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盼已经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
我国义务教育经历了“两次历史性飞跃”。2011年,我国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2021年,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895个县全部实现了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开启了我国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的新征程。
“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追求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对美好教育生活的向往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这就是从‘学有所教’向‘优有所教’转变。”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张志勇表示。
他提出,义务教育是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尽快出台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标准,是推进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和前提。
义务教育还存在三大挑战
让孩子上一所好学校,是每一个家长的愿望。但在现实中,每到升学季,择校的烦恼依然不少。
“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义务教育作为基本公共服务,还存在三大挑战。”张志勇表示。
这三大挑战,一是不同省域之间人均义务教育事业费差距巨大。2021年,我国小学、初中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支出最高的省份分别为35473元、64124元,而最低的省份只有7099元、10436元,差距较为悬殊。二是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差距较大。乡村学校优秀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难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三是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差距较大。
“办好家门口的每所学校,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成为我国义务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张志勇指出。
他认为,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国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义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仍存短板弱项,区域间、城乡间、校际间的基本公共服务仍有差距,均等化水平尚待进一步提高。
“推进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无论从区域、城乡,还是学校之间,都任重道远。”张志勇说。
打造百姓身边的好学校
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为新时代义务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张志勇提出,采取战略措施努力缩小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差距,全面推进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
他建议出台义务教育学校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中央提出到2025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实质性进展,到2035年实现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明确义务教育学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标准,包括义务教育学校生均教育事业费标准、办学条件标准、教师学历标准、教师岗位设置标准、教育管理标准、教育质量标准等。
此外,张志勇建议,完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缩小省际间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差距。国家应把缩小省际间义务教育生均教育经费水平作为新时代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战略举措。中央教育财政转移支付以省级财政支出达到相应强度为前提,达不到相应支出强度的,中央财政不给予转移支付支持。省级财政性教育经费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例达到20%以上,其义务教育生均经费仍然达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中央财政应通过加大转移支付力度,逐步缩小其与全国义务教育生均经费的差距。通过持续努力,到2035年把省际之间的义务教育生均经费差距缩小到3倍以内。
针对义务教育的城乡差距,张志勇提出,全面实施城乡义务教育学校一体化战略,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差距。
据他分析,目前我国乡村教育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向县城、大中城市流动的局面仍然不断加剧,这既有我国进入城市化后期人口继续向城镇迁移的正常因素,更有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差距过大导致的优质教育资源逆向流动。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公共服务差距,必须全面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学校一体化发展。
具体而言,一是在教育经费投入上,要彻底变“双轨制”为“单轨制”。乡村学校从经费来源上要彻底与乡村财政脱钩,变县乡两级财政投入办学为县级财政投入办学。二是在教育资源配置上,变城镇学校不断从乡村学校抽取优秀教师为城镇学校优秀校长教师反哺、支持乡村学校。三是在办学标准上,变城乡学校统一办学条件标准为乡村学校弱势补偿,在经费、师资、设施配备上进一步向乡镇学校倾斜,用更高的资源配置标准支撑乡村学校的发展。四是在办学体制上,要变“以城带乡”为“城乡一体”。积极探索实施城镇学校与乡村学校一体化办学、一体化管理,进而在学校内部让教师资源流动起来。
对于义务教育的校际差距,张志勇提出,实施全域义务教育优质发展战略,缩小校际之间教育公共服务差距。
他建议实施义务教育底部学校发展战略,大力缩小县(市区)域内学校间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差距,推进我国义务教育进入全域优质教育时代。一方面,树立全域优质教育的理念,为每个孩子提供公平而适合的教育。另一方面,实施全域优质教育战略,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按照中央要求,进一步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加大优秀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力度,深化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均衡配置到域内普通初中的办法,扩大教育公平,创造优质教育机会公平配置新格局。
张志勇表示,要像当年打造少数优质学校一样,集中人力、财力、物力资源全面提高底部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尽快让人民群众身边的学校成为百姓心目中的“好学校”。
原文刊载于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作者张志勇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