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学术动态» [观点]万喆:“印太经济框架”的实质依旧是美国优先

[观点]万喆:“印太经济框架”的实质依旧是美国优先

当前世界正处于动荡变革期,世纪疫情仍在延续,俄乌冲突正深刻冲击地缘政治格局,但美国总统拜登5月在华盛顿举办东盟国家特别峰会后,连续在日韩出访,正式宣布启动“印太经济框架”,美国、韩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越南、文莱等13个国家成为初始成员,随后斐济加入。按照美国的设想,“印太经济框架”将包括四个支柱:一是在数字贸易、劳工和环境等领域制订所谓公平、高标准和有约束力的规则;二是提高芯片、大容量电池、医疗产品、关键矿物等重要产业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性;三是推动高标准基础设施建设、脱碳和绿色技术发展;四是税收和反腐败。看似完美的“四大支柱”支撑的“印太经济框架”背后实质上依旧是美国优先。


首先,在俄乌冲突导致全球动荡的大背景下,“印太经济框架”显示遏制中国仍是美国的优先战略。拜登自上台执政后,处理中美关系的主基调就是“竞争”,并一直以“进攻姿态”针对中国或其它对美国利益构成“威胁”的国家。布林肯在最近的对华政策演讲中,将中国定位为“有重塑国际秩序意图且有经济、外交、军事、技术力量付诸实践的国家”,并表示美国将会投资自己、团结盟友、与中国竞争。美方评估认为,即使俄乌冲突冲击美国主导的北约和欧洲盟友,但中国仍是现阶段和未来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布林肯的“投资、结盟、竞争”表述中竞争是最终目的,而印太经济框架则是填补拜登政府印太战略缺乏的对地区国家经济吸引力短板。拜登政府的“印太经济框架”虽然口口声声表示,该经济框架并非要对抗谁而是和区域盟邦深化合作,要建设自由和开放的印太经济,因为这关乎各国共享的价值观与理念。“印太经济框架”依旧延续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优先”,时刻都将中国作为区域内主要竞争对手,充斥着排他性。“印太经济框架”十分鲜明地强调了“第三国关切”的问题,合作对象的选取以及实施规则的选定都以美国利益评估为优先,因而在本质上是拜登政府“印太战略”在经济领域的展现,并将服务于美国对华竞争的战略大框架,在很大程度上继承特朗普政府的遗产,实质上仍是“美国优先”。


其次,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巨大挑战的背景下,“印太经济框架”目的是确保美国核心竞争力。拜登政府认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2021年1月运行以后,亚洲就会有两个特大的贸易协定,即RCEP和《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中国不仅是RCEP成员国,而且也已申请加入CPTPP,但美国两个都没有参加。因此,印太区域将是美国对抗中国日益增强影响力的核心地区。“印太经济框架”对他国设置了诸多束缚,迫使相关国家同美经济政策“硬接轨”,符合数字经济、劳工等领域设定的高门槛,这明显超出部分国家国内法律和国际公约标准,也超出相关国家承受能力。在“印太经济框架”下,美国并不会向其他成员国开放市场,特别是向东盟成员国开放美国市场。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副代表莎拉·比安基明确表示,该框架“不包括谈判市场相互开放的议程”。美国不会让中国加入到“印太经济框架”,企图利用该框架将中国产业链逐步吸收并转移至日韩或是其他东南亚国家。拜登政府的“印太经济框架”意图以双边“一国一策”的方式来破解美国在多边主义的困局,重构美国在新经济领域供应链顶端的领先地位。在这个框架主导下,整个印太地区经济将在美国经济辐射之下,并继续成为美国主导的供应链结构的附庸,确保美国经济重新领导世界,为美国企业创造商机,为美国民众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并在国际上展现美国竞争力。


第三,失衡的“四大支柱”撑不起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大台。“印太经济框架”在数字贸易、劳工和环境等领域制订所谓公平、高标准和有约束力的规则,无助降低关税、扩大市场,暂仅韩、日、澳、新等约7国较可能加入,越南、印尼和印度均已表达顾虑;提高芯片、大容量电池、医疗产品、关键矿物等重要产业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性,实质目的是保障美国国内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建立摆脱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但对于与中国经济深度融合的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根本无法实现脱钩,对于美国拉拢日韩建立所谓摆脱中国的“芯片联盟”,搞所谓“供应链友岸外包到为数庞大的互信国”,国际货币基金(IMF)首席经济学家明确指出,“一个景象是,我们出现分裂的集团,彼此有着不同的标准、没什么贸易往来;这将是全球经济的灾难”。至于推动高标准基础设施建设、脱碳和绿色技术发展以及税收和反腐败,都是美国一贯标榜的“可持续”“绿色”“反腐”,实质上都是为了实现美国所谓的标准领导亚太地区经济目的。实质上,“印太经济框架”还未真正推行,四大支柱空心化趋势已证明难以支撑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大台。


最后,“印太经济框架”逼迫“选边站队”的最终结果必定是让地区国家选择“全球化”。实际上,东盟成员国对“印太经济框架”搞排华“小圈子”、逼迫“选边站队”普遍表示不接受。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特意强调称,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把中国隔离出去,并不利于印太地区“进行多边贸易合作”。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也明确反对美国打造“印太经济框架”孤立中国。也许,数据最能说明问题,在RCEP落地实施前4个月,我国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是东盟,双边贸易额为1.84万亿元,增长7.2%。占到我国外贸总值14.6%。其中,对东盟出口达到1.03万亿元,增长8.7%;从东盟进口8089.9亿元,增长5.3%;对东盟实现贸易顺差2234.2亿元,增加23.2%。RCEP已经给东盟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收获。但对拜登政府以签署行政命令通过的“印太经济框架”对于东盟国家而言更多是空头支票,一旦拜登任期结束,该框架就面临“改旗易帜”的风险。对于亚太地区国家而言,参加美国主导的“印太经济框架”,兴许可以带来更多利益,但是没有理由为了新合作放弃老朋友,毕竟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当前,世界再次走到十字路口,在这重要关头,更需要全球携手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在亚太地区,开放是亚太合作的生命线,只有坚定不移维护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加强区域国家的战略对接,不搞排他的小圈子,更不搞所谓的替代方案,才能顺应全球化潮流,共同面对并战胜全球性挑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