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学术动态» [会议]教育学部举办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交流会

[会议]教育学部举办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交流会

12月22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交流会”。北师大在教育领域承担的5个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和核心项目成员参会交流,各项目分别介绍了主要进展、核心成果和工作计划,会议就加强项目间协同和跨学科交叉平台建设等进行深入研讨。科研院科学技术处副处长林小鹃、人工智能学院院长黄华、特殊教育学院教授程黎等参会,会议由北师大教育学部副部长王晨主持。



2021年以来,北师大教育学部、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先后承担了一系列科技部重大项目,包括“社会治理与智慧社会科技支撑”2021年度“揭榜挂帅”项目“大规模学生跨学段成长跟踪研究”,“社会治理与智慧社会科技支撑”重点专项2022年度项目“互联网教育应用的行为感知与风险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和“农村地区教师教学能力智能评测与教学精准辅助技术研究”,以及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学习环境智联计算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等。


林小鹃肯定了各项目组前一阶段的工作,并对项目提出要求。她提出,各团队应对照项目书承诺完成各项指标,严格遵照审计要求和经费管理规定高质量完成研究和应用示范工作。各项目间应加强协同,形成规模优势,攻克教育领域难点问题,共创北师大教育研究的新局面,支持服务国家教育强国建设。她表示,北师大科研院将积极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一如既往地支持各项目的工作,服务好国家科技创新和教育数字化转型。


教育学部教授、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郑勤华介绍了“大规模学生跨学段成长跟踪研究”项目的研究目标与推进情况。该项目以科教融合为导向,立足学生综合素养测评能力瓶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研发大规模学生跨学段成长跟踪研究平台,建设国内第一个百万级、连续跟踪的学生综合素养数据库,挖掘中小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机理和规律,破解综合评价面临的科学性和客观性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的综合评价创新解决方案,为完善素质教育政策提供科学依据。项目将破解当前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卡脖子”问题,为“双减”政策落地和“五育并举”提供更科学的评价方案,提高评价指挥棒的作用。项目旨在通过五年时间,针对全国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全学段学生组织实施成长监测活动,采集处理学生多维度、多场域、多模态数据,追踪学生成长发展过程,揭示学生成长发展规律。


教育学部副教授、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童莉莉介绍了“互联网教育应用的行为感知与风险检测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的进展情况。该项目针对互联网教育应用网络场景杂、监管覆盖面缺、评价精度差的需求痛点,聚焦“基于跨模态语义理解的可溯源风险判定模型”和“面向时空融合的可解释性智能行为感知与认知诊断”两个重大科学问题和对应关键技术体系的突破开展研究,将研发互联网教育应用的多模态内容审查技术,以自动标记和筛查偏离教学规律的不当内容和影响青少年成长的不良信息,并建立风险预警体系架构,搭建综合监管平台,开展规模化应用示范。


教育学部副教授、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卢宇介绍了“农村地区教师教学能力智能评测与教学精准辅助技术研究”项目的技术路线、核心指标以及工作重点和难点等。该项目针对农村地区师资结构性失衡、教学能力不足、优质资源短缺等瓶颈问题,在基于对农村网络联校场景理解与教师多维度教学能力评测的基础上,从备课、资源、教学方案等方面为农村教师赋能,形成集成平台+协同教学模式+教学指导的解决方案,从而全面提升农村地区教师的教学胜任力。该项目的目标是构建面向农村智能教师教学评测与教学服务的支撑平台系统,研发多项支持“机器智能的教学嵌入”教学范式的关键技术,并开展农村网络联校环境下的规模化应用示范。


教育学部教授、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知识建模与分析实验室联席主任李艳燕介绍了“学习环境智联计算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项目的研究进展。她指出,我国的学习环境建设面临着两方面的挑战,一是学校、家庭、社会等学习场域分散独立,线上线下多样化学习场景之间难以联通;二是缺乏跨场域多场景协同教学互动支持,难以提供有效的跨场域自适应学习服务。为了解决上述挑战,该项目聚焦“融合时空特征的智联感知与学习场景建模”和“跨场域的学习行为分析与自适应支持服务”两个关键科学问题,重点突破云边端协同的学习环境增强感知技术、攻克跨场域复杂学习场景建模技术、实现场景化学习行为全过程记录与分析、以及人机协同的学习社群构建与自适应支持服务,达成学习环境可计算、学习场景可感知、学习行为可关联、学习服务可协同,为新一代跨场域学习环境的智能服务提供共性关键技术支撑。


王晨表示,以交流会的形式促进重大科研项目互通有无,推动跨领域、跨学科协作是值得推广的经验,应形成常态化的交流机制。他建议,加强学科交叉平台建设,强化智能教育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以更好地推动产学研结合。他希望各项目组继续并肩携手,共同讲好教育强国建设的精彩故事。


黄华表示,本次交流会具有重要意义,将促进学科间、项目间的信息、技术与资源共享,强化北师大内部科研力量的整合,推动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平台,从而将“人工智能+”研究推向深入。他建议,各项目组从需求和应用出发优化研究思路,加大教育领域智能技术的研发力度,做好应用示范。


郑勤华作总结发言,他指出,本次会议取得了积极成效,各项目在协同工作、技术借鉴、资源共享等方面达成了共识。未来,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将在科研院和教育学部的领导和支持下,密切联系5个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各项目参与单位,依托北师大各相关学科的科研力量,共同推动研究工作迈上新台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