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上午,《2021中国进口发展报告》正式发布。报告由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联合发布。
《中国进口发展报告》是全国在进口贸易方面发布的首部综合性报告,是服务积极扩大进口这一国家重大战略的,是服务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一重大活动的。自从2018年以来,报告已经连续发布四年。《2021中国进口发展报告》主编是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国家进口研究中心主任魏浩。《2021中国进口发展报告》一共25万字左右,主要包括总报告、理论篇、专题篇、地方篇、疫情篇和展望篇六个部分。
《2021中国进口发展报告》运用大量的微观数据,针对中国重点产品的进口情况、从重点地区的进口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本报告主要内容具体概括为以下六部分:(1)针对积极扩大进口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2)针对中国进口整体政策及其变化、产业进口政策、区域进口政策、进口平台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3)针对中国重点产品进口、重点地区进口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4)分析了全国第一大进口城市深圳、全国第二大进口城市苏州和中西部地区成都等地区的进口贸易发展经验和模式;(5)系统分析了疫情对中国进口发展的影响;(6)中国进口展望。
报告指出,进口贸易在新发展格局中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在新发展格局中,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本质含义是把国内经济做大做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本质含义是,既要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国际市场服务国内经济发展,又要高度重视国内经济发展对开拓国际市场的促进作用。积极扩大进口是我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专门从进口的角度来看,不管是国内大循环,还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进口都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进口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
进口是保障国内产业链安全、供应链安全的重要环节。越开放越要重视安全,越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必须做好应对一系列新风险挑战的准备。我国面临的新风险是多方面的,有外部风险,也有内部风险,有一般风险,也有重大风险。国内循环安全就是重大内部风险,国际循环安全就是重大外部风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国际分工日益细化,国际分工早就从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发展为产品内分工、价值链分工了,产品的不同工序分布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也就是说,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承担产品的不同工序,某一个国家和地区只是产品整个价值链上的一部分,产品品牌是一个国家的,产品生产是多个国家共同协作完成的。在这样的国际分工背景下,进口就是确保国内部分产品生产安全的必要环节,没有国外上游环节生产的零部件、半制成品进口,国内下游环节的生产就无法正常进行,可见,进口是保障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重要环节。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对进口渠道的拓展和培育,进口渠道逐渐向多元化、平台化转变。在公共服务平台方面,建立进口促进专门网站等公共服务平台,为进口贸易提供信息发布、政策介绍、贸易障碍投诉、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在平台建设方面,除了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还积极拓展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京交会)等综合性展会功能,培育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搭建进口贸易平台等;培育跨境电商进口等贸易新业态,分批次创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管理模式和进口税收政策等。
