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学术动态» [研讨]“交叉学科视角下的社交机器人研讨会”线上举办

[研讨]“交叉学科视角下的社交机器人研讨会”线上举办


6月8日下午,由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国中文信息学会SMP社交机器人小组、北京师范大学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互联网与认知:传播学视角下的俄乌冲突”闭门研讨会(第三期)以线上形式举办,来自计算机科学、新闻传播学等领域的学者们围绕“俄乌冲突舆论场中的社交机器人”这一主题,就舆论干预、技术开发、信息治理、传播效果等议题展开讨论。研讨会由北京师范大学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张洪忠教授主持。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教授黄民烈围绕AI生成技术和认知对抗展开论述。黄民烈认为,AI生成是社交机器人常用的内容生产技术。依赖于深度学习、NLP、CV等技术,AI生成技术已经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使得信息生成成本大大降低,生成效果也得到了极大提升。AI生成技术在新闻报道等领域已有尝试,其高效、智能的生成能力助推新闻讯息快速分发。但同时,AI生成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国外或被作为影响大众舆论、激化社会矛盾、传播虚假信息的工具。进一步的,他从“认知对抗”角度阐述了对AI生成技术“恶用”行为的应对思路,即通过类人水平的AI技术、拟人化的社交交互技术等进行内容智能化生产与分发,借助智能技术的优势来应对智能技术带来的认知干预。



北京师范大学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博士赵蓓介绍了社交机器人在俄乌冲突舆论场中的议题建构。研究表明,社交机器人账号对俄乌冲突议题的讨论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公众对该议题的关注,且这种影响在提及不同国家/地区的推文中表现出不同甚至相反的结果。同时,经主题分析发现,在俄乌冲突网络舆论议题中,人类用户更多关注战争影响、进展、制裁和国际社会回应等内容;而社交机器人更倾向于呈现对俄罗斯的制裁,并强调此次冲突对社会、经济、普通民众的负面影响。此外,从提及不同国家/地区的推文来看,社交机器人在某些议题中表现出制造分歧、放大声量的行为倾向,或成为网络空间舆论议程走向的不稳定因素。



北京师范大学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任吴炯就俄乌冲突中社交机器人的三种应用策略进行报告。一是社交机器人推动Twitter空间标签战,包括通过大量转发固定标签内容,复制粘贴重复内容迅速扩大声量,以及形成相互转发的集群网络等。二是社交机器人参与标签劫持,除发布垃圾信息制造“烟雾弹”之外,这批机器人账号也采取了混入对立标签转移话题,及表明反对立场进行批评的新战术。三是重点机器人账号的培育,集中分析了一个新创建机器人账号在短期内成长为具备几十万粉丝的意见领袖,一批机器人账号以转推形式助推其发育。深入分析发现,这批机器人存在集团化网络,并连同其粉丝群体形成“人+机器”的庞大网络。



在焦点讨论环节,与会学者围绕“基于技术视角的信息传播与干预应对”“社交机器人中的信息治理与伦理问题”和“社交机器人对传播学研究带来的新角度”三个议题展开了讨论。


基于技术视角的信息传播与干预应对”议题,在智能传播时代,机器自动化生成、大批量的信息扩散已经颠覆了传统人工的信息生产与分发机制,凭借人的效率很难与技术进行对抗,需建立“技术对抗技术”的观念。基于此,三位来自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学者从技术开发的角度分析了社交机器人技术的应用,以及应对的有效路径。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学部人工智能研究院副教授张伟男特别关注俄乌冲突期间出现的大V型社交机器人账号,及这类账号的培育过程。他表示,真人粉丝、机器人粉丝如何帮助大V账号涨粉、转发扩散推文,这些过程的机制和使用的策略,是技术研究领域需加以关注的。同时,针对机器AI生产,张老师也引出“可控生成”技术的概念,即通过给定关键词,将主题、情感倾向等具体到特定关键词上,再将这些关键词嵌入到生成的文本中,以满足不同需求导向的内容生成。



北京师范大学计算传播学研究中心副教授闵勇从实验科学的角度论述了社交机器人技术领域需解决的三个问题。一是机器人的仿真性,即如何让机器人更像真人般在社交媒体中互动。现有较为可行的方式主要有“用户画像”和“行为仿真”,但仍能够从一些细节行为上被加以鉴别,其仿真性有待提升。二是关于社交机器人学术善用的问题,即机器人的介入对学界有哪些学术创新。在这一方面,北京师范大学团队目前正在探索借助实验法的方式,以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尝试验证“人机共生”生态下典型传播学理论的适用性,如沉默螺旋、信息茧房等理论。三是机器人和推荐算法的互动研究,即研究机器人仿照人的行为和推荐算法机制之间进行互动的行为和规律等。



