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无论是在家庭、在单位,还是在社会上任何一个场合,都要遵守共同的规范和准则,这就是道德。公民道德水平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也标志着社会发展和文明程度。我们国家一直非常重视公民道德建设,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并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11月17日,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焦点访谈栏目当中,北师大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材研究院院长韩震接受采访,分别就《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出台的原因、《纲要》当中尊重群众实践的重要性以及公民道德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表了深刻的见解。
党中央2001年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至今已有18年,我们面临的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对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韩震指出“正因为时代发展了,对道德要求高了,大家感觉到(公民道德建设)这方面还是不满意的,而且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正因为存在着问题,我们才要加强道德教育,促进这个社会不断文明进步。”
尊重群众实践是《纲要》的一个特点,2001年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来,各地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积累了很多新鲜创造和典型经验,这些积累运用到新时代纲要中突出群众性、实践性、可操作性,让群众方便参与也乐于参与。韩震提到“文明创建活动、乡村公约、家庭教育、家风教育、家风建设,这些都是群众的创作性经验,也就是说道德是用来实践的,不是用来说的,正是群众的道德实践才给道德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纲要》中明确指出,公民道德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致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一切工作都要聚焦这个目标。韩震对此进行诠释:“经济全球化时代交往空间越来越大了,我们的责任也更大了,因为我们从跟跑变成并跑、领跑,也就是说我们未来的孩子应该更有责任感使命感,我们要培养比我们这一代人更优秀的一代人,才能承担起这个责任,这个责任不光是比我们更有能力、知识水平更高、国际视野更开阔、理论视野更深邃,同时还有道德责任感更强,使命感更强。”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为人需要有品德,社会需要有公德。同时道德建设也需要与时俱进。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出现新的道德问题,因此要有新的道德范畴和新的道德要求来面对这些问题。纲要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需要我们身体力行。
2019年11月17日《焦点访谈》原文链接:http://tv.cctv.com/2019/11/17/VIDEtOuo1E8OzlFUziVSi8Yk191117.shtml?spm=C45404.PhRThW8bw020.EEGmTfZn2dlu.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