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学院教授、波兰前副总统科勒德克5月28日在《学习时报》上发表文章认为,中国之所以能够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离不开中国共产党采取理性务实的发展态度,创造性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结合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进行协同创新,在全球化浪潮中抓住了发展机遇。
中国之所以能够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离不开中国共产 党采取理性务实的发展态度,创造性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结合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进行协同创 新,在全球化浪潮中抓住了发展机遇。
过去 30 年来,中国与俄罗斯的相对经济实力在短短一代人的时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纵观人类历史,这样的事情过去还从来 没有过。两个国家都正在经历着结构性体制 改革,中国在经济发展与追赶世界发达经济体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更加令人瞩目。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从传统积淀到地缘现状,从历史遗产到资源禀赋不一而足。然而可以确定的是,邓小平的领导对于中国的发展至关 重要。邓小平是位伟大的政治家,如果不了 解他的思想和行动所产生的影响,就不可能理解近几十年世界经济结构性变革的真谛。
32年前,也就是1989年的5月15日至18 日,中苏高层会晤在北京举行,邓小平会见 了当时苏联最高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关于这次会晤,基辛格在《新闻周刊》 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其中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究竟谁才是正确的——是致力于政治变革,但在经济改革方面却乏善可陈的戈尔巴乔夫, 还是大胆开启市场经济改革的邓小平?
1996 年夏天,我在巴黎第一次见到基辛格,我向他提到了这个问题。此后,我和戈尔巴乔夫在莫斯科见过好几次面,与基辛格更是在北京和纽约有过多次交流,在我们的谈话中我多次提到改革道路的选择问题。这个问题很大,大到可能只有交给历史来回答,但它仍然值得人们尽可能地深入探讨,包括与那些创造历史的人们展开直接对话。
从基辛格日后发表的讲话中可以看出,我们两人意见一致,都认为邓小平是对的。 就在邓小平和戈尔巴乔夫二人会面之后,两个国家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没有人会料到,中国经济一路突飞猛进。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1989 年的俄罗斯 (当时 仍是苏联) GDP 大约高出中国 50%;而如 今,中国 GDP 几乎是俄罗斯的 9 倍。
当然,我们不能仅拿 GDP 水平和动态 变化作比较,但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显而易见。此外,对社会经济许多其他领域的观察也很能说明问题。比如,中国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长足发展不但便利了人们的生活,而且提升了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世纪 90 年代初,印度的人均 GDP 曾略高于中国;而如今,中国的人均GDP约为印度的5倍。此外,得益于连续多年旺盛的生产动能以及适 当的收入分配政策,中国已经消灭了极端贫困 (根据世界银行标准,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每人每日生活费低于 1.9 美元即为“极端贫困”)。而在印度,仍有约 12%的人口—— 也就是 1 亿多人,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彻底消除极端贫困是一项伟大的成就,在所有与中国发展水平相当的国家中,没有一个能够取得中国这样的成就。
2013 年,习近平主席提出“精准扶贫”,他定下目标,到 2020 年彻底消除现行标准下的农村绝对贫困。当时许多人对此持怀疑态度。有些人至今仍然不愿相信,中国将在 2024 年或 2025 年成为世界银行认定的“高收入国家 ”。
中国的一切成就之所以能够取得,是因为它采取了一种理性务实的发展态度。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经济理论,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套结合了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的协同创新体系,围绕着这一体系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政策,在不可逆转的全球化浪潮中抓住了发展机遇。
我认为,应该用新实用主义来代替备受 诟病的新自由资本主义以及将人们引入歧途 的民粹主义。全球化的包容性越强,就越能实现真正的双赢。发展中国家越是能向中国学习,它们就越可能助推本国经济的发展。
原文刊载于2021年5月28日《学习时报》第 2 版
原文链接:http://paper.cntheory.com/html/2021-05/28/nw.D110000xxsb_20210528_4-A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