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国日报网和光明网联合主办的第八届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暨《中国海外网络传播力建设报告》研讨会在线上召开。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洪忠主持学术研讨环节。
光明网总裁、总编辑杨谷代表发布方致辞。杨谷认为,新环境下,各主体的海外传播对网络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短视频为代表的新媒介形式流行的背景下,新技术研究和应用会助益海外传播力的提升。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昌凤以《国际传播的新科技化转向》为题进行了分享。陈昌凤教授从国际/海外传播的新科技语境、国际/海外传播与沟通,以及全球沟通的原则和伦理几个方面进行了分享。她强调,平台社会的兴起和公共传播向私人传播的回归是未来的趋势。新趋势下也仍要坚持一定的交流原则。
中国社科院新闻传播所所长胡正荣指出,在国际传播主体多元化的背景下,一要挖掘中国故事的当代价值,发挥当下关怀、突出当代作用、实现当今价值。二要挖掘中国故事的世界意义,采用全球视野、全球思维、全球话语,进行全球叙事。胡正荣教授指出,近年来,中国国际传播的能力有所增强,但实现高效化的传播还有提升空间。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张毓强以《在全球交往意义上认识高校企业的海外信息存有》为题进行了分享。他谈到,可以从以下几点理解本次报告的意义,第一,主体的弥漫是基本的趋势,基于此,要求所有主体共同参与信息的供给。第二,信息供给效能的提升尤为重要,各单位应该更重视此项工作。第三,全球交往时代的机遇与风险并存。因此,各高校要增强风险承担的素质,不改变信息供给的初衷,同时做好风险防范。第四,全球交往语境下斗争与合作的状态将会成为常态,所以不应感到不适。第五,全球交往要求不同视角的协同和发声。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姜飞以《高校在国际传播中的角色》为题进行了分享。他指出,第一,从文化自觉到传播自觉,是高校介入国际传播洪流的趋势。高校在国家引导国际传播面临瓶颈时,应该更加主动地发挥作用。第二,从文化自信到跨文化自觉,国际传播或许面临着天花板,但是跨文化传播仍有发展空间。第三,从理论自信到传播理论的建设,国际传播作为一门学科,在学界的深度和厚度仍有探索空间。
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在发言中指出,通过三个主体的国际传播表现,反映出中国各主体国际传播能力的整体提升,进入了新的阶段。同时,受外部环境影响,中国的国际传播也处于一个具有变数的磨合期。他认为,第一,“一带一路”是国际传播的成功缩影。第二,“青年群体”应该在国际传播中受到足够的重视。第三,中国科技发展的成就为国际传播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最后,于运全肯定了国际传播研究,以及数据公开、共享的重要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喻国明认为,在智媒时代,信息竞争已经升级到认知竞争,认知的边界决定了人们的判断边界,认知领域的传播范式改变成为了传播实践和研究的重大任务。信息竞争的传统传播模式日益凋敝,并以信息控制权的削减、传授双方结构关系的变化、劝服元素的内容逻辑消解三种形式展现。生态级意义上的文本因素的构造,才有可能形成今天认知战的优势,这也是未来传播实践和传播理论必须深刻地加以研究和探索的一个全新的领域。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外交研究院副院长钟新从公共关系和共情意识的角度进行了分享。她指出,应该充分思考公共外交的终极关怀和目标,公共外交可以向公共关系学习更多理论。在此基础上,钟新教授提出报告的“在场”、“评价”、“承认”和“认同”的四级体系已经很完备。同时,可以对一些如“公共话题的贡献度”等价值引领的向外指标进行话题设计、关系引领的探索。最后,钟新教授认为,案例的评选也可以从“互利”的角度进行议题选择并对全球治理中城市、央企、大学三个主体能够起到的重要作用表示了期待。
中国日报网国际传播部副主任董继荣代表媒体进行了国际传播经验分享。董继荣分别介绍了中国日报网与城市、企业、大学中的国际传播合作和尝试。她指出,未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做好几大主体的国际传播。第一,以人为本,发动多元主体讲好故事。第二,特色定位,避免同质化。第三,分众传播,用好海外新兴媒体平台。第四,加强合作传播,触达更多主流受众。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周敏教授主持了优秀案例分享环节。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徐和建表示,北京市作为“双奥之城”在国际传播上面临着外部传播环境严峻、国内内容供给不足、媒体对内容需求巨大、路径上存在“请进来”和“走出去”限制等四个方面的挑战。