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学术动态» [观点]宋贵伦、郭悦:中国社会建设理论研究和发展的新境界

[观点]宋贵伦、郭悦:中国社会建设理论研究和发展的新境界

摘要: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推进中国社会建设理论体系化、学理化意义重大而深远。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实践创新的基础上,中国社会建设理论取得了新的大发展,但推进体系化、学理化研究和发展的任务还很重。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以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围绕文化、实践、理论、政策四个维度,从社会服务、社会治理、社会关系、社会环境、社会动员、社会运行六个方面,着力完善社会建设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着力提升社会建设理论思想性、逻辑性、科学性水平,不断开辟中国社会建设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和发展的新境界。


关键词:中国社会建设理论;体系化;学理化;新境界


2023年6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 要途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丰富拓展并不断体系化、学理化的过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谋划和部署改革,既有实践的拓展又有理论的创新,是指导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纲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的重要文献。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进一步开辟中国社会建设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和发展的新境界。


一、以习近平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入推进中国社会建设理论体系化、学理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体系框架已经基本形成。通过初步学习与研究,笔者把这个思想体系框架梳理为八个方面,概括为“八个坚持”。


坚持党对社会建设的全面领导。习近平(2023b:482)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社会建设现代化的效能。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也明确指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社会建设说到底就是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加强社会建设的根本宗旨。


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目标。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重大关系,从宏观顶层设计、中观运行机制、微观基层基础等全视域进行系统研究、全面推进。


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把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习近平,2023a:39)。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社会服务是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


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这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建设的另一项基本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作出全面部署。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落实到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的具体实践中。


坚持推进社会建设体系现代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社会建设现代化,首要的任务是推进中国式社会建设体系现代化。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共同富裕和公平正义原则,不断坚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建设工作体系,全面推进中国式社会建设现代化。


坚持不断提升社会建设现代化能力水平。推进中国式社会建设现代化的关键是能力现代化。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断提升系统化、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精细化能力水平。


坚持社会建设重心下移、重在基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不断强调加强基层建设工作,把加强社会服务和基层治理当作大事来抓。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有关论述集中体现在《习近平关于基层治理论述摘编》中。党的领导、改革创新、重在基层是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法宝。要坚持把社会建设工作落在基层、落在实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论述,已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集中体现在上述八个方面。要坚持以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重要论述为根本指针,不断推进中国社会建设理论体系化、学理化。


二、围绕“四个维度”,深入推进中国社会建设理论体系化、学理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推动社会建设实践取得新成就,不断推动中国社会建设理论朝着体系化、学理化方向创新发展。


社会建设概念具有浓厚的本土色彩,也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实践、理论、政策基础作支撑。换句话说,中国式社会建设现代化体系是由文化之维、实践之维、理论之维、政策之维四个维度构成的,其中,文化是根、实践是基、理论是魂、政策是脉。


第一,文化之维。中华民族有关注民生、重视社会的优秀思想文化传统。从孔子到孙中山,从毛泽东到习近平,这个思想传统,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毛泽东(1991a:534)曾经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该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他还曾经有个简明归纳指出:“孔子的有教无类,孟子的民贵君轻,荀子的人定胜天,屈原的批判君恶,司马迁的颂扬反抗,王充、范缜、柳宗元、张载、王夫之的古代唯物论,关汉卿、施耐庵、吴承恩、曹雪芹的民主文学,孙中山的民主革命,诸人情况不同,许多人并无教育专著,然而上举那些,不能不影响对人民的教育,谈中国教育史,应当提到他们。”(毛泽东,2022:191)此处虽然是就中国教育发展史而言,但实际上,寥寥数笔已勾勒出了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思想脉络,即民主性、人民性、社会性的主线。习近平(2023c)总书记也明确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形成与发展,既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科学理论,来源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也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三者的有机结合。同样,中国社会建设理论也贯穿了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思想文化根脉。中国社会建设理论有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淀,要以文化为根。


