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和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联合主办的“京师中国传媒智库”发布第34期报告《全国居民疫苗接种的认知与意愿——基于五大互联网平台的舆情分析》。该报告由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和北京云创网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发布,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喻国明教授进行了现场报告发布。
智库发布由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张洪忠教授主持。互动嘉宾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副主任、人民在线总编辑单学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李彪教授,新华社参编部机动调研室主任记者毕子甲应邀出席,对报告进行解读和建议。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丁汉青教授、杨雅副教授、王蕊博士、修利超博士参与会议。
会议开始,北京云创网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韩旭辉发布致辞,他认为大规模的疫苗接种是当前的重要工作,找到接种意愿背后的影响因素,高效推动疫苗接种行为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希望通过此次的舆情分析,洞察公众认知、情感和态度,研究不同平台上网民的声音,找到一些解决问题的答案。
喻国明教授发布报告《全国居民疫苗接种的认知与意愿——基于五大互联网平台的舆情分析》。他指出,疫情防控的上半场中国取得了优异的成果,全民疫苗接种是疫情防控的下半场,需要有国家政府、媒体和群众强有力的协同。疫情爆发以来,网络社会中建构了新的政务和社会动员机制,网络的机制成为今天社会动员最重要的平台。因此,基于网络的动员和认知行为意向十分有意义。社会动员场域的转化中出现了新的传播格局,人们的认同对摆事实和讲道理的效应在递减,而圈层共振则成为当前疫苗动员最重要的因素。
研究报告认为,第一,适度报道新冠疫情的负面信息有助于唤醒公众的风险感知,促进公众接种行为;第二,媒体对国外疫苗的负面报道铺垫了国内群众的接种犹豫心理,信息接收的休眠效应进一步降低了公众对疫苗的信任感;第三,传受者之间心理距离会影响舆情信息的传播范围,越能击中舆情靶心,舆情讨论度越大,表达方式越接地气,越符合用户接受习惯;第四,传统主流媒体与社交媒体相互协同形成舆情的“哑铃效应”,官方意见场与民间意见场之间呈现的信息隔阂呼吁跨越圈层“最大公约数”;第五,视频手段的普及作为“泛众化传播”时代到来的重要技术基础,其本身蕴含的关系认同特性带来了更正面的情绪激励以及更多元的跨界交流第六,数字原住民与数字移民之间的代际差异:中老年群体更乐观也带有更强的贬责,90后以及千禧一代更悲观但是对未来充满了更多的期待;第七,大部分网民对疫苗接种持正面态度,但行动意愿不够明确,媒介信息、心理预期以及参照群体形成“第三人效果”的感知定势。
本次报告发布的互动环节中,来自主流媒体、舆情智库机构和高校的互动嘉宾肯定了研究报告的意义,并对报告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副主任、人民在线总编辑单学刚指出,本次报告所选取的五个平台涵盖代表性强,对决策者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报告的价值也可以理解为数字化生活中对公共议题认知的全新突破。对于疫苗所对应的科学传播范畴,可以发挥意见领袖传播的作用,如科学家、文体明星、公职人员等,还可以更多地进行情感传播,但也需要注意防止过度娱乐化的倾向,把握好科学性和娱乐性的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李彪教授对研究报告从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进行了评价。在学术方面,报告提出媒体对国外疫苗的负面报道所造成的“休眠效应”进一步降低了公众对疫苗的信任感,这一点对于内宣和外宣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报告从事实获取到关系情感的分析梳理十分详尽,注意到了情感的锚定效应。在社会价值方面,报告发现主流媒体在社会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在关键时刻起到了一锤定音的作用。最后,李彪教授提出,可以对接种疫苗的认知和行动数据进行拟合,关注受众从意愿到行动的转化中可能存在影响因素。
新华社参编部机动调研室主任记者毕子甲从疫苗接种宣传策略的角度对本次报告进行了回应。她肯定了此次报告的意义,在疫情的背景下,破除疫苗犹豫的心理障碍十分重要。报告发现的的传统主流媒体与社交媒体相互协同形成的舆情“哑铃效应”十分重要,在传播中可以通过自媒体对于老年人群体进行普及,实现意见场跨圈层的互动。
喻国明教授也对嘉宾互动进行了回应,肯定了团队成员杨雅、陈雪娇等在报告中付出的努力。继2020年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爆发后,新冠疫苗的研发与接种成为世界共同关注的另一个焦点。《全国居民疫苗接种的认知与意愿——基于五大互联网平台的舆情分析》报告以国内新冠疫苗接种事件为背景,基于微博、抖音、今日头条、哔哩哔哩、知乎等五大互联网平台与“新冠疫苗接种”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探究社会环境以及媒体报道对于全国居民对疫苗接种事件的主观认知和行为意愿的影响,厘清非常态期间社会认同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规律,以期为推动健康传播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在互动合影之后,本次“京师中国传媒智库”发布会结束。发布会同步在B站直播,获得学界业界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