在2010-2020年期间,中国对世界进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7.7%,远远大于美国、欧盟。中国对世界进口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具体来看,在1950-2020年期间,中国对世界进口增长的贡献率为11.6%。其中,在1950-1977年期间,中国对世界进口增长的贡献率为0.6%;在1978-1991年期间,中国对世界进口增长的贡献率为2.3%;在1992-2000年期间,中国对世界进口增长的贡献率为5.3%。入世以来,中国对世界进口增长的贡献率大大提高。在2001-2009年期间,中国对世界进口增长的贡献率为12.1%。在2010-2020年期间,中国对世界进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7.7%,远远大于美国(18.3%)、欧盟(17.1%)、德国(4.8%)、荷兰(3.3%)、韩国(1.8%)和英国(1.8%),日本、法国和意大利的贡献率都为负数,分别为-2.5%、-1.2%和-2.7%。
在2001-2020年期间,中国货物进口年均增长11.9%,是世界货物进口增长率的2.2倍,远远高于美国、欧盟。中国货物进口年均增速整体上高于同期世界进口年均增速。具体来看,在1950-1977年期间,中国货物进口年均增长9.8%,同期世界货物进口年均增长率为11.4%;在1978-1991年期间,中国货物进口年均增长14.6%,大约是同期世界货物进口增长率(为7.9%)的1.9倍;在1992-2000年期间,中国货物进口年均增长13.7%,大约是同期世界货物进口增长率(为6.9%)的2倍;在1992-2000年期间,中国货物进口年均增长13.7%,大约是同期世界货物进口增长率(为6.9%)的2倍。自加入WTO以来,即在2001-2020年期间,中国货物进口年均增长11.9%,大约是同期世界货物进口增长率(为5.5%)的2.2倍,与此同时,欧盟、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法国和荷兰的年均增速分别为4.7%、3.8%、3.3%、4.7%、3.1%、3.2%、6.5%、3.1%和5.7%,都远远的低于中国。
中国货物进口占世界货物进口总额的份额显著提升。1950年,中国货物进口占世界货物进口总额的份额仅为0.9%,1978年为0.8%,1992年增加至2.1%,2001年增加至3.8%,2020年创历史最高水平,达到11.5%。在2001-2020年期间,与世界主要国家相比,中国货物进口占世界货物进口总额的份额增加最多,具体来看,与2001年相比,2020年中国占世界货物进口总额的份额增加了7.7个百分点,韩国增加了0.4个百分点,欧盟(-4.6%)、美国(-4.9%)、英国(-1.8%)、德国(-1.0%)、意大利(-1.3%)、日本(-1.9%)和法国(-1.9%)等国家和地区都是下降的。可见,中国以自身超大规模市场成为全球经贸的“稳定器”。
中国是40个国家(地区)的第一大出口市场。2019年,一共可以获得210个国家(地区)向中国出口的数据,在这210个国家(地区)里,中国是40个国家(地区)的第一大出口市场,是25个国家(地区)的第二大出口市场,是16个国家(地区)的第三大出口市场,是16个国家(地区)的第四大出口市场,是8个国家(地区)的第五大出口市场。总的来看,中国是105个国家(地区)的前五大出口市场。
中国连续12年成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2001年中国是世界第6大进口国,2003年上升到第3位,2009年上升到第2位,2009-2012年,中国连续12年成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2001年,世界前十大进口国(地区)依次为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中国、意大利、加拿大、荷兰和中国香港,2020年,世界前十大进口国(地区)依次为美国、中国、德国、日本、英国、荷兰、法国、中国香港、韩国和意大利。从世界前十大进口国(地区)的排名来看,中国的排名变化是最大的,上升了4位。
报告还指出,疫情暴发后,中国是率先恢复进口增长的国家。由于防疫措施科学、有效,中国在较短的时间内控制住了新冠疫情,其后开始复工复产,因此,中国的进口贸易也比其他国家更快得以恢复。受国内疫情影响,从以美元计价的进口额来看,2020年前五个月中国货物进口增速有所回落,而到6月中国货物进口则开始恢复增长,比2019年同期增加3.29%。由于国外疫情仍然严重,中国进口订单难以履约,7月和8月中国货物进口再度负增长,9月份,中国进口强势反弹,比2019年同期增加了13.47%,大幅强于市场预期。此后,中国货物进口每月均正增长。10月份、11月份和12月份,全国进口总值分别比2019年同期增长4.8 %、4.6 %和7.6 %。2020年全年,中国货物进口贸易增长率整体呈现“V”型态势,显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与2020年同期相比,2021年1至9月,中国货物进口月度增长率均超过15%,其中,2021年5月,中国货物进口增长率最高,比2020年同期增长了51%,2021年9月,中国货物进口比2020年同期增加了17.6%,已经连续13个月实现正增长。
疫情暴发后,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进口表现一枝独秀。2020年,印度进口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最大,南非、英国、欧盟、美国和日本的进口受疫情影响也比较明显。具体来看,2020年,印度、南非、日本和巴西的货物进口降幅均在2位数以上,分别下降23.22%、21.8%、11.9%和10%,英国、新加坡、欧盟、韩国、美国和俄罗斯的进口降幅分别为8.3%、8.2%、7.2%、7.1%、6.3%和5.6%,中国货物进口降幅最小,仅为0.6%。2021年以来,大多数国家的进口都恢复增长趋势,2021年1至7月,中国货物进口额比2020年同期增长34.9%,巴西、俄罗斯、欧盟、韩国、美国和新加坡的进口额增幅均在20%-30%之间,分别为30%、29.4%、28.4%、26.1% 、23.7%和20.8%,英国和日本的进口增幅在10%-20%之间,分别为16.4%和14.4%。