第二,实践之维。习近平(2023b:477)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回顾建党百年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有力量、创辉煌,是因为始终与人民在一起,始终依靠全社会共同奋斗,始终重视推进社会发展、加强社会建设。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制胜法宝。让人民生活更美好、让社会发展更进步,是中国共产党的不懈追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依靠团结群众、动员社会,打败了强大的敌人,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依靠团结群众、组织社会,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社会发展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依靠团结群众、活跃社会,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了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障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进一步依靠人民团结、建设社会,在长期奋斗的基础上,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从动员社会、组织社会、活跃社会到建设社会,在接续奋斗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创造社会建设和发展的伟大成就。中国社会建设理论有坚实的实践基础,要以实践为基。


第三,理论之维。社会建设概念最早是由孙中山先生明确提出来的。他在1917年撰写的《建国方略》之三《民权初步(社会建设)》中提出了社会建设的概念。其核心思想是“教国民行民权”。继孙中山先生之后,1933年,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孙本文创办过名为《社会建设》的刊物,在其1935年出版的《社会学原理》一书中,第28章第3节为“社会建设与社会指导”,并提出“依社会环境的需要与人民的愿望而从事的各种社会事业,谓之社会建设”。近百年来,中国社会学界在借鉴西方社会学理论和研究中国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在社会建设理论方面,也有许多有益探索和贡献。然而,社会建设概念得以推而广之,并全面取得实践与理论重大成果,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的。这是对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推动社会发展的理论总结,特别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的丰富发展。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加强社会建设;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此进一步作了全面论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高度,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建设理论,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建设理论体系。中国社会建设理论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要以理论为魂。


第四,政策之维。毛泽东(1991b:1298)曾经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基层干部也常说,抓工作一靠政策引导,二靠典型引路。社会建设也是如此。首先,从中央层面来说,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建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围绕社会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出了一系列先进典型经验。其次,从地方工作来说,21世纪初以来,上海、北京、广东、浙江、四川等地先后成立了社会建设工作机构,创造了各具特色的社会建设实践经验。近几年,中央有关部门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近来,新成立的中共中央社会工作部也陆续印发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中国社会建设理论是在不断学习贯彻党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要以政策为脉。


三、构建“六大体系”,深入推进中国社会建设理论体系化、学理化


中国社会建设理论是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总的来说,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旨在完善社会服务、创新社会治理、协调社会关系、营造社会环境、动员社会参与、保障社会运行的建设性共同行动和协调性发展过程,其目标是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宋贵伦主编,2024:5)。从基本内涵角度说,中国社会建设体系可从以下六个方面构建。


第一是社会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生活服务和公益服务三个方面,要在党的领导下,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形成合力、协同推进。


第二是社会治理体系,主要包括健全社会治理制度、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完善基层治理平台、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六个重点方面。


第三是社会关系体系,主要有四个方面内容:第一,加强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建设,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切实维护广大人民利益;第二,加强社会矛盾调解机制建设,完善社会矛盾多元调解体系,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第三,加强社会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加强社情民意调查研究,搞好社会风险评估与防控,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公共安全治理水平;第四,深入广泛开展社会和谐创建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第四是社会环境体系,主要目标是创造文明的政治环境、公平的市场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开放的外部环境,主要任务是健全社会制度体系、完善社会政策体系、构筑社会法治体系、营造社会文化氛围、引导社会舆论导向、构建社会稳定秩序。


第五是社会动员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重点:第一,加强民主协商体系建设;第二,加强社会协同体系建设;第三,加强动员公众参与体系建设。


第六是社会运行体系,主要是健全四个运行机制:一是全域性城乡一体的运行机制;二是全面性整体覆盖的运行机制;三是全程性衔接贯通的运行机制;四是全员性共同参与的运行机制。


需要强调的是,上述“社会服务”等六个核心概念,从学理上说,均属于社会学范畴;上述六个体系,也是推进中国式社会建设现代化的系统设计。当然,上述六个方面也不是并列平行的,而是包括三个层面,其中,社会服务体系和社会治理体系是宏观制度建设层面的,社会关系体系和社会环境体系是中观运行机制建设层面的,社会动员体系和社会运行体系是微观能力水平建设层面的。三个层面、六大支柱共同构成完整的社会建设体系,共同成为推进中国社会建设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的目标任务。以此为基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密切结合中国式社会建设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不断提升思想性、逻辑性、科学性水平,不断推进中国社会建设理论体系化、学理化。


