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和《国际新闻界》共同发起的第六届中国传媒公信力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
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传播与社会信任”,分上下午共四场会议进行。与会嘉宾立足于新闻传播学、社会学、经济学、系统科学等领域,探讨了互联网时代公信力传播带来的社会影响。
第一场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张洪忠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刘海龙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闫文捷副教授进行了点评。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喻国明教授发表了题为《谈谈媒体公信力研究的转型》的演讲。他表示,对于公信力的研究要有从旧的范式到新的范式的改变:不应该固守之前的框架逻辑,更要关注边界、机制、条件等的改变。对当下传播生态的改变,应根据公信力本体的组合要素,构造关联体系,跟随改变进行改变。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苏振华以《社会转型、社会分化与媒介的社会整合》为题发表演讲。苏振华教授认为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的社会化转型,带来了社会分化、社会失范、社会信任度降低,从而影响微观行为和宏观结构的转型。他表示,在寻求社会整合的过程中,传播与市场、政治与教育,是三种并行的最重要的社会整合机制。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何明敏发表题为《网络政治信息接触与人际信任的关系及媒体信任与爱国主义的链式中介分析——基于CSS2019数据的实证研究》的演讲。她的研究发现:媒介内容影响媒体信任和人际信任;制度信任正向影响人际信任;共同的情感增强人际信任。
刘海龙教授和闫文捷副教授进行点评。
第二场会议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金兼斌教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丁汉青教授和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助理教授张开平点评。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马得勇发表了《社交媒体时代的传统媒体公信力——基于中美网民调查的比较分析》演讲,表示社交媒体时代中美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并未因社交媒体的出现而式微。同时近几年来官媒公信力呈增加趋势并获得民众的高度信任,基本可归因于政治环境和舆论环境的改变而非其专业水平的提升。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胡泳教授发表题为《网络时代,新闻业提供哪类产品与服务》的演讲。胡泳教授认为信息在每次被消费的时候都是体验品,同时许多媒介产品也是信用品——消费者无法判断供给自己的质量与其所需的质量是不是相配,因此累积的体验以及消费者对这些产品的信心,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西安交通大学新媒体学院的李鑫同学发表了题为《地理空间距离对居民社会信任差异的影响研究:社交媒体的调节作用》的演讲,其研究结果发现:城乡社会信任差异显著;社交媒体的频繁接触促进城乡社会信任趋同。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周倩发表了题为《Omnipotent Propaganda: Constructed Political Trust by State Media through Institutional Performance and Cultural Values in China》的演讲。她的研究讨论认为,国家媒体宣传可以增强中国的政治信任,通过强化公众绩效评价和强化传统主义价值作为中介机制;对政府绩效的评价,提高了中国的政治信任度,而这些绩效评估更多的是媒体建构。
丁汉青教授和张开平老师进行点评。
下午第一场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员、教育新闻与传媒研究中心主任方增泉主持,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苏振华、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甘晨点评。
教育部青年长江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刘海龙发表了题为《意见极化还是沉默螺旋:微博评论的大数据分析》的演讲。他的研究发现,在微博评论里,沉默螺旋效应明显,极化效应不明显;在持续关注者中,乐队花车效应明显;缺乏极化效应必需的对言论表达自由的感知和坚定的意识形态信念;民族主义超越了左与右的意识形态。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助理教授张开平介绍了《“娱乐竞底”:新媒体宣传的去政治化误区——基于新浪微博的大数据分析》的研究。她的研究发现主流媒体在新媒体场域的介入形成竞底效应,政治属性不断弱化,娱乐与服务属性不断强化;主流媒体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不断趋近地方媒体和政务新媒体。接着张开平老师又分享了《“双疫情记”:新媒体场域的舆论极化——基于新浪微博的大数据分析》的研究,发现围绕新冠肺炎疫情,我国网络舆论呈现出基于内在对立价值观的舆论极化,主流媒体在社交媒体场域的宣传能够对舆论氛围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朱露发表了题为《社交媒体新闻偶遇的双重意涵:“新闻找到我”效应对中国青年网民系统支持和政治参与的差异化影响机制》的演讲,她的研究发现,从总效应角度看,“新闻找到我”的社交依赖和平台依赖都与线上政治参与显著正相关;依赖平台获取新闻会对政治知识产生负面的效应;“新闻找到我”的社交依赖与系统支持显著负相关。
苏振华教授和甘晨进行点评。
最后一场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敏主持,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任金兼斌,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刘茜点评。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沈阳发表了题为《如何预测下一次人类的大危机?网络热点发现和风险弱信号发现》的演讲,从中美博弈、基于大数据的疫情高峰和周期预测、美国大选预测等案例切入,介绍了风险弱信号的预测性、隐匿性、主体性等特点,讲解了风险弱信号的势能效应,以及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七类情绪识别等内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许可发表了题为《算法价值观与算法危机》的研究,从计算机学科关于算法的定义,算法价值观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途径,以及算法危机的根源与解决之道等方面,阐述了算法。他认为,价值理性有标准,工具理性无极限,算法既包括基于经验的学习算法,也有基于理性的优化算法;人类发明了算法又被算法操控,我们要恢复算法各个领域的平衡。
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助理教授任汝芩发表了题为《Social Capital Creation in Commons-based Peer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的演讲,她的研究发现,除去部分最重量级的系统之外,社群伙伴关系一般不利于社会资本的创造。
金兼斌教授和刘茜老师进行点评。
最后,由张洪忠教授主持自由讨论环节。与会老师和同学们围绕算法价值观的反思、主流媒体的竞底效应、意见极化等方面的问题交换看法、展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