黄民烈结合新闻传播学的应用场景,就AI生成技术补充说明。他提到,现阶段AI机器生成技术可以在给定一组关键词、一些明确的倾向后,自主生成一批符合这组特定关键词和正负倾向的评论内容。其中这些关键词可以是传播者拟表达意见的关键词,也可以是新闻的主题。尽管目前这一技术的内容生成维持在几十个字符内,但效果较好。此外,借助互联网海量数据形成的训练数据集,也可以不断训练模型,提升生成内容的效果。



就“社交机器人中的信息治理与伦理问题”议题,社交机器人技术本身不分善恶,关键在于如何规制。前人的研究也表明,在一些海外网络舆论事件中,社交机器人技术也存在被滥用的情况,出现传播虚假信息、引导舆论走向和议题极化等。因此,与会学者一致认为,对社交机器人的研究应同时关注其背后的伦理和信息治理问题。


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副教授沈菲认为,虚假信息和事实核查这两个主题往往与社交机器人技术紧密相关。从人文关怀的视角出发,我们期望网络对话空间能够造就理性的公共领域,但社交机器人、智能传播技术的引入,或许增加了构建公共领域的难度。从网络和平台治理的角度来说,社交媒体平台无法针对虚假消息做大量的信息审查,加之智能生成内容的增多,未来社交媒体的信息中必然充斥着大量的“虚假”与片面信息。而从社交机器人的背后机制来看,社交机器人是如何被运营的?转移话题、标签劫持这些现象是由人工决定还是机器人自行决定?围绕技术原理的研究目前仍存在不少空白,但极具价值。



关于社交机器人带来的伦理问题,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高山冰认为,尽管目前学界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但一些问题值得重视。首先,社交机器人技术在不断升级中,学者们也一直在与不断升级的社交机器人做斗争,检测技术推陈出新,那么如何保证检测方法的时代性?其次,从全球治理的角度来看,不同国家、不同组织对于社交机器人的管理政策和应对方法也有差异。如何从我国实际出发,构建科学高效的社交机器人治理体系值得思考。最后,高老师提出一个关于更广义社交机器人的问题:除了社交媒体上的机器人,其他一些带有社交属性的机器人,比如智能音箱、聊天机器人等对于整个网络空间的影响又是怎样的?这些问题有待未来的研究工作深入探讨。



就“社交机器人对传播学研究带来的新角度”议题,社交机器人研究的交叉学科属性逐渐凸显,以社交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传播技术对网络空间信息传播的干预、对传统的传播生态产生的颠覆性改变,推动传播学的研究同各相关学科交叉融合、守正创新。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师文立足已有的传播学领域研究进展,认为未来对社交机器人的研究可聚焦在三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对机器人的主要技术基础和逻辑进行系统式的排查。具体来看,包括设计技术和对应的识别技术,以及二者之间在相互对抗中不断迭代的过程。二是兼顾机器人对宏观舆论生态和微观信息层面影响的研究。即是说,机器人的智能化应用具有千人千面的属性,因而在社交网络中可以实现千人千面的传播效果。同时,社交媒体用户的行为模式、人口统计特征和立场倾向并不相同,使得用户接触社交机器人后产生的效果也有差异。三是实验法路径下的社交机器人研究。现有研究多基于大数据计算,针对文本、图片数据做主题聚类,这类研究是对现实的一种非介入的分析,只能探究表象和相关关系,很难探究因果关系。而实验法、近些年兴起的计算社会模拟等方法的引入,或许给未来的社交机器人研究带来新的亮点。



最后,张洪忠对本次闭门会进行总结。张洪忠结合数字虚拟人的发展及当前商业市场的需求,提出未来学术界可进一步发展的社交机器人研究路径。具体来讲,随着元宇宙概念的到来,数字虚拟人将成为未来讨论的热点之一,互联网的发展也正在转变为AIGC,即用AI来进行内容生产。而社交机器人也正是AIGC中的一种。进一步的,张洪忠援引诺贝尔奖得主西蒙的观点,从自然科学和人造科学的角度阐述了对社交机器人研究意义的理解。张洪忠认为,社交机器人属于人造科学的典型代表,从社交机器人方面理解对人造科学的研究,包括社交机器人是什么行为、社交机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社交机器人对人类有什么样的影响?这些是北京师范大学近年来开展的相关研究,也是未来各相关学科保持密切联系的切入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