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学术动态» [观点]张璐:乡村学校美育的现状与发展路径探析

[观点]张璐:乡村学校美育的现状与发展路径探析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这标志着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美育是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路径之一,可以赋能广大乡村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通过对我国河北、广东、河南等地乡村学校美育工作的调研,提出基于专业化的美育师资队伍建设、构建美育大课、打造美育平台等多路径的美育乡村试点方式,探究以美育人的实践路径,探讨促进乡村振兴的美育文化之路。


图片

张璐,女,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


我国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高度重视乡村文化治理工作。乡村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以教育助推乡村振兴、赋能乡村振兴,美育可以发挥重要功能。美育不仅是乡村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乡村青少年审美培养、人格塑造、精神浇筑的关键保障。美育在乡村教育中应发挥其价值引领的作用,即通过理解美育的内涵要义、优化美育的实践路径,将以美育人实践到祖国大地。


一、乡村学校美育的缘由与诉求


“美育”这一概念最早由18世纪德国诗人、哲学家席勒提出,他在《审美教育书简》中系统论述了其审美教育和艺术教育理念。在我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作为中国近代美育的开创者,融贯中西,继承了康德、席勒美学思想并将其运用于中国教育体系中。[1]王国维于1906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给出定义:“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但实际上,美育一直与我国人民的生活交织融合。早在先秦时期,儒家主张礼乐制度,认为“礼为德之端,乐为德之华”,用“礼乐”规范疏导人的行为、陶冶教化人的心灵,最终达到“美善合一”。


可见,国内外美育思想和观念都阐明了美育是由审美认知和性情培养出发,从而形成对人的全面培育、人格的塑造和精神的引领。


新时代,学校美育的育人功能日益凸显。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学校美育工作的开展提出进一步要求,乡村学校美育综合改革和发展措施更加明确。文件特别强调了加强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们必须认识到,美育的主要途径是艺术教育。尽管审美活动不限于艺术范围,但是,艺术却是审美最集中、最典型的形态,因此,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主要实施形式 。[2]


然而,在实际情况中,美育仍旧是义务教育阶段中的薄弱环节,尤其在乡村学校,美育工作难以推进,成效也如秋毫之末。2020年10月,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答记者问时也表示,从资源配置上看,美育师资队伍仍然缺额较大,专职美育教师分布不均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仍然是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全国美育师资供需均衡状况在城乡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广西、青海、甘肃、江西、河南、海南等省份的乡村小学美育教师缺额率超过50%。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缺乏把审美教育与专业艺术教育进行内在融合与思考的意识,依旧采取传统的艺术教育模式,对于美育的内涵理解、政策引导以及具体实施都尚存困惑。


但我们已经意识到,乡村美育建设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助推器”。国家在学校美育方面提出的相关标准,可以促进形成新时代乡村良性文化生态系统。


二、乡村中小学美育的现状调研


聚焦乡村中小学美育的具体发展路径,有必要通过数据直面中小学阶段美育实施模式、美育改革障碍等问题,进而对乡村中小学美育工作提供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建议。2022年5月—10月,北京师范大学“美育乡村”项目组深入河北、广东、河南、贵州等地的乡村学校,以乡村艺术类教师为主要对象(有效样本量为658人),开展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发现存在如下问题:


(一)美育师资力量不全,各方重视程度不高


在学校教育中,美育教师引导着教学活动,是提高美育质量、培育学生美育思维的实施者。然而,美育师资不足成为当前美育推进的首要难题,这样的现象在乡村地区较为严峻。具体表现在美育教师教龄断层、数量不足、理解偏差等方面。


第一,受访乡村教师教龄分布不均衡。从事艺术相关教育“11年及以上”的占比45.44%,“1—3年”的占比28.12%。通过进一步调研发现,当下普遍存在乡村中青年教师缺失的问题,造成美育师资年龄空心化现状。乡村的老教师难以迈出传统教学模式,青年教师又缺乏美育发展把控力,这使美育工作发展遇到阻碍。


