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学术动态» [研讨]北师大举办“数字虚拟人的现状与未来”主题研讨会

[研讨]北师大举办“数字虚拟人的现状与未来”主题研讨会

“数字虚拟人”作为最新人机交互技术的代表,伴随元宇宙等热点,受到广泛关注。为总结数字虚拟人演进过程,探索虚拟人发展的更多可能,拓展新技术应用边界,6月2日,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中国VR/AR创作大赛联合主办“数字虚拟人的现状与未来”主题研讨会。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多位资深专家学者,腾讯、奇幻科技、哔哩哔哩、世纪炎龙、一维视景、蓝色光标等众多行业领军人才参与会议主题研讨。大会由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洪忠主持。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方增泉在致辞中指出,数字虚拟人产业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相关法律法规的空白、技术和市场规范的不足带来媒介、认知、情感、审美、心理、伦理、法律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他主要从媒介素养角度讨论了虚拟数字人涉及的三组关系: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数字虚拟人与其所有者的人格权关系、数字虚拟人与其所有者的法律权利义务关系。他认为,随着数字虚拟人行业和产业发展。分辨媒介世界和现实世界的难度在不断增加,同时,数字虚拟人是否能够形成人格权、数字身份以及其行为规范的构建都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副秘书长周结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希望与学界、科技界以及产业界共同推动产学研一体化进程,积极探索虚拟数字人的多场景、跨业态、高价值的发展路径,也希望深入探讨数字虚拟人涉及的各相关方新问题,推动技术创新、技术创造和技术应用,推动服务行业服务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服务国家数字经济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喻国明从元宇宙的角度切入,从矩阵、空间、社交三个维度描述了数字虚拟人的近期、中期、远期的发展路径。他提出,数字虚拟人是以人为本的未来媒介。元宇宙作为一个全新的数字文明的未来愿景,能够开启全新的时代。数字虚拟人的三大属性——感知、存在、交往状态决定了其可以作为元宇宙的入口。他认为,数字虚拟人是建立在聚合变化的基础上对人的身体进行再造,并由此实现与世界万物的互联互通。在万物皆媒的这种场景当中,透过数字虚拟人的连接,可以重新整合和互联各次元。人可以借助于数字虚拟人来实现自我进化,来扩张人的实践半径,组织成一种新的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奇幻科技CEO王刚则从业界实践阐释了他眼中的虚拟人。他从虚拟人的三个发展阶段将其分为三种类型:数字化身、AI生命和交互系统,并提出,虚拟人的最终意义是一种有生命的、有机的操作系统。王刚认为,在发展初期要想将虚拟人投入到企业业务经营活动中去,可以采用IP化策略,打造故事独特的虚拟偶像,并指出在虚拟人初期建设阶段,打造好的IP是进入元宇宙的最初级有效的手段。他指出,我们正在经历一个从UGC到AIGC的过程,AIGC一定会在未来的虚拟IP中。


武汉世纪炎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唐亮从实际应用场景出发,指出未来数字化虚拟人要落地一定要依靠内容,适应各类场景,使各行各业的人都能参与其中,从而促进数字人创造更多价值。


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胡晓雁从技术的视角讨论数字虚拟人的发展。他认为,从技术角度而言,关注更多的是虚拟人的几何形象建构、动作捕捉、表情识别、语音识别、着装技术等,并指出深度学习技术亦是数字虚拟人建构的重要技术。


哔哩哔哩公共政策研究院卢雅君围绕哔哩哔哩的平台实践,以虚拟偶像洛天依和海外虚拟主播vox为例,分享了虚拟数字人的演进方向和商业模式。她认为,文化认同、IP的影响力以及数字技术和网络空间的加速发展,都为虚拟数字人在当今时代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促进力量。卢雅君指出,未来虚拟人的发展是一种更新的、更深层的人机交互应用。


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研究员翁冬冬分享了其团队关于数字虚拟人的研究工作及对虚拟人未来发展的看法。他提到,实时渲染技术的进步是数字虚拟人近年来火爆的重要原因,并以研究项目为例讲述了数字虚拟人的关键制作技术、难题与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等。


北京一维视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潘李亮分享了数字人的核心技术、虚拟人的动作、虚拟人的应用等三个方面的内容。他认为,AI技术是虚拟人的灵魂。当好的技术出现时,总能拓展出属于自己的应用领域,反之,应用也可以倒逼技术的进步和推广,虚拟人发展未来可期。


腾讯语音专家孙晨曦就专业领域——语音技术在虚拟人中的应用进行了主题分享。他从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两个方面介绍了虚拟数字人所应用的语音技术的基本逻辑和底层建构,他认为语音技术会随着虚拟人场景的发展,往更融合、更多模态的方向发展,并指出“虚拟人是语音技术很好的试炼场”。


HTC的XR Suite技术专家苏珩从洛天依角度切入,指出虚拟人有形象鲜明、技术壁垒以及商业核心三个重点,并以HTC VIVE SESSIONS为例介绍了一个虚拟形象创建的全过程。他提出,比起虚拟人本身带来的价值,结合其他职业和角度为用户带来的价值才是更重要的。


蓝色光标的元宇宙业务负责人刘方铭以蓝色光标业务实践为例,分享了虚拟人、虚拟物、虚拟世界三大业务的实践过程和逻辑链条。他认为对虚拟人实践核心在于价值闭环,而价值闭环的重点在于解决核心需求。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李倩分享了虚拟人拟人化的话题,指出基于恐怖谷效应和共情问题,设计师应考虑虚拟人过度拟人化问题。她认为,虚拟人是一种独特的传播媒介,可能会影响人们的认知行为和交往行为,因此在虚拟人形象设计时,可以尝试打破刻板印象,促进社会发展。


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媒体大数据中心首席科学家教授沈浩表示以虚拟数字人为代表的合成媒体近年来发展迅速,并且成为了学界、业界的关注焦点,而AI技术等关键技术的发展也将促进虚拟人的市场越来越大。


张洪忠表示数字虚拟人不再是单一的学科关注点,已经成为一种传播现象和产业现象,其既是计算机学科的研究重点,也是传播学研究等人文社科的研究重点。他指出数字虚拟人正成为互联网空间一个现象级的存在,互联网的空间也将成为人+数字虚拟人的共享空间。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一直致力于新媒体发展前沿,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认知神经传播、计算传播、网络素养、AR/VR等前沿技术领域都开展了大量研究。本次研讨会邀请学界、业界、传播学科、计算机学科、营销公司、技术公司等十多位专家学者进行跨领域的、跨学科、跨界等多维度探讨分享,共同促进了数字虚拟人研究的发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