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孤独症谱系障碍(以下简称“孤独症”)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孤独症儿童又被称作“星星的孩子”,他们接受教育、融入社会的过程尤其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支持。
对家长、教师来说,如何尽早发现孤独症儿童,如何及时干预?这些问题都迫切需要专业指导。在世界孤独症关注日到来之际,中国教育报记者就此话题对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融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特殊教育学院教授贺荟中进行了专访。
问:尽早发现、尽早干预,对于孤独症儿童康复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儿童的哪些行为表现需要引起家长、教师重视?如何识别孤独症儿童?
贺荟中:孤独症症状一般在婴幼儿1岁之前就已经出现,如果发现这些症状,需要尤其重视:婴幼儿很少注视他人,很少有眼神交流;喊其名字,鲜有反应;眼睛不能顺着手指方向看过去;只走自己走过的路,更换路线就会大哭大闹等。有这些症状则表明孩子患孤独症的风险极高,需尽快就诊。特别要提醒,古话“贵人语迟”也是一种误导,可能贻误最佳诊断期、黄金干预期。
要注意的是,孤独症儿童中患有高功能或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孩子往往容易被忽视。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干预,随着年龄增长,这些孩子与同伴的交往和融合能力会越来越差,很容易陷入精神压抑,甚至患上抑郁症。
问:如果孩子被确诊为孤独症,家长第一时间应该做什么?
贺荟中:家长应尽快开启对孩子的康复训练。尽管对家长来说,要接受这个事实可能非常困难,但从儿童康复效果的视角来看,家长越快调整心态、寻求专业权威的支持和帮助,对孩子开展科学的早期干预,孩子康复效果越好。如果始终认为“等孩子大一点就好了”,可能会大大延误黄金干预时期。我们也呼吁,可以在社区对家长进行更多科普宣传。
问:近年来,一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幼儿园开始推进融合教育。目前我国融合教育总体情况如何?
贺荟中: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在战略任务中明确“办好特殊教育,推进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全覆盖,全面推进融合教育,促进医教结合”。2022年,“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正式启动,明确提出积极探索科学适宜的孤独症儿童培养方式。随着政策不断落实,我国融合教育整体进入全面推进阶段,并向学前与职业教育两端延伸。
问:学前融合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面对孤独症幼儿,教师要重点提供哪些支持?
贺荟中:无论是学前还是义务教育阶段,都鼓励学校在入学前让孤独症儿童到校熟悉环境。教师也要通过家访多了解孩子,学习相关知识。在具体实践中,一是促进孤独症幼儿与普通幼儿的交往。比如通过绘本阅读、展示特长等方式,营造接纳所有幼儿的班级氛围。二是促进孤独症幼儿的课堂参与。教师要及时发现孤独症幼儿不能参与课堂活动的原因并作出调整。
问:今年世界孤独症关注日的主题是“全生涯服务,全方位关爱”,请您谈谈对“全生涯、全方位”的理解。
贺荟中:我认为,这个主题意在从生命全程观视角探讨孤独症人群的社会融合问题。孤独症的发病时间早,个体差异性大,没有特效药物,并伴其一生,因此需要对他们有全生命周期的关爱和支持。认识、接纳、欣赏孤独症人群是“全生涯服务,全方位关爱”的基础。亟须通过宣传科普,让大众正确认识孤独症人群的特征,共同维护他们追求平等、获得教育的权利。
问:在帮助孤独症儿童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家庭、学校、社区的合力如何进一步加强?
贺荟中:帮助孤独症儿童实现社会融合,是融合教育的目标。这不仅要依靠特殊教育教师、普通教师的努力,更需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融合教育体系,营造全社会接纳特殊儿童的社会氛围。例如,更多医学院与护理学院可以开设孤独症概论及医疗护理课程,开展提升有关孤独症护理的循证实践研究,为孤独症儿童就医提供便利。
原文刊发于《中国教育报》2024年04月02日第3版;受访者贺荟中,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殊教育学院教授。
原文链接:https://paper-jyb-cn.vpn.zjyc.edu.cn/zgjyb/html/2024-04/02/content_637269.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