基于此,徐和建介绍了北京市新闻中心的五大做法:第一,备足料,备好料,接单派单有求必应。第二,控主流、控体验,权威供给绘出万千气象。第三,从场景,从人物,借助“惊喜盲盒”形式打造传播顶流。第四,重联动,重视频,在境外社交媒体上打造移动传播爆款。第五,精展览,精直播,内核传播持久穿透。徐部长指出,以2022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为主题的国际传播,北京市新闻中心紧扣关键节点、重要时刻,兼顾国家层面、北京层面和张家口内容主题,强化议题设置精心打造冬奥、文化和科技三大主题作为核心IP,与冬奥会主新闻中心双子星相映成辉,成功塑造了一个“全世界都可以相信北京”的城市形象。
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宣传部副部长叶克文表示,中国东航非常重视拉近与世界各国年轻人的距离,近年来中国东航与时俱进地拓展了Twitter、TikTok等多个社交媒体平台。叶克文提到,中国东航注重有的放矢地适配平台调性,在合适的平台上投放合适的内容,同时,注重叙述方式柔滑,用“他视角”讲故事,注重“言值”和颜值并重,打造沉浸式传播环境。他表示,中国东航始终与央企、央媒、高校等多方主体开展紧密合作,积极探索传播主体和内容的多元化创新。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部副主任周静,围绕“一盘棋”、“建证幸福”、“一带一路”三个主题讲述了如何在全球语境下讲好中国建造故事,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企业形象。她认为,第一,要提高站位,系统谋划,形成“一盘棋”工作格局。第二,要贴近受众,突出特色,讲好“建证幸福”的暖心故事。第三,要把握规律,丰富载体,扩大一带一路朋友圈,拓展海外传播渠道。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宣传部副部长沈中介绍,中国石油积极参与国际能源合作,积极推进与项目所在国合资合作,主动投身海外公益事业,探索出“资源为基、产品为体,文化为里、传播为表,和合为要、形象为的”国际传播六维模式,在共建“一带一路”和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中彰显了央企担当、贡献了石油力量。沈中表示,中国石油将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讲好中国石油故事,为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贡献石油样板。
清华大学全球传播办公室主任陈垦介绍,清华大学的国际传播已经初步建起了一个全球传播的、上下贯通、左右协同、内外联动的工作体系。她分享了几点具体举措:一是在顶层设计上制定了2020年《清华大学全球传播行动计划》;二是在内容建设上力求提高学校在国际舆论场的议题设置能力,抓住短视频风口,策划爆款融媒产品;三是在品牌建设上加强清华故事的全球化和分众化表达;四是在队伍建设上建强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五是在公共关系建设上,要扩大知华友华的国际舆论朋友圈。
浙江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海外宣传办公室主任艾妮表示,面对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重大战略需求,浙江大学大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履行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国际合作交流的五大职能,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做出了积极努力。艾妮老师重点介绍了浙江大学在英文网站群建设方面的成功实践。她提到,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浙江大学希望能够进一步提升网站群的整体网络传播能力,塑造良好的高校国际形象,更好地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国智慧,讲好丰富多彩的中国故事。
研讨会第三环节由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方增泉主持。
方增泉首先为《2021中国海外网络传播力建设报告》致颁奖辞,入选《报告》优秀案例的城市、企业和高校分别是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浙江大学。
方增泉认为,本次研讨会搭建了多主体的国际传播交流平台,实现了理论创新和实践一线相结合、研究课题和优秀案例相结合。总体而言,2021中国城市、企业和大学海外网络传播的优秀案例呈现出与参照指标差距缩小、具有中国国际传播新路径特色和具有典型示范作用三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