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学术动态» [研讨]民生保障季度谈2022第3期举行

[研讨]民生保障季度谈2022第3期举行

10月15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民生保障研究中心主办的民生保障季度谈2022第3期在庆亚大厦举行。此次季度谈活动以“民生保障与社会政策”为主题。北京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校友总会副会长陈光巨,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社会学院院长屈智勇致辞。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杰秀,南开大学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学会社会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关信平作主题演讲。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郭伟和、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部教授李兵、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社会学院教授房莉杰、《文化纵横》杂志社社长杨平、北京社会建设促进会会长宋贵伦以及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的数位师生参加现场主题研讨。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民生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谢琼主持,线下线上共100余位专家学者和在校学生参与交流活动。


会议现场


陈光巨在致辞中首先回顾了北京师范大学120年的发展历史。他表示,北京师范大学从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一路走来,中间历经抗战的烽火与院系大调整,如今迈向世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如此成就与辉煌离不开北师大各位成员孜孜不倦地努力与投入。他希望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和民生保障研究中心的同仁要继承发扬北师大筚路蓝缕、持之以恒的精神,将学院和中心建设好。


陈光巨致辞


屈智勇指出,社会学研究领域广、研究视野开阔,此类交流活动对北师大社会学院来说十分重要。他强调,面向新发展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关乎民生的工作尤为重要,这不仅需要优化社会政策,还需要将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等协调一致。他指出,民生保障和社会政策都注重跨学科的实践和理论思考,北师大社会学院的强大优势在于老师们的学科背景多样、研究领域和研究取向丰富,共同构成了学院的开放包容、充满活力的学科生态。学院要继续弘扬兼容并包的学科文化,发挥专业多元的优势,通过多元视角积极参与到民生保障和其他社会问题的研究和实践中。


屈智勇致辞


在主题演讲环节,王杰秀作了题为“民生保障与社会政策”的演讲。他分析了民生保障的内涵,认为民本思想的实质是以民生为本,关键是保障人民群众的民生需求。民生保障的内涵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民政工作是重要的民生保障工作。他强调了民生保障的地位和作用,认为民生保障是社会建设的重点、是人民幸福的基础、是共同富裕的支撑、是党长期执政的根本保证。积极推进民生保障首先要坚持把保障民生摆在突出位置,保障和改善民生应成为我们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其次要协同推进民生保障和经济发展,科学认识民生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使民生保障水平的提升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激发人民群众内生动力;三是要统筹协调好三次分配的作用,着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要坚持不忘本来、借鉴外来、面向未来,促进民生保障研究与社会政策科学有机结合。


王杰秀作主题演讲


关信平作了题为“新时期我国社会政策实践与学科发展议题”的演讲。他指出,民众需要的进一步提升、新时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人口老龄化、快速城市化、经济波动与社会风险增大和国家新发展方向等都给社会政策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新的发展议题。他认为,社会政策的新目标应该是保证民众基本生活质量、促进高质量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回应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道路的要求。新时期社会政策的总体福利水平要与技术密集型发展模式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新时期社会政策的公平性就是要让更多人平等地享受到社会政策带来的好处,要通过进一步优化社会政策的福利结构和运行机制分别提升社会政策运行的宏观效率和微观效率。他强调,社会政策作为国家建设重要领域,社会政策学科建设可以推动社会政策整体性研究的发展,社会政策理论发展可以指导社会政策实践。在我国社会政策的话语体系建构过程中,学者要明确社会政策话语体系的含义,了解我国社会政策学术界话语体系受到政府公共话语体系和国际社会政策话语体系的影响,更要清楚我国社会政策话语体系建设的任务,即:通过与各级政府沟通互动,概括并贡献中国本土化的理论概念,并用其与国外优秀学者进行对话。


关信平作主题演讲


在主题研讨环节,与会嘉宾围绕主题演讲和“民生保障与社会政策”展开热烈讨论。


杨平首先介绍了《文化纵横》近期关注的三个议题:一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当代青年的成长情况,二是从政治学角度解读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三是全球危机时代的中产阶级问题。随后,他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对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发展等提出了意见建议。


杨平发言


郭伟和阐释了他对于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学科发展的思考。他认为,社会政策学科与社会工作不可分割,两者应共同提升独立性和专业性,并以构建社会理想形态为学科发展的基本定位。他也寄托了自己对中国社会政策发展的期待,认为我国的社会政策发展应当超越以英国为中心的政策宏观规划以及以美国为中心的政策实证研究,实现宏观设计与微观实践的有机结合,走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政策学科建设路径。


郭伟和发言


李兵教为,政策科学理论是学习和制定社会政策的基础,社会政策的理论被包含在政策科学之内,因此要从政策科学角度研究社会政策;社会政策具有整体性,需要多种学科知识支撑研究,所以社会政策学科发展要重视整体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在学生培养方面应该注重多学科融合交叉;社会政策的具体内容与运作流程不仅包含专业性知识,还需要考虑财政和技术等多种情境性因素。他指出,社会政策是一门应用社会科学,社会政策研究者不仅要思考学术理论还要从中国实际情况中提炼理论、做出理论贡献。


