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学术动态» [观点]王立军:汉字规范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观点]王立军:汉字规范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要论断,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既是对新时代十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的科学总结,也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指明了方向。具体到语言文字工作领域,新时代十年来,全国语言文字战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语言文字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踔厉奋发,不懈努力,使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取得巨大进步,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其中,汉字规范标准建设是众多成就中的一大亮点。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从未间断地担负着记录汉语的职能,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但由于汉字是表意文字,其字形和字用都十分复杂,必须不断进行整理和规范。而且作为文化的载体,汉字规范的急迫程度与其所承载的信息量以及文化建设的需求密切相关。在中国历史上,凡是进入民族复兴和文化繁荣的历史性时刻,必然会对汉字规范提出新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中华文化迎来空前繁荣的新气象,人类社会也进入了人工智能的新阶段,面对新形势带来的新机遇和历史赋予的新使命,汉字规范标准建设工作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一、汉字规范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文化战略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致力于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用汉字记载的中华文化典籍浩如烟海,当代文化建设也离不开汉字这一重要的文化载体,对古今汉字进行整理和规范,可以进一步优化汉字的构形系统和记词职能,帮助人们更加准确、高效地学习、传承与传播中华文化。2013年,国务院颁布《通用规范汉字表》,将通用规范汉字的范围扩到三个层级共计8105字,有效满足了当代文化建设的用字需求。2021年和2022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又相继发布《通用规范汉字笔顺规范》和《汉字部首表》(2022修订版),进一步明确了通用规范汉字的部首及其逐笔跟随和笔画序号式笔顺,为社会通用层面的汉字教学与研究、信息处理、排序检索、辞书编纂等提供重要依据。2021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发布了我国第一个繁体字规范标准《古籍印刷通用字规范字形表》。该标准规定了古籍印刷通用字收字和宋体字形规范原则,给出了14250个古籍印刷通用字的字形、字音以及在国际编码字符集ISO/IEC10646中的码位,初步满足了传世古籍的印刷出版以及现代书刊的繁体版印刷。《古籍印刷通用字规范字形表》与《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形成了相互呼应之势,通过古今沟通、分工协作的方式,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撑,充分彰显了语言文字在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方面的特殊力量。


二、汉字规范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教育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指出“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教育作为“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文字无疑是最重要的媒介,因此,文字应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和国民综合素质。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不仅是各级各类学校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也是涉及所有领域的全民性、基础性工作。2013年《通用规范汉字表》颁布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及时跟进,采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的3500字作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并将3500常用字分成两个部分,分别安排在语文学习的不同时期,既贯彻落实了最新的汉字规范标准,又照顾了小学和初中不同阶段的学习特点。同年,教育部、国家语委还发布了《识字教学用通用键盘汉字字形输入系统评测规则》,规定了识字教学用通用键盘汉字字形输入系统应遵循的语言文字规范要求,有效促进了符合国家语言文字规范、符合识字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汉字输入系统在识字教学中的推广使用。以上两个汉字规范标准都是面向基础教育的。2016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又发布了与《通用规范汉字表》相配套的《汉字应用水平等级及测试大纲》(2016年修订),该标准规定了具有中等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群使用汉字应当达到的水平,为社会各领域的汉字知识和能力教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汉字规范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民生建设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汉字规范工作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始终把不断满足群众的应用需求作为汉字规范标准建设的努力方向。语文生活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汉字规范标准建设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服务于人民群众学习、使用语言文字和提升科学文化素质的需求。规范标准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时俱进,解决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急迫的汉字应用问题。从《通用规范汉字表》《古籍印刷通用字规范字形表》到《汉字应用水平等级及测试大纲》等,都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精神。《通用规范汉字表》专门设置了三级字表,就是为了解决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姓氏人名、地名、科技名词等方面的用字问题。2022年发布的《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GB18030-2022)共收录87887个汉字,覆盖了包括《通用规范汉字表》全部汉字在内的我国绝大部分人名、地名用生僻字以及文献、科技等专业领域的用字,大幅增强了中文信息处理能力,充分满足信息时代人们日常生活和文化活动的各类用字需求。另一方面,为了更大范围地提升全民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助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加大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力度,实施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加强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新时代十年,全国普通话普及率从70%提高到80.72%,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的比例超过95%,文盲率下降至2.67%,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了重要力量。


四、汉字规范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两岸同胞血脉相连,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我们始终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我们的汉字规范工作,无论是《通用规范汉字表》《古籍印刷通用字规范字形表》,还是《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GB18030-2022),都充分照顾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需要,尽量不扩大两岸用字的差异海峡两岸联合研制古文字国际编码,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面向国际,中国式现代化要求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国际中文教育肩负着“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重要使命。2021年教育部、国家语委颁布的《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GF0025-2021),是我国首个面向外国中文学习者,全面描绘评价学习者中文技能和水平的规范标准,这既是面向国际中文教育的汉语规范标准,也是面向国际中文教育的汉字规范标准。这一标准的发布实施以及相关工作的开展,可以帮助世界各国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理解中华文化,助力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从而创造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新时代十年我国汉字规范标准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坚持科学性与社会性相协调的基本原则,兼顾纵向沟通和横向沟通,兼顾科学规范和方便应用,倾力打造了较为完备的符合中国式现代化需求的汉字规范标准体系,为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奠定了坚实的语言文字基础,充分彰显了语言文字事业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国计民生、坚定文化自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汇聚广大语言文字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