报告同时指出,2021年上半年,中国仍然是全球第二大进口国。2021年上半年,中国货物进口总额为12704.5亿美元,占同期世界货物进口总额的份额为12%,仅次于美国占世界货物进口13.1%的份额,远高于日本、韩国、英国、新加坡、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所占份额,这些国家的货物进口额占世界货物进口总额的份额都不足4%。
2020年,中国从美国的进口逐渐恢复,对美国出口贡献仍然突出。中国自美国的货物进口规模在2020年5月份下降13.5%之后,由于对肉类和其他农产品需求的增加,6月份中国进口同比增长11.3%。2020年6月,中国是美国第三大货物出口目的地,美国对华货物出口总额为92.42亿美元,占美国货物出口总额的8.8%,比2019年同期提高了2.2个百分点。2020年上半年,中国累计从美国货物进口564.3亿美元,比2019年同期降低4.8%,月均进口94亿美元。但是,随着有序复工复产,中国逐渐加快从美国进口,9月份中国自美国进口就达132.1亿美元。2020年前三季度,中国从美国货物进口总额为914.5亿美元,比2019年同期增长0.2%。2020年全年,中国累计从美国货物进口总额为1349.1亿美元,比2019年同期增长9.8%,占美国货物出口总额的比例为8.7%,比2019年同期提高了2.2个百分点。此外,2020年全年,中国仍然是美国的第三大出口目的地,仅次于加拿大和墨西哥。
报告进一步指出,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64国的进口规模整体增加。在2014-2020年期间,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64国的进口规模从4834.42亿美元增加到5699.06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2.78%。其中,在2014-2016年期间,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64国的进口规模呈现下降趋势;在2017-2019年期间,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64国的进口规模恢复增长态势。
“一带一路”沿线64国在中国进口市场中的地位有所上升。在2014-2020年期间,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64国的进口总额占中国进口总额的比例从24.68%增加到了27.72%。中国进口对“一带一路”沿线64国总出口的贡献有所提升。在2014-2020年期间,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64国的进口占“一带一路”沿线64国出口总额的比例整体保持增长的态势,从5.96%增加到9.23%。
2020年,中国进口对“一带一路”沿线64国出口的贡献有所上升。2020年,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64国的进口规模为5699.06亿美元,比2019年下降1.77%,占中国总进口规模的比例下降至27.72%。然而,2020年,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64国的进口占“一带一路”沿线64国总出口的比例比2019年有所上升,上升至9.23%,表明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中国进口对“一带一路”沿线64国出口的作用更加重要。
在“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出口中,2019年,中国是“一带一路”沿线13个国家的第一大出口市场,是“一带一路”沿线9个国家的第二大出口市场,是“一带一路”沿线4个国家的第三大出口市场,是“一带一路”沿线3个国家的第四大出口市场,是“一带一路”沿线4个国家的第五大出口市场。在“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中,中国是伊朗、印度尼西亚、伊拉克、科威特、蒙古、缅甸、阿曼、菲律宾、俄罗斯、沙特阿拉伯、新加坡、土库曼斯坦、也门等13个国家的第一大出口市场,是老挝、东帝汶、以色列、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泰国、乌克兰、越南等9个国家的第二大出口市场。
2019年,中国占“一带一路”沿线33个国家出口的比重均高于5%。其中,中国占老挝、伊拉克、缅甸、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东帝汶等6个国家出口的比重均处于20%至30%之间;中国占土库曼斯坦、蒙古、也门、阿曼、伊朗等5个国家出口的比重均高于30%,其中,中国占土库曼斯坦出口的比重最大,为83.2%。
报告另外指出,中国从中东欧的进口规模整体增加。在2001-2020年期间,中国从中东欧的进口规模从6.33亿美元增加到267.2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21.77%,2020年是2001年的42.21倍。其中,在2001-2008年期间,中国从中东欧的进口规模保持超高速的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高达37.21%;在2009-2014年期间,中国从中东欧的进口规模呈现出高速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为22.23%;2015年,中国从中东欧的进口规模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在2016-2020年期间,中国从中东欧的进口规模恢复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为15.67%。
