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头条关注»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统语言学现代化科研创新团队”获评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统语言学现代化科研创新团队”获评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

10月28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召开学习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暨全国杰出专业人才表彰电视电话会议,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对第六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和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进行了表彰,北师大资深教授王宁先生领衔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统语言学现代化科研创新团队”获评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王宁作为先进集体代表参加主会场会议。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科技部联合实施,重点表彰在关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重大工程项目、重大基础科学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领域中涌现出来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1999年进行首次表彰,现已开展六届。本次表彰大会上,93人被授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97个集体获评“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北师大“中国传统语言学现代化科研创新团队”作为高校新文科团队代表获教育部推荐入选。



中国传统语言学现代化科研创新团队,依托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研究所,组建所属的汉语言文字学学科最早可追溯到1902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的国文类,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是“章黄学术”在当代中国的重要传承者。团队现有专业教师13名,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7人(包含资深教授1人),博士12名,多人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


团队致力于传统人文学科的改革与创新,在原创性理论构建、新文科建设、国家智库建设、文化普及等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有力推动了中国传统语言学的现代化。例如,基于传统《说文》学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创建了新型汉字学理论——汉字构形学;吸收现代语言学的成果和方法,使传统训诂学发展为现代词汇语义学,在学术界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团队在原创性理论的指导下,将传统人文学科与现代信息科学相结合,充分吸收系统论、数据处理、人工智能等相关成果,实现了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的飞跃,为传统语言学赋予了鲜明的现代色彩。此外,团队还及时将学科前沿成果转化为面向社会的公共资源,如甲骨文字库、小篆字库、汉字全息资源应用系统、数字《说文》研究平台、历代碑刻数字化研究平台等。同时,聚焦国家智库服务,完成《通用规范汉字表》《古籍印刷通用字规范字形表》、小篆国际编码方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修订等多项重大语言文字教育规范和资政报告,在汉字现代应用、汉字规范、古汉字国际编码、基础教育等领域影响深远。


团队获各类高层次科研项目100多项,其中包括国家级社科重大项目6项、重点项目1项、后期资助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学术团队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国家重点课题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0余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近5年团队成员累计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0多篇,并获得多项软件著作权。科研成果曾荣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高级别奖项。团队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坚持教书与育人并重,多人次荣获国家级、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及省部级以上教学名师荣誉称号,曾被评为首届“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并获北京市“人民教师”提名奖,在高教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