第二,受访乡村教师承担课程单一。71.28%的受访教师表示自己只承担本职课程,20.97%的受访教师承担额外一门美育课程,仅有3.80%和3.95%的受访教师承担额外两门或三门美育课程,本职课程以音乐、美术、舞蹈等传统艺术门类课程为主。目前,乡村美育教育主要是围绕现有艺术课程进行再加工,这对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美育目标较为不利。有些教师在担任两门课程的情况下,音乐与美术是否可以同时兼任、是否有充分的时间精力完成美育任务等问题,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提出了较大的挑战。总体来看,现有的乡村艺术师资储备并不能满足目前美育教学的期待与需求。


第三,受访乡村教师对美育重视不够。乡村美育受重视程度这一问题,虽然是老生常谈,但依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调研的省份中,乡村地区部分教师已经显示出具备一定的美育意识与美育观念,47.57%的受访乡村教师认为美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良好发展”,36.93%的受访乡村教师认为要“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但教师们也反映,当前美育工作推进依然受阻,主要体现在乡村地区教育者对美育的认识不到位、各方实施美育策略经验不足,特别是乡村教育教学管理单位、教师培训中心、中小学校等作为乡村美育的主要实施者,对美育的重视程度一般,从某种程度上说明,相关统筹管理体系仍需加以完善。


(二)美育概念认识不足,课程体系设置有待改善


不到一半的受访教师认为美育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身心良好发展,这显示出乡村教师已经意识到美育的功能性,并能够聚焦到美育可以提升审美素养与促进身心发展的意义方面。但同时,仍有5.93%的受访乡村教师认为进行美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完成学校教学任务。乡村教师对实施美育教学的态度并不乐观,甚至部分乡村教师对美育理论、美育课程与实践、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内在融合等方面仅限于字面理解,在具体意义、目标、操作等方面尚未有深入认知与思考。


将美育渗透学校教育教学各方面,开足开好学校艺术课程是以美育人的基石,融入全学科教学是以美育人的拐点。调查结果显示,乡村学校开设的美育相关课程中,美术、音乐占绝大多数,导致美育相关课程设置过于单一,离《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相关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三)美育资源开发薄弱,实践活动形式单一


本土特色资源开发是地域经济文化拓展的主要途径,根据调查结果,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教师认为阻碍乡村美育发展的因素在于资源挖掘不够。自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学校美育工作要求发布以来,乡村地区政府部门有意识地开发本土特色资源、开展相关美育活动,为乡村美育建设提供了一定的教育资源基础,但仍存在缺乏规划、缺少支撑等弊病。开展美育活动、配备专业美育教师、提供硬件设施、与地方资源融合对接等方面都呈现出相对滞后的现实问题。


三、乡村学校美育的实施路


乡村学校美育是乡村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让美育工作从乡村学校课堂内外走向广阔的乡村社会、从试点探索走向更深更广地应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全面整合美育实践资源,助力乡村美育均衡且充分的发展


针对美育课程在地区性和资源性上的不均衡、不充分问题,一是要注重加强校外横向合作,整合本土美育资源。利用文化保护区、博物馆、展览馆、剧院等空间资源,活化美育资源,拓展实践教育方式,以便通过主题美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可感的艺术作品、生动立体的艺术形象面前,亲身感知和体验美育力量。例如,2022年浙江省嘉兴南湖学院上演的校园红色戏剧《南湖·1921》,正是在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整合当地美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基础上打造而成,以筹办、参演戏剧这样的实践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深切感悟,创新了美育教学实践模式。此外,延边大学推出的原创民族歌舞剧《郑律成》,开拓新模式,与中央歌剧院合作,并在网络平台进行了同步的线上直播演出,达到了208万总观看量,扩大了美育效果的辐射范围,真正实现了美育资源地区化的开发与活化。二是要积极开展面向本地或周边高校师范生的暑期乡村美育支教活动。通过打造“美育乡村”这一持续性的品牌活动,为高校师范生搭建成为乡村美育教师的实践平台,形成“一人一村”的结对子模式,有效实现师范人才培养与乡村美育之间的互补与促进,以师范美育力量的浸润助力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并通过这样的试点探索构建区域化、地方性管理模式,用平台、品牌、结对子等方式全面整合美育实践资源。北京师范大学在“美育乡村”项目实施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2022年,学校师生共同组成的支教团队深入贵州遵义地区,用“美的觉醒”“红色基因中的美育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品格与价值追寻”等主题活动,把红色文化带入乡村,以艺术传递红色精神,以美育浸润学生的心灵。


