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设行动是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推进乡村建设绘就了路线图,展示了施工表,亮明了责任书。其中,《方案》在多处体现“坚持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的理念,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乡村建设行动中的具体表现。民以居为安,农民是乡村建设的主体,也是乡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乡村建设事关农民切身利益,“建什么”“建成什么样”以及“如何建”等关键问题,都必须坚持以农民群众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坚持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尊重农民意愿。
推动乡村建设优化升级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是乡村建设的基本目标。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投入持续增加,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是仍然存在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不能充分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等问题,乡村建设需要进一步优化升级。
首先,加强农村重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村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一是稳步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立足全生命周期,推进农村道路提档升级。二是完善农村交通运输体系。推动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整合交通、邮政、快递、供销、电商等资源,构建功能集约、便利高效的农村运输发展新模式。三是加快农村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着力补齐农产品产后处理设施短板,建设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农村延伸。四是实施规模化供水工程。在具备规模化供水条件的地区推动城镇管网向农村地区延伸,逐步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五是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继续以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为抓手,提高垃圾处理质量和污水治理水平。
其次,加强农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技术与农村生产生活深度融合。数字互联是后工业化时期城乡互联互通的关键。2022年1月,中央网信办等十部门印发《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首要任务就是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升级。乡村数字化建设可以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方面,深化农村光纤网络、移动通信网络、数字电视和下一代互联网覆盖,进一步提升农村通信网络质量和覆盖水平;二是数字农业方面,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消费、贸易等环节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健全农产品市场监测、供需平衡调控等信息系统,从而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产供销等难题;三是乡村管理服务数字化方面,推进“互联网+”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便利村民生活。
最后,乡村建设既要重“硬件”也要重“软件”,满足农民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和精神文明素质提升需求。一方面,根据实际情况和现实需要,逐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尤其是在农村人口结构和村庄格局发生改变的情况下,要推动县域内城乡融合,促进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推进乡村文化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有条件的地方还应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创新开展农耕农趣农味节庆活动等方面加大力度,在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做出有益探索和示范引领。
乡村建设要坚持为农民而建
村庄是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既发挥着保障农民生存和发展权益的功能性作用,也蕴含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淳朴的风土人情。乡村建设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建设“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首先,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考虑农民需求,打造赢得民心、守住人心的“民生工程”。乡村建设行动关系千家万户,涉及广大农民长远利益,要顺应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农民最急需、与农民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设施建设好、设备维护好。最突出的就是乡村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交通和生活环境,进一步把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作为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做到农民期盼干的抓紧干,农民愿意干的带着干,农民不愿意干就先放一放、缓一缓,通过扎扎实实的举措和实实在在的效果赢得民心、守住人心。
其次,尊重不同地区农民的生活传统和实际情况,实现“一面是乡愁、一面是烟火气”的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乡愁可以凝聚人心、传承文明,既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也是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源泉。传统古村落与现代田园村庄、南方水乡与北方小镇、山区村庄与高原住宅,都应各有各的特色。因此,在乡村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保护传统村落,保留村庄特色,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实施分类推进,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最后,尊重客观规律,充分考虑农民的可承受能力和后期管护压力。一方面,乡村建设要稳扎稳打,久久为功。乡村建设的开展是一个慢变量,在工作方法上,不能操之过急,要有序开展,以质量为先,干一件成一件,求好不求快。另一方面,乡村建设要规划先行。乡村建设前期要因地制宜,科学编制规划,统筹搞好乡镇空间布局、资源要素配置与公共服务供给,避免无效投入造成浪费。更重要的是,乡村建设不能跨越发展阶段。要统筹需要和可能,不盲目融资,不搞大拆大建。在规划建设阶段,就要考虑好后期管护的方式、方法和管护成本,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财力可持续和农民可承受的基础之上。
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机制
在乡村建设过程中,政府在规划引导、财政投入、组织保障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各方社会力量则是资金和智力投入的有力补充。但是,农民才是乡村建设的主体,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乡村建设要为农民而建,让农民来建,要广泛依靠农民、教育引导农民、组织带动农民搞建设。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农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使乡村振兴战略行稳致远、永葆活力、惠及各方。
首先,建立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的乡村建设实施机制。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集体经济组织作用,坚持和完善“四议两公开”制度,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引导农民全程参与乡村建设,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在项目建设和管护环节,要吸纳村民参与劳务施工,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就地就近就业。充分利用当地的材料资源,提高施工效率,提升当地的经济发展活力。要创新项目管护模式,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优势,积极推广农民自建自管。
其次,广泛教育引导农民,强化农村人才保障,突破乡村发展“人才困境”。一方面,在突出农民主体作用的过程中,提升农民能力是一个关键环节。要通过教育、培训、宣传等方式,帮助农民熟悉如何参与村级事务,提高农民参与生产经营和管理的素质,提升农民作为乡村振兴主体的责任意识和能力水平。另一方面,针对乡村建设的专业问题,要强化人才技术支撑。通过研习培训、示范引导等方式,积极培育本地人才,挖掘“乡村工匠”“田秀才”和“土状元”。通过政策支持和情怀感召,汇聚社会各界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同时,健全人才技术标准支撑,建立健全乡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等标准体系。
最后,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各界力量,建立健全乡村建设多元化投入机制。一方面,要完善乡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和金融服务机制,明确政策要求,增加政府财力投入,拓宽融资渠道,加强组织保障,支持乡村建设。另一方面,社会力量在乡村建设中不可缺席,应大有可为、有所作为。要将乡村建设纳入东西部协作帮扶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重点支持领域,继续扎实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在经营性建设项目中规范有序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大力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乡村建设。
原文刊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7月7日第A01版;作者张琦、张欣欣,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中心
原文链接:https://epaper.csstoday.net/epaper/read.do?m=i&iid=6338&idate=12_2022-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