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头条关注» 【光明网】韩震:绘就“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宏伟蓝图

【光明网】韩震:绘就“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宏伟蓝图

编者按:近日,《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这是我国第一部国家层面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任务,对“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作出总体性规划。


  在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发表六周年之际,光明网理论部邀请参加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的部分专家、哲学社会科学界的知名学者和青年学者,深入探讨如何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推动理论创新、服务科学决策、提升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创造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业绩,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提供坚实学理支撑,为党的二十大召开营造良好氛围。


  本期刊发光明网记者专访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韩震教授的文章《绘就“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宏伟蓝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进入了扎实稳步推进的“快车道”,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2016年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纵观我国近年来在“三大体系”建设中取得的成果,韩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学科建设方面,我国在着力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知识体系的同时,也在不断开拓国际视野、深化国际形象;学术评价建设方面,由过去的量化评价向多元标准评价转变,由过去的重数量向重质量、重创新、重实际效果转变;话语体系建设方面,我们逐步摆脱了对国外评价标准的过度依赖,建立了自主的评价导向和体系,在引导学术创新的“中国特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的“硬实力”发展世界瞩目,“软实力”发展也不应缺位


  既往取得的成就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韩震表示,近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者、工作者的科研创新意识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大家逐步认识到,哲学社会科学问题的研究不应仅仅是对西方哲学社会科学问题思考的翻译和照搬。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必须研究中国之问和时代之问。同时,随着党和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各项投入和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为我国培养出大批学科基础理论扎实、国际视野开阔的优秀人才提供了切实的保障。


  在此基础上,今年四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我国第一部国家层面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韩震认为,《规划》的出台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及时回应了我国当前面临的重大现实需求。近代以来,我国由于经济上的落后造成了社会思想意识上的落后,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在全球始终处于“跟跑”地位,缺少自主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和相关的构建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下,我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实现了从“跟跑”向“并跑”的进展。但我国当前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仍与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并不相称。作为一个拥有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大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硬实力”发展在全世界范围内有目共睹,“软实力”发展也不应缺位。这就要求哲学社会科学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方面构建起自主的知识体系,从而与经济社会发展形成相互支撑,向世界文明展现中国理论、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规划》明确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前进方向


  《规划》对“十四五”时期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开展的指导思想、需要坚持的主题主线、面向的方向目标等进行了明确说明,为下一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开展明确了具体的方向。韩震表示,《规划》提出的具体目标指明了“十四五”时期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四个重点方向。


  一是要推进新时代党和国家重大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指导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本身就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需要开展的重大时代性课题,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成果对其他学科的研究开展具有方向性和方法上的指导作用。从价值取向来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开展要以人民为中心,以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为中心。从方法指导来看,马克思主义坚持的“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是其他学科开展研究必须遵循的前提和方法。因此,对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态和知识建构的研究是“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开展的一个重点和方向。


  二是要建构基于自主知识构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彰显中国特色,就要对中国历史上各个领域的思想资源进行清晰的梳理和整合,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从而为构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打好基础。


  三是要扩展国际视野,推出具有世界水平的研究成果。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也要跟上步伐,不能将视野仅仅局限于中国范围之内,更不能闭门造车。站在“两个大局”的高度,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要在全球视野下开展,尤其是要加强对国际问题和国别问题的研究。过去我们国家对国际问题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对一些发达国家和大国的研究,对全球性问题的研究存在断层,但是作为一个大国,我们需要加深对整个世界的认识理解,由此才能更好地推进我国与世界各国开展交往合作。


  四是要大力推进经济理论体系建设。过去我们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创造了众多的“中国奇迹”,但是在经济理论方面没有构建起真正具有世界影响的经济发展理论体系。大力推进我国经济理论体系建设不仅是“十四五”时期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的必要基础。建构中国自主经济理论必须有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的参与。


  发挥高校优势,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培养更多高质量人才


  《规划》提出要加强“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和“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在这一过程中,高校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五路大军”中最重要的力量,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韩震指出,高校在人才队伍建设和智库建设方面具有的最大优势就在于汇集了丰富的人才资源。一方面,高校的科研工作者基本覆盖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各个学科,为跨学科合作交流搭建了畅通的平台和环境;另一方面,高校的科研工作者在年龄上没有明显断层,因为有学生作为新鲜血液,“老中青”三代的合作与交流不仅有助于发挥不同年龄层各自具有的经验、创新优势,也有助于形成思维互补,开阔科研视野。


  对于未来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培养,韩震提出了三点期许:一是要培养能够深入社会、具有调研能力的人才。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本质上是对人、对社会的研究,需要科研工作者了解社会,才能真正把目光聚焦于时代的社会之问、人民之问,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二是要培养能够灵活运用现代科技且具有思辨能力的人才。互联网时代海量的大数据为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科研工作者一方面要学好用好现代科学技术,为学术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要培养从广泛的资源中凝练出时代性问题的思辨能力。三是要培养紧跟时代,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要让世界了解中国声音,首先需要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掌握全球背景下世界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的态势,从而能够在最前沿的领域与不同的思维展开交流。


原文刊载于光明网2022年05月19日理论频道,作者韩震,系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

原文链接:https://share.gmw.cn/theory/2022-05/20/content_35749734.ht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