四、构建教材体系,深入推进中国社会建设理论体系化、学理化


习近平(2020:227-278)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推出更多高水平教材,创新学术话语体系,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努力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2020年,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2023b:334)总书记又发出了“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的号召。这与推进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的要求是贯通的、一致的。构建社会建设学科体系、教材体系,是推进社会建设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的基础工程和重要突破口。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构建社会学教材体系、学科体系的号召,自2021年以来,宋贵伦作为总主编,牵头组织了几个研究团队,编写了一套“新时代中国社会建设系列教材”,这是我国高校第一套社会建设专业教材。


这套教材首批共推出5本,是“1+4”的总体设计,即1本综合性的《社会建设概论》,4本专题性教材,包括《社区建设概论》《社会组织建设概论》《志愿服务概论》《社会心理服务概论》,有点有面、点面结合。之所以率先编写这5本教材,既考虑到重要性、迫切性,也考虑到现实性、可行性。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五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国高校社会建设教材仍然缺乏,迫切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建设,而且目前也已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条件。这套教材由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北京市社会建设促进会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组织编写出版。下面就有关情况作简要介绍。


关于《社会建设概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建设和发展中国社会建设学是创新点。加强社会建设学科体系建设和教材体系建设意义重大、非常迫切,条件日渐成熟。该书在这套教材中处于统领地位,其内容除“绪论”外,共分为六章,按照上述社会服务、社会治理、社会关系、社会环境、社会动员、社会运行构成的“社会建设六大体系”构架编写,编写团队骨干为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专家学者。北京师范大学已将其列为“十四五”期间高等教育领域教材建设首批重点项目。该书已于2024年1月出版。


关于《社区建设概论》。社区建设无疑是社会建设重中之重的任务。相对而言,编写条件也最成熟,无论国内国外,还是理论实践,都已有许多成果,但也迫切需要从推进中国式社会建设现代化的高度进一步总结提升。基于此,该教材从如下14个方面设计并展开论述:社区党的组织建设、社区自治组织建设、社区社会组织建设、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社区教育体系建设、社区协商体系建设、社区应急体系建设、社区动员与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社区为老体系建设、社区业主与社区物业治理、社区环境建设、社区文化建设、智慧社区建设、完整社区建设。这本教材编写团队骨干为北京联合大学专家学者。目前,该书进入最后定稿阶段,预计2025年年中出版。


关于《社会组织建设概论》。社会组织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另一个基本点。社会组织建设研究的基础也比较好,但站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高度进行教材建设、学科建设的任务仍很艰巨繁重。该教材基于建设中国特色、时代特征、规律特性的社会组织体系进行研究编写。全书分为八章,第一章为社会组织概述,第二章为社会组织理论,第三章为社会组织党建引领与使命战略,第四章为社会组织法律规范,第五章为社会组织的内部治理,第六章为社会组织的项目品牌与投资,第七章为社会组织监测与评估,第八章为社会组织创新发展。这本教材编写团队骨干为北京城市学院专家学者。该书已付排,将于2024年下半年出版。


关于《志愿服务概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志愿服务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位非常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总体来说,志愿服务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2022年初,北京志愿服务发展研究会明确提出了围绕“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及实现路径”进行研究的目标任务,并获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立项。这个课题研究方向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的要求高度契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进一步提出了明确要求。目前,该研究课题报告已经完成,并转入教材编写阶段。这本教材按照该课题报告提出的“新时代志愿服务十大体系”主体结构进行设计,即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志愿服务队伍体系、社区治理志愿服务体系、城市管理志愿服务体系、大型活动志愿服务体系、专业志愿服务体系、应急志愿服务体系、志愿服务国际合作体系、志愿服务保障体系、志愿服务评价体系。这本教材由北京志愿服务发展研究会专家共同编写。编写团队成员均多年在首都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志愿服务理论与实践研究。该教材被北京师范大学列为“十四五”期间高等教育领域教材建设第二批重点项目,已经完成初稿,将在2025年上半年出版。


