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头条关注» 【中纪委网站】徐斌: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

【中纪委网站】徐斌: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

  

 

  党的十八大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作风建设为切入口,从中央政治局做起、从领导干部抓起,开启全面从严治党这一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新境界,从理论和实践上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时代课题。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我们要系统把握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六个方面的实践要求,把党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进行到底,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坚持自我革命是党百年奋斗的重要法宝

  

  百年前,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时候,还是一个只有50多名党员的组织。同时存在的政治派别在全国还有几百个,但绝大多数都昙花一现。只有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趋势、不断发展壮大,现在已成为一个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世界性巨大影响的执政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党领导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历经千锤百炼仍朝气蓬勃,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党敢于直面自身存在的问题,勇于自我革命,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旗帜和灵魂,先进的中国人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信仰马克思主义是一回事,正确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又是另一回事。在大革命时期,年轻的共产党人照搬苏联革命的经验,结果遭到失败。在总结失败教训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在革命危急关头,遵义会议彻底批判了“左倾”教条主义,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确立了正确的革命路线,成为历史的转折点。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内曾出现了大量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现象,出现了刘青山、张子善等腐败分子。为了更好地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任务,我们党进行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这次觉醒的前提是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大讨论解放了思想、解放了人,摆脱了教条主义束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践的权威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在进行社会革命的同时,注重自我革命,不断改进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战略高度,立足于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以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为目标,对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规律性认识进行了系统总结,开辟了党的自我革命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我们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从颁布实施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再到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我们党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从而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自我革命是我们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

  

  抗战胜利前夕,毛泽东在延安的窑洞里,曾与黄炎培进行了关于“历史周期率”的谈话,成为党史上著名的“延安窑洞对话”。黄炎培对毛泽东坦言: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部历史,或政怠宦成,或人亡政息,或求荣取辱,总之没有跳出这个历史周期率。国民党是这样,共产党会不会重蹈前人的覆辙?希望贵党能够找出一条新路,跳出这个历史周期率的支配。毛泽东很自信地说,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能够跳出这个历史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历史周期率是历史事件周期性发生的概率,是政党、国家或者团体在历史发展中表现出来的盛衰变化的统计学的重复性。历史是不可复制的,但一个团体、政府的状态总是受一些内在因素影响,它们决定了社会历史中由盛而衰重复出现的现象。但历史周期率不是一种客观必然性,不是历史宿命论,共产党人能够打破历史周期率。我们党要跳出历史周期率,必须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本质、纯洁性的品质和战斗力的锐气,才能保持兴盛状态,避免衰亡的结局。77年前,我们党找到了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方法,实行人民民主,让人民监督,保持警觉性和奋斗精神。今天,这个方法仍然有效,将来还会有效,这是外在压力。更持久的、更根本的是我们党要锻造自身,增强内在动力和活力,提高自觉性和主动性,锤炼自己的品格和力量,始终保持带领人民前进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党外靠发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内靠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保证了党长盛不衰、不断发展壮大。如果说,实行人民民主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一个答案,那么,党的自我革命就是第二个答案。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着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代表着先进社会形态发展方向,它的本性是革命的、批判的,先进性是其本质特性。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党的先进性才能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但是先进性是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是在清除消极、落后的因素中锻造的。党历经百年沧桑更加充满活力,其奥秘就在于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随着历史发展,不断自我批判、自我革命,才能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才能保持党的事业长盛不衰,跳出盛极必衰的历史周期率。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纯粹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只代表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人民的利益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利益,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存在的价值和根本。随着事业发展,在利益诱惑面前,有的党员干部精神懈怠、惰性萌发、本质蜕变,站在了人民利益的对立面。要坚守党的初心使命,保持党的斗争精神、积极的精神风貌,跳出历史周期率,必须不断自我革命,清除腐化变质分子,改造队伍思想观念,改变懈怠蜕化作风,这是保证我们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避免党的事业衰落失败的根本。

  

  沿着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砥砺前行

  

  党的自我革命既是从问题出发,向沉疴痼疾开刀的自我批判、自我革新的具体行动,也是面向未来、为实现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自我建设、自我发展的战略抉择。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上,我们党要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必须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增强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坚定不移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守自我革命根本政治方向。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力量的根本保证。自我革命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是提高党的政治领导力、执政能力的根本方式,目的是永葆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坚守自我革命的根本政治方向,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责任。

  

  坚持把思想建设作为党的基础性建设,淬炼自我革命锐利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坚持党的自我革命,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以自我革命精神祛除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念,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

  

  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严明纪律整饬作风,丰富自我革命有效途径。党的自我革命效果、党员干部的政治本色与理想信念,体现在党员干部的具体行动中,体现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作风中。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要求全党毫不松懈纠治“四风”,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滋生蔓延,深入开展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坚持以雷霆之势反腐惩恶,打好自我革命攻坚战、持久战。反腐败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做好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要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必须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保持对腐蚀“围猎”的警觉,以系统施治、标本兼治的理念正风肃纪反腐,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不断清除一切腐蚀党的健康肌体的毒瘤,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坚持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凝聚力,锻造敢于善于斗争、勇于自我革命的干部队伍。自我革命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要取得持久的胜利,必须提高党的自我革命的精神、意志和能力,锻造敢于善于斗争、勇于自我革命的坚定的专业化的干部队伍,明确其职责、目标、任务,坚定履行自我革命的使命。

  

  必须坚持构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制度规范体系,为推进伟大自我革命提供制度保障。党的自我革命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战略性、系统性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有效方式,我们必须探索、建构并不断完善自我革命的制度体系,并形成稳定的运行机制,提高自我革命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作者徐斌,系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原文链接:http://v.ccdi.gov.cn/2022/04/13/VIDECfj2gDaZkqtVFE4UBPAr220413.s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