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学术动态» [观点]杨共乐: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观点]杨共乐: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正因为如此,中华文明才具有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吸纳力,才可久可大、根深叶茂”。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是对中国历史的高度浓缩,是对中华文明特征的高度凝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考古资料表明,中华文明不是外来的,也不只有单一的发祥地。除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大主要发源地外,还有许多文化遗址散布在全国各地。在我国已发现的从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间的遗址达7000多处,被考古学家描述为“满天星斗”。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而且多元的因素一直伴随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华文明既有农耕文明的内涵,也有草原文明和海洋文明的要素,同时还吸收内化了外来文化。


中华文明是多元的,但不是孤立、没有联系、没有交往的多元。中华文明的发展,离不开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类型文明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实际上就是多种文明互补、逐渐相融并整合为一体的过程。


如果说多元一体的格局在西周已经建立起来的话,那么秦灭六国,结束战国时代地方割据局面,实行“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以及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等措施,就更加巩固了多元一体的格局。中华文明的核心理念已深入人心。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进步,又有许多新的文化元素源源不断注入中华文明,成为中华文明新的传统。


在多元汇聚的过程中,中部平原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农耕时代,大河流域常常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也是国家收税最多的地区。无论是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还是印度河流域,都是如此。世界上几大重要的原生文明都产生于大河旁边,是有道理的。中国大河流域的面积大大超过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等平原,更超过罗马的第伯河流域平原。因此,很容易凝聚成经济联系密切、人口众多的民族。


广袤的中华大地孕育了中华文明,而中华文明的强大磁性又为这一舞台增添了许多新的力量。各民族在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为中华文明的连绵不断提供了坚实、稳固的基础。历史上,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以中华文化的正统自居。


 与其他文明国家一样,中华文明也从原始社会发展而来。唐代学者杜佑指出,“古之人朴质,中华与夷狄同,有祭立尸焉,有以人殉葬焉,有茹毛饮血焉”。(《通典》卷四十八《礼八·立尸义》)与其他文明国家不一样的是,中国在出现了“渐革鄙风”的“圣哲”后,逐渐形成了对人自身行为的反省,建立了以自律为中心的道德文化体系。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有了《诗》《书》《礼》《易》《乐》《春秋》。《隋书·经籍志》总序云:“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无论是教人以温柔敦厚,还是授人以疏通知远;无论是育人以广博易良,还是树人以洁静精微;无论是立人以恭俭庄敬,还是传人以属辞比事,都是涵养人的品格以及传承文化之工作。而到秦汉,中国则完成了文化统一体的构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仁义忠信、中庸通变、兼容并包、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都成为中国人的文化特质,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心灵深处。中华文化把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都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从历史上看,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也是在对外来文化的吸纳中丰富充实的。即使对于外来的宗教,中国也不一味排斥。例如,佛教、景教、伊斯兰教都能在中国生存发展,并不断推进自身的中国化。史载,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七月,唐太宗为外来的景教下过一道诏书,其中说到:“道无常名,圣无常体。随方设教,密济众生。”中华文明的开放包容精神,可见一斑。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有一首著名的诗作《横吹曲辞·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据《古今乐录》记载,“横吹”即“胡乐也”,是张骞凿空西域后,从中亚一带传入中原的。唐代“洛阳家家学胡乐”,不少歌舞乐器都是从中亚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原,从而成为中华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例子,在史书、诗歌中比比皆是。中华文明正因为多元而丰富,因为一体而可强可久。


总之,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与中华民族的生存环境、生存模式和文化形态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华民族是传承中华文明的核心力量,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础。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绵延不断,对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承好、弘扬好中华文明,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神圣职责!


原文刊载于《中国民族报·理论周刊》2022年1月18日第05版;作者杨共乐,系北京师范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研究员。

原文链接:http://www.mzb.com.cn/zgmzb/html/2022-01/18/content_20525.ht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