功能,唐玄宗需要往来兴庆宫与大明宫举行王朝政治礼仪活动。为便利交通与保障安全,唐玄宗修建两宫间的夹城,加上太极宫、大明宫间的夹城,共同构成唐长安特有的三宫制,“三大内”共同发挥宫城在王朝统治与礼仪秩序中的重要作用。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王征宇以“南宋德寿宫遗址:基于文字、图像与实物史料的遗址复原研究”为题,回顾2001-2020年间杭州市文物部门对南宋德寿宫遗址的发掘历程,这为研究南宋德寿宫的建筑布局、用材、构筑方法等提供重要的实物例证。他认为,在保护第一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其价值,在对遗址进行科学复原的基础上,采用原址展示、本体模拟展示、数字化展示和传统室内展陈等手段,呈现复原场景,走近历史真实,可以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王子奇以“隋唐长安城东市考古发现及其反映的里坊内部布局”为题,指出以往隋唐长安城两市考古工作主要集中在西市,东市开展工作较少。2016年以来针对东市东北隅的考古工作,加强了对东市东北隅遗址内部的空间规划及演变的认识。区域内以南北向的道路和水渠等线性遗迹为主,之间分布店铺房屋及若干作坊。遗址初步可分两期,早期的部分道路在晚期已遭废弃,为房址和作坊所侵占,为坊市的管理制度及其演变动态提供了最新的考古资料。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副研究馆员史睿以“萧颖士见李林甫:长安城中士子与宰相的三种空间关系”为题,探讨长安城内人物交游的空间关联。他认为,萧颖士见李林甫的三种文学叙事或许可以归纳出部分士人与宰相交往的空间模型。从李林甫、萧颖士等人的关系可以观察开元天宝年间长安政治空间的变化与政治集团的分野。都城空间、文学、人物及其身份的交错为长安社会史、政治史、书籍史的研究提供了可能模式。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辛晓娟以“通天之路的实书与想象——唐诗中的‘道路’书写”为题,指出“长安道”主题起源于六朝乐府,隋唐复都长安后该主题一度成为都城文学的重要内容。唐人在“长安道”主题中融入了高亢昂扬的时代风气,并将显身扬名的自我期许融入了道路书写中。“长安道”从现实中的城市道路,引申为一条充满政治隐喻的人生之路,链接起故乡与他乡、来处与归处,从时空上形成了完整闭环,丰富并发展了这一主题的内涵。



主题报告结束后,工作坊进入圆桌讨论环节,讨论主题是“跨学科都城研究的可行性路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马东瑶强调,在研究层面,都城首先是一个物质的都城,继而涉及人类活动而构建的制度、政治、秩序等话题,再到对都城的书写,这三个层次,都需要考古学、历史学和文学的共同参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徐畅提出,跨学科的都城研究是一个宏观的期许,在具体实践中,可以尝试寻找各学科有共同话题的模块或主题词切入,比如城市空间就是一个很好的话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余丹认为,本场四位文学方向的学者分别从文化、空间、形象、文献四个方向,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学跨学科都城研究的四种可行性路径。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张保卿指出,对都城的研究不能局限于城市本身,也要关注城市空间以及城市景观,对其进行复原研究。


最后,康震教授对工作坊进行总结。他指出,古代都城的跨学科研究开启了都城研究的新领域、新视角、新方法,培育了相关学科新的研究增长点。希望围绕古代都城的跨学科研究和学术交流能够持续开展,成为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科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特色品牌,并在此基础上培育跨学科的创新团队,激发优秀青年学者的学术潜力和活力,推动包括古代史学、文学、文献、古代都城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走向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并助力当下的首都与国家中心城市文化建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