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学术动态» [观点]韩晶:打通堵点难点拓宽就业渠道

[观点]韩晶:打通堵点难点拓宽就业渠道

WechatIMG1561.jpeg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通过稳企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多渠道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积极创新农民工群体就业渠道,多措并举保障求职者合法权益。


最近,人社部等11部门组织的“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项服务活动,预计能在一季度为劳动者提供3000万个就业岗位。今年就业市场实现了开门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连着宏观经济,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意义重大。


要稳就业,稳企业是关键一环。民营企业是吸纳就业的“蓄水池”和“稳定器”,民间投资在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也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继续优化民间投资的营商环境,大力破解民间投资过程中的体制机制障碍很有必要,应让民间投资在更大舞台上平稳前行。要引导银行加大对民营企业信贷支持,合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创新风险评估方式,提高贷款审批效率,鼓励民营企业开拓新市场、开发新产品、创造新就业,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吸纳就业方面的主渠道作用。应推动创新创业政策资源进一步向民营企业倾斜,对稳定提供新增就业岗位的民营企业,给予社保补贴、税费减免、就业补贴、扩岗补助、项目拉动等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吸纳更多就业,形成促就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稳就业,还需要持续关注重点群体的就业需求。重点群体面广量大,稳住了重点群体也就稳住了就业大局。


多渠道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2023年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到1158万人的历史新高,促进就业任务更重。要持续拓宽市场化就业渠道,稳定公共岗位规模,推动用人单位与高校开展精准供需对接、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对于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应向其发放求职创业补贴,离校后对未就业毕业生优先提供就业服务,做好就业引导。还要引导高校毕业生关注新职业,鼓励大学生创业,不断壮大市场主体。从长期来看,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应优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主动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强化学生专业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并举,降低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


积极创新农民工群体就业渠道。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是保持就业大局稳定的重要支撑。农民工外出务工彰显了“流动中国”的旺盛活力,农民工就近就业和返乡创业则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澎湃动力。东西互济是推动农民工就业的传统渠道。要探索组建区域劳务协作联盟,健全跨区域就业服务机制,在农民工输出较多地区和就业集中的地区合理设置就业服务站点,精准对接,为农民工顺畅就业提供更加便利的渠道。更要将农民工就业创业与乡村振兴密切结合,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突出县域特色,合理确定主导产业,延长产业链,吸收更多农民工就近务工,将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美丽环境”转化为“共富经济”。


扎实稳住就业主体,还需要打通就业的堵点,解决就业的难点。当前,数字革命、绿色革命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求职者需要不断学习充电提高工作素质,才能有更多更好的岗位匹配。政府应因势利导,增加社会培训预算、建设数字化培训平台,持续规范开展针对未就业大学生和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及各类知识培训,保障求职者能够与时俱进。同时,还要多措并举保障求职者的合法权益,解决其后顾之忧,营造人尽其才、人人有为的良好社会环境。


原文刊发于《经济日报》2023年2月20日第5版,作者韩晶,系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原文链接:http://www.jingjiribao.cn/static/detail.jsp?id=44335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