目前,从资源配置上看,美育师资队伍缺额仍然较大,乡村美育教师尤其匮乏,地方政府不仅要继续加大美育师资力量投入,实行专人专任,还要加大对乡村美育教师的专业培训力度。对教师的再教育、再培训是保持教育时代性、时效性的根脉所在,应实施乡村美育教师“N+”培训计划,探索美育教师下乡、艺术家进校园、美育课堂“搬运计划”、城乡师资交流与互派等形式,改善师资空缺、教师水平不齐的状况。


(二)理解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完善多学科协同发展机制


完善的艺术课程体系是乡村美育建设的主要保障。美育观念如果只滞留于现有的艺术学科,会严重阻碍乡村地区美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影响美育的目标实现及应用拓展。美育作为审美教育,不等于艺术教育,只不过艺术教育作为较容易达到美育目标(培养审美趣味、提高人文素养、激发创新力)的主要路径,与之有着一定的共通性。因此,美育不应单单依托艺术教育的专业教师,而要积极引导其他学科的教师理解美育的功能性与实践意义。通过打造具有本土化特色、与美育理论相结合的乡村美育大课堂,并让每一位教师进行深入实践,使美育与各学科发生内在深度熔炼,逐渐实现“跨学科融合”与“美育全浸润”。这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乡村美育教师资源缺口,还能在无形中引导青少年感受美育,使青少年置身于“美”,乐于“发现美”,敢于“体验美”,勇于“表现美”,勤于“创造美”。


(三)遵循美育特点,多措并举促进“五育融合”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教育和人才人才战略的重大任务。“五育融合”对我们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五育”工作不再仅限于学科任务的分摊制,而是要将德智体美劳作为一个有机的教学整体,实现各学科教师教学之间的互联与互通,为乡村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宽阔的成长空间。


聚焦到美育功能上,美育兼具人文性与艺术性,可以更好地促进“五育融合”,发挥桥梁作用。美育既具有独立的艺术内容属性,也具有很强的传播与实践属性。美育可以结合思政教育,通过红色经典艺术作品的欣赏促进学生的品德教育;美育可以结合劳动教育,在动手制作艺术工艺作品时感受美的熏陶;美育亦可以结合各类具体学科的教学,用艺术手段使教学更加具象化、趣味化。


当教育改革迈向新的阶段,美育的功能性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这就需要学校在课程的顶层设计中考虑到“五育融合”的重要性。在教师层面,承担美育工作的专任教师,要关注美育可以向其他学科延伸的综合性特点,善用美育促进各学科发展,探索建立多层级、多维度的“五育”教学体系。


2020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强调:“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通过统筹、整合多元资源,我们应该看到,一个乡村就是一个文化场域,应引导、鼓励民间社会力量和企业参与,充分调动村民内生动力和审美自觉,办好办精展现乡村美育的多项活动,能够反哺于一线课堂,实现乡村美育实践中的融合交互。乡村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做好美育实践的总体规划,以美育入手,以美先行,以教育先行,擘画美育治理与乡村教育、文化振兴、产业振兴、生态振兴的规划布局,最终实现“美育乡村”促当地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汪禹池. 以情感教育为本质的美育观比较——以梁启超、王国维和蔡元培为例[J]. 文艺争鸣,2021(11):190-193.

[2] 杜卫. 当前美育和艺术教育关系的若干认识问题[J]. 美育学刊,2019(3):1-6.


原文刊载于《中小学校长》2023年第7期管理方略;作者张璐,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副院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