中东欧在中国进口市场中的地位有所上升。在2001-2020年期间,除2004年和2005年外,中国从中东欧进口的规模占中国总进口规模的比例每年都保持上升态势,从2001年的0.26%增加到2020年的1.3%。
中国进口对中东欧总出口的贡献有所提升。在2001-2020年期间,中国从中东欧进口占中东欧总出口的比例大体呈现上升的态势,从2001年的0.33%增加至2020年1.47%的历史最高值。
2020年,中国从中东欧的进口规模有所增加。2020年,中国从中东欧的进口规模为267.25亿美元,比2019年上升了10.88%,占中国总进口规模的比例增加至1.3%,与此同时,中国从中东欧进口占中东欧总出口的比例上升至1.47%。
报告指出,中国从RCEP国家的进口规模整体增加。在2012-2020年期间,中国从RCEP的进口规模从6328.08亿美元增加到7753.96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2.57%。其中,在2012-2013年期间,中国从RCEP的进口规模保持增长趋势;在2014-2016年期间,中国从RCEP的进口规模呈现下降态势;在2017-2020年期间,中国从RCEP的进口规模恢复增长态势,并于2020年达到7753.96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RCEP国家在中国进口市场中的地位有所增加。在2012-2020年期间,中国从RCEP的进口占中国总进口的比例从34.8%增加到了37.72%。中国进口对RCEP国家出口的贡献有所提升。在2012-2020年期间,中国从RCEP的进口占RCEP总出口的比例从2012年的17.33%增加到2020年21.39%的历史最高值。
2020年,中国从RCEP国家的进口规模有所增加。2020年,中国从RCEP的进口规模为7753.96亿美元,比2019年上升了2.18%,占中国总进口规模的比例增加至37.72%,与此同时,中国从RCEP的进口占RCEP总出口的比例上升至21.39%。
报告最终指出,中国跨境电商进口规模高速增长。在2000-2020年期间,虽然跨境电商出口交易规模一直大于跨境电商进口交易规模,但得益于国内消费的升级和积极扩大进口政策的推动,中国跨境电商进口交易规模不断增加。在2018-2020年期间,跨境电商进口交易额从1.9万亿元增长为2.8万亿元,跨境电商进口交易额占中国进口总额的比重从13.49%上升为19.55%,增长较为稳定。2020年,跨境电商进口交易额为2.8万亿元,与2019年相比增长13.48%;2021年上半年,跨境电商进口交易额为1.37万亿元,占进口总额的比重为16.67%。
中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规模也在不断增加,于2020年突破1000亿元。在2017-2020年期间,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总额从566亿元增长为1000亿元,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规模不断壮大。2020年,中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规模已突破1000亿元,与2019年相比增长8.9%。
中国跨境电商进口用户规模不断壮大。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发展和完善、国内消费的升级、物流速度的不断提高使我国跨境电商进口的用户数量不断壮大。在2014至2020年期间,中国跨境电商进口的用户规模从1500万人增加至1.4亿人,2020年的跨境电商进口用户规模是2014年的9倍多。2020年,跨境电商进口的用户规模为1.4亿人,与2019年相比增长12%。2021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口的用户规模为1.48亿人,预计到2021年底用户规模将达到1.6亿人。
中国跨境电商进口用户数量增长率整体呈现出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在2014-2016年期间,由于我国跨境电商进口的用户规模基数小,增长较快,增长率不断上升;在2016-2020年期间,我国跨境电商进口的用户规模已增长到一定程度,虽然整体规模仍然不断壮大,但增长率却开始走下坡路,2020年,跨境电商进口的用户数量同比增长12%,达到历史最低点。
跨境电商进口呈现出两大特征:交易产品向多品类延伸、交易对象向多区域拓展。从交易产品的种类来看,跨境电商进口的商品品类最初主要集中在奶粉、纸尿裤、健康食品、化妆品等,之后逐渐拓展到高档消费品、家用电器等,目前已拓展到户外、玩具等更多的商品。从交易对象的区域来看,中国跨境电商进口呈现出“多市场多渠道布局”的鲜明特点,从刚开始的日韩、英美、澳洲等市场,开始延伸到德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家。日本、美国、韩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是我国跨境电商进口的主要来源地。2020年,中国通过跨境电商平台从日本、韩国等国家的进口逐渐增加;2021年,中国53.7%的跨境电商用户会选择购买日本和韩国的产品,45.6%的用户会购买欧洲的产品,42.6%的用户会购买美国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