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春招大幕即将拉开,由于疫情带来的影响尚未消除,909万应届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在相关报道中,部分媒体特别提到了越来越多的出国留学人员选择回国就业,加剧了就业竞争的情况。就这一问题,我们该如何看待呢?
首先,我国教育改革开放的深入扩大促进了赴外留学人数的稳步增长,然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人才的国际流动相对不平衡,流出、流失严重。今天,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内就业、创业环境的优化,我国的人才吸引力自然不断攀升。根据教育部官方统计数据,“十三五 ”期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达到了251.8万人,学成回国人员201.3万,占比超过80%。2020-2021年,受国际新冠肺炎疫情及部分国家就业签证政策收缩的影响,预计今年海归就业人数还将有所增长。
高校应届毕业生和海归人员在就业市场上比例的增加是高等教育普及化和教育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结果,也是我国劳动力整体素质提升的表现。相对于数量本身,我们更应该关注的其实是人才供需不平衡的问题。2021年2月26日,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部长张纪南就指出了当前就业仍面临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像制造业、服务业普通难招、技术工人短缺,技术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超过2。”海归群体虽在自贸区、跨国企业等受到青睐,但从就业的热门专业、热门城市等几个指标看,同国内毕业生表现出基本趋同的结构矛盾。
所以,核心的问题在于围绕“就业优先”,扩大就业规模,优化就业结构。
扩大规模就需要形成新的增长点,挖掘新岗位。比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在人力资本服务领域形成新动能”,就是要持续推进供给侧改革,围绕“人力资本”健全教育培训、劳动用工、创业创客、健康保险、知识产权等系列产业链,形成新业态。同时,依靠科技创新“补链”、“强链”,创造新岗位。换句话说,就是通过服务就业人群本身创造就业岗位。人力资本产业的发展还可以探索人才金融服务模式,为人才创业提供资本保障,改变过去单纯依靠专项补贴、减税等办法支持劳动力市场的建设。
结构优化需要就业前端的积极配合,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等机构要持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几个问题是由目前的就业结构提出的,应该成为引导培养模式改革的问题意识:比如,高校如何平衡基础研究人才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比例?如何借专业学位教育改革之东风促进产教融合?什么是中国特色的学徒制?职业院校如何灵活回应人才市场需求,确保“有岗有人”?等等,这都是值得研究并需要马上回应的问题。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乡村振兴战略应该是目前最大的人才“需求方”,因此我们还要形成新时代的就业风尚,引导和鼓励国内和海外归来的有志青年投身乡村振兴,与国家战略同行,更容易找到大展长才的事业。
原文刊载于光明网时政频道;作者刘敏,系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