关于《社会心理服务概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习近平,2023b:40)。这是新时代加强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社会心理学是传统学科,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才刚刚起步。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2019年底,宋贵伦作为首席专家主持承接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研究”。该课题报告已经完成。该教材是课题研究成果的转化项目,构架除绪论外分为四个板块、十大体系:第一板块是第一章(社会心理服务制度体系),第二板块是第二章(社会心理服务主体培育体系),第三板块是第三至九章,为社会心理服务内容(个体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群体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公众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社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应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社会心理环境服务体系、社会心理风险评估体系),第四板块为第十章(社会心理服务评价指标体系)。该教材编写团队由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市社会心理指导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构成,他们均为课题组成员。该教材也被北京师范大学列为“十四五”期间高等教育领域教材建设首批重点项目,已经完稿,将在2024年底出版。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这套教材无论是总体设计还是个体安排,均以社会建设理论体系化、学理化为目标,力求在学术前沿性、理论创新性、实践应用性与教学适用性相结合方面有所作为。当然,这只是初步探索与尝试。我们将在今后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中不断完善,更主要的是希望抛砖引玉,期待有更好更多的精品力作问世,共同为创建中国特色社会建设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推进中国社会建设理论体系化、学理化贡献力量。


五、结语


深入推进中国社会建设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和发展,意义重大,且已有坚实基础,需要进一步开拓新境界。


第一,深入推进中国社会建设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和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丰富拓展并不断体系化、学理化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朝着体系化、学理化方向发展,特别是逐步形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等理论体系。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建设理论体系还在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中,学理化还在研究和推进的过程中。新时代、新征程,深入推进中国社会建设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和发展,对于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丰富发展,推进中国式社会建设现代化创新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都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第二,深入推进中国社会建设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和发展已有坚实基础。首先,深入推进中国社会建设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和发展,已有坚实的理论体系创新基础。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强调加强社会建设以来,经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党的十七大,社会建设的概念意涵不断丰富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党和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规律特点的社会建设理论体系基本形成,为深入推进中国社会建设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其次,深入推进中国社会建设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和发展,已有坚实的实践创新基础。自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新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社会建设创新实践不断取得新成果。近二十年以来,上海、北京、广东、浙江、四川等地先后成立社会工作机构,先行先试,走在全国前列,创造了许多先进经验,有力地推动了全国社会建设实践创新。近几年在全国开展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也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决定从中央到地方组建社会工作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将大力推动社会建设实践创新。


第三,努力开拓中国社会建设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和发展的新境界。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社会建设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和发展不断开拓创新。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服务体系和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宗旨的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巩固,以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为主线的社会关系体系和以社会法治、社会文化、社会心理服务、社会秩序建设为重点的社会环境体系不断完善,以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为目标的社会动员体系和以全域性城乡一体、全面性整体覆盖、全程性衔接贯通、全员性共同参与为目标的社会运行体系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中国社会建设理论不断朝着体系化、学理化方向创新发展。总体而言,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社会建设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和发展已有良好基础,但任务仍然艰巨繁重。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进一步开辟了推进中国社会建设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和发展的新境界。新时代新征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牢牢把握坚持党的领导、改革创新、重在基层三个着力点,围绕文化、理论、实践、政策四个维度,进一步开辟中国社会建设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和发展的新境界,不断完善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规律特性的社会建设工作体系、理论体系、话语体系、教材体系、学科体系,不断提高社会建设系统化、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精细化能力水平,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尾注:

①《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中国政府网,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07/content_6889434.htm,最后访问日期:2024年7月8日。

②《习近平致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的贺信》,中国政府网,https://www.gov.cn/xinwen/2019-07/24/content_5414384.htm,最后访问日期:2024年7月8日。


参考文献:

毛泽东,1991a,《毛泽东选集 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泽东,1991b,《毛泽东选集 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泽东,2002,《毛泽东文艺论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宋贵伦主编,2024,《社会建设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习近平,2020,《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习近平,2023a,《习近平著作选读 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习近平,2023b,《习近平著作选读 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习近平,2023c,《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第17期。


原文刊发于《社会建设》第4期;

作者:宋贵伦,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治理与社会政策;郭悦,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社会心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