李兵发言


房莉杰分享了她对社会政策话语变化和社会政策发展的研究与思考。通过梳理1992年至今有关社会政策在中央话语中的内涵变化,她认为,社会政策在中国经历了由“分散”到“集中”的发展阶段,即社会政策研究领域由分散在其他学科中到逐步集中在独立的社会政策学科领域内。社会政策在实施方向上展现出从普遍到精准的趋势。社会政策的理论性、专业性也在逐步提升。随后,她提出了发展型国家的分析框架,认为中国一直采取强有力的手段进行干预以避免经济发展带来社会动荡的风险,中国政府在避免中等收入陷阱上发挥了强有力的作用。通过分析OECD国家的全球竞争力与社会支出占GDP比例,她指出,社会福利支出与社会平等之间不是绝对关系,因此国家可以通过提高社会支出效率和改善初次分配的方式以更少的社会支出实现社会公平。她还强调,在社会政策专业性和学科地位提升的过程中,面对不断到来的新的社会形势和社会问题,需要结合我国国情,对已有的社会政策理论和研究框架进行修正和创新。


房莉杰发言


宋贵伦首先代表北京市社会建设促进会向北京师范大学民生保障研究中心成立三周年表示衷心的祝福。他指出,当前的社会建设在民生保障和社会政策方面发展不充分、不平衡,并以2018和2019年31省(自治区、市的数据为例说明我国社会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在社会保障和社会环境建设方面表现良好,但在社会服务和社会治理方面仍有改进空间。他认为,研究和推进我国民生保障和社会政策的发展除了注重推进专项工作和专项政策外,更要注重综合性工作和综合性实践,要全视域推进民生保障和社会政策体系,使宏观视域顶层设计、中观视域运行机制和微观视域执行操作相结合。


宋贵伦发言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朱光明在发言中指出,建立宏观的综合协调机制有助于解决社会政策碎片化和部门化的形态,尤其是面对老龄化等综合性社会议题时,没有良好的协调机制将影响政策实施质量。他还提出,社会政策的政策评价机制有待建立健全,政策评价机制要对政策本身、政策实施效果和效率等进行评估,这有助于解决当前一些领域的政策重复、叠加且评价难度大等问题。


朱光明发言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系主任尹栾玉首先感谢民生保障研究中心在学科建设、团队成长,特别是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的大量资源和机会。她提出,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系作为国内特色鲜明、专业性显著的院系要发挥其资政、科研的基本功能。她认为,民生保障与社会政策在政策目标上最为相近,但在范畴起源、内涵界定和使用领域方面有很多差异。创建中国特色社会政策理论体系必须与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密切结合。


尹栾玉发言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游祥斌围绕“中国社会政策与社会政策学的再思考”分享了他的观点。他认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社会政策实现了三大转型,中国社会政策学也在这种转型中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并反过来对中国社会政策实践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然而,随着改革的推进和理论的发展,中国社会政策与社会政策学也面临着重大危机,未来中国社会政策和社会政策学的发展要着重思考三个问题。一是中国社会政策的底层逻辑是什么,是追求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共同富裕,还是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不充分、不平衡所产生的矛盾与冲突。二是在回顾建国七十多年来社会政策目标演变的基础上,思考新时代中国社会政策的目标定位是什么。三是后疫情时期中国社会政策的调适问题,风险时代的社会政策,首先要从注重静态化的体系构建转向动态化、应急化的政策应对。其次,风险社会下社会政策的重心要从事后救济与保障转向事前风险预测与预防。再次,风险社会的社会政策要从消极性的福利给付转向积极参与和赋能。


游祥斌发言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党生翠从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下的“新弱势群体”关爱的角度提出通过社会政策的出台合理配置物质和精神资源,将新冠疫情痊愈者应纳入政策视野之中。她强调,除专业的心理支持及其他社会扶持政策,还应从更全面的角度科学评估新冠治愈者的多层次需求,帮助其重新融入社会。她建议,继续发挥社工、心理咨询师等在疫情期间的协同力量,在后疫情时代实现社会共同体的协同行动,对新冠治愈者实现全面扶助,以彰显我国的制度优势与人文关怀,从而使得这部分新群体也能走出阴影,重新生活在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阳光下。


党生翠发言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刘冰认为本次会议对关注基层社区服务的研究者有较大启发。在重心下移、资源下沉的社会建设背景下,基层社区成为落实社会政策的重要载体,因此关注基层社区服务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要注意到基层社区服务面临需求多元和外部波动的双重影响。一方面,人民群众对民生保障的数量和质量需求不断提升,并在城乡、区域和群体之间形成差异,要求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供给加以满足。另一方面,以新冠疫情为典型的不确定性风险为服务提供的可持续性带来严峻挑战。她提出,合作治理和数字技术为基层社区服务创造了有利条件。与会专家提到了民生保障中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张力,合作治理恰好回应了民生保障中的公平目标,通过多元需求表达、公众参与和共同生产等方式实现最广泛的公共价值;数字技术则通过资源整合、高效交付和智慧调节等方式改善了服务主体结构和资源配置,从而提升民生保障的效率。


刘冰发言


谢琼在背景与议题介绍中指出,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举办此次“民生保障季度谈”有重要意义。自2019年10月北京师范大学民生保障研究中心成立以来,中心成员在课题研究、学术交流、社会调研和咨政建言等方面积极作为,承担了涉及慈善、儿童福利、养老服务、社会治理和无障碍环境建设等主题的各级课题20余项;开展了包括民生保障季度谈在内的学术交流活动十余次,赴十个省市进行了十余次社会调研;产出了一些学术论文和咨政建言成果,如在《中国行政管理》《社会保障评论》《Journal of Gerontological Social Work》《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权威刊报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得中央领导批示和相关决策部门采纳资政报告九项等;还就部分社会热点问题接受了来自《新京报》《瞭望》《南方周末》《财新》等媒体的采访。中心的官方微信公众号——CSWS通过两会之声、文献速递、季度谈、政策思考、中心动态讯息等栏目传递研究和社会议题的前沿信息。她希望通过“民生保障季度谈”等一系列活动,集结各界嘉宾智慧,支持和指导中心做好民生保障的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