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学术动态» [观点]郭垍:中国社会经济史里的思政要素——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观点]郭垍:中国社会经济史里的思政要素——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想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教学和科研两方面探讨如何深入挖掘“社会经济史”这一学科领域里的思想政治内涵,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基础。我认为,利用博物馆这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我国博大的文物遗存,围绕数千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变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可以把我国文明起源和发展以及对人类的重大贡献更加清晰、更加全面地呈现出来。接下来,我先从教学角度,以我的英文慕课“博物馆中的中国社会经济史”为例讨论这项事业的意义。


首先,透过历史类博物馆的展品,把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进行有机的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强大武器诠释中国的社会经济史,令人信服地揭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性。习近平总书记在10月28日考察殷墟遗址时强调,考古工作要继续重视和加强,继续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还会伟大下去的。”博物馆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是独特的,其保存和展出的物品有些包含直接的作为历史事实的证据,有些还可以通过艺术信息、象征意义和其所采用的技术等间接反映其历史时期的相关特征,它们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是洞悉历史的工具。“博物馆中的中国社会经济史”融合经济学、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和教育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是“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灵活应用的现代体现。这一研究方法在探索和呈现中华文明的过程中强调历史的“通识性”,即一种整体性思维,通过解构的、碎片的研究,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培养把握整体的“中华文明”的意识和雄心,探寻“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深刻命题,揭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性。


其次,充分利用博物馆文物资源来解读中国社会经济史,有利于强化树牢“四个自信”,在学术层面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次在殷墟遗址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从未间断的文明;而且,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地位数千年前就已经形成。这样的现象并非偶然形成,而是深植于我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原生生物种群和自然资源等环境特征之中。正是中国独特的地质地理环境形成了与众不同的中华文明。这本身也雄辩地证明了“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正确性。本课程利用各国博物馆的重要藏品,从上古世界各文明开始进行一系列中外对比,在全球范围内审视和呈现我国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脉络,有利于于巩固我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第三,通过博物馆的文物和考古成果梳理中国社会经济史的脉络,有利于做好对外宣传,讲好中国故事,理解中国“和平崛起”的历史基因。每一件文物都见证了一段历史,由于它们比书面文字更为具象,博物馆往往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使人们对展出的物品有长久的记忆,使历史更加栩栩如生。因此人们通常更容易与这些展品建立直接的联系,它们会告诉我们一些书本文章难以传达的东西。观摩和了解历史遗迹为无形的过去赋予了有形的形式,可以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并鼓励进一步的探索。


从博物馆教育的角度来讲,如果离开对文物资料的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本世纪初以来,多地民间爆发出了数量极其庞大的民间文献,并且形制庞杂,内容丰富,其中尤以明清以来的山西、徽州商人的文献最为独特。如何科学地识读并且搜集、整理与利用、解析这些文物文献,是一个新的学术课题。这些文书、文献不同于我们在历史类博物馆看到的多数文物展品,由于其专业领域的特殊性,如果不加以详细的解读,观众很难充分理解其中的内涵。基于此,在数字化生活的今天,随着数字人文研究领域的拓展,博物馆和图书馆的建设必须纳入互联网思维,采用数字技术手段和智慧化的管理。其中,特色资源可视化和数字化是提高特色资源利用效率,扩大资源影响力的有效手段。特色文献资源的内容挖掘与各个学科研究需求相互配合,已经成为资源揭示与挖掘的趋势。另外,将这些资源应用于宣传教育、社会服务、文化建设、价值传播等,也对其内容挖掘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以特色资源的内容特征为基础构建可视化和数字化方法与路径,对于进一步拓展特色文献传播推广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有必要建立“中国社会经济史数字博物馆”,并将其打造成集展示、科研、教育、资源管理于一体的“社会经济史数字平台”。


以上提到的可视化是指以民间文书为核心的社会经济史料文献为基础,基于文献学特征的内涵揭示与时间、空间可视化,既助力特色资源的挖掘与社会传播,又为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的跨学科融合提供有效路径。数字化是指科学、系统、全面地采集、整理、存储与开发社会经济领域,尤其是以民间文书为核心的社会经济史料中的历史数据,将这些原始数据转变为可以直接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数据库。在数字化时代,由于其自身特有的优势,数字博物馆被天然地赋予了“会讲故事”的重任,在这方面,要充分运用全新的数字化手段,采取数字人文研究常用的可视化技术,将附着于实体文物上的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以多媒体形式,用感性和理性双通道的方式向观众传播。另一方面,建立数字博物馆这一集展示、科研、教育、资源管理于一体的“社会经济史数字平台”,将大大加强跨学科合作,提高各学科的科研实力。在这方面,有必要在技术层面上学习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成熟的“数字人文”建设经验。历史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在平时的工作中虽然偶有沟通,也有相互的支持,但由于学科分野的关系,学科之间的壁垒是现实存在的。而数字科研平台的建立就为推倒壁垒、填平沟渠提供了契机,促进人文社科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合作,一起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讲好中国故事。


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事业推上新的高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的,“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我相信,充分发挥博物馆文物的教育功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塑造好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建设中国社会经济史数字博物馆,使之成为集展示、科研、教育、资源管理于一体的数字平台,深入研究挖掘阐释文物的多重价值内涵,一定能助力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呈现出更多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原文刊于《北京师范大学校报》2022年12月15日第三版。作者郭垍,系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

原文链接:http://bnu.ihwrm.com/index/article/articleinfo.html?doc_id=402685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