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王晓东在毕业典礼上发言
王晓东,北师大生物系1984届校友、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学长主要致力于人体细胞凋亡的研究,目前已研发出针对肿瘤细胞凋亡的新型实验性肿瘤治疗药物。他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位、也是最年轻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入选时仅41岁, 2013年他入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14年入选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EMBO)外籍会员,并获得多项国际生物研究奖。
亲爱的2019届研究生同学们:
今天,我首先要感谢程建平书记、董奇校长给我这个机会,能让我在你们人生道路中这样一个光辉的里程碑时刻和你们共同分享喜悦。我要祝贺今天拿到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证书的同学们,作为一个老研究生,我知道你们经历过的酸甜苦辣,正是过去几年的酸甜苦辣才汇成了今天的美味佳肴;我也知道你们经历过的披星戴月,正是过去几年的辛勤汗水才汇成了今天的辉煌,祝贺大家!我同时也要祝贺在你们背后默默付出的家长和亲人们,作为一个在读研究生的家长,我对他们的心情非常理解。其实作为家长,我们比你们有更多的担心,但是却不敢问太多。今天家长朋友们终于可以把心放下了,你们的孩子毕业啦!我同时也要祝贺你们的导师们,我培养过很多研究生,现在我的实验室里,还有很多挣扎在毕业线上的研究生们,其实作为导师,我们比你们更着急,但是却不能表现出来。我们不仅要把你们的学业指导好,还要把你们的情绪照顾好。今天,你们的导师们心也可以放下了,在这里我也向你们的导师们表示祝贺!
我在1984年在北师大本科毕业,并考上了研究生,但是我只读了半年。而这半年却为我打下了人生职业道路的基础。
当时我们的条件和现在没法比,我的导师薛绍白老师家中非常简陋,只有一张桌子,他的孩子读书的时候,他就只能到实验室来看书。所以那个时候,我们两个人经常就科学的发展和我们研究的细胞生物学进行讨论。他当时对我说:“尽管我们现在很多科学实验没有办法做,但是对细胞生物学很重要的问题是你如何了解在细胞变化的过程中,包括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的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生物化学变化。”这句话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它成了我职业生涯的指导。我独立成立实验室已经二十多年了,我们一直在沿着这条道路前进。我们所有的研究,就是了解了细胞在死亡时的生物化学变化,这个方向就是薛绍白老师在三十多年前给我的。因此我想说,你们导师的水平其实都是很高的!
那么,我为什么没有在北京师范大学把研究生这个学位读下来呢?在我考上研究生的时候,美国康奈尔大学有一位老先生叫吴瑞,当时他成立了一个中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型项目,我作为北师大研究生有资格去考这个项目。那个时候中美之间的科技交流远远没有现在成规模成气候,我们毕业后几乎没有渠道去美国留学。吴瑞老先生不仅科学做的非常好,他还能够抽出很多时间从我们这些完全没有任何背景的学生中挑选出学得好的,到美国去读博士生。2003年,中国成立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吴瑞老先生身体力行爱国科学家的担当,作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科学顾问委员会主席,把我从美国带到了北京。当时他说了一句话,至今仍激励我前行。他说:“你们是有历史责任的,我帮助你们从中国到美国,也要把你们从美国送回中国,让科学之光能够在中华大地上灿烂。”
我还要再提另外一位导师,就是我的博士后导师,我在他那里学到了什么是对科学的挚爱。他在45岁时就得了诺贝尔奖,但是他每天都在实验室里辛勤努力地工作,最重要的是他热爱他的工作。他热爱科学本身,而不是因为诺贝尔奖带来的光环。我从他那里不仅学到了对科研要严肃认真严谨,同时还学到了做科研就要挑战自己。有时候你自己能做什么,是否能勇敢面对问题、解决困难,都需要在挑战中提升自己。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才华重要还是平台重要。我认为平台更重要。因为平台不仅可以让大家展示自己,而且还可以激发个人潜力。也许我们认为自己是个很平凡的人,但是好的平台往往能激发出你自己都无法想象的潜力,完成你自己都无法想象的成就。所以我们作为北师大人,可以不生活在聚光灯下,可以不生活在别人的掌声里,但是我们要努力成为一个好的平台的建设者,在科学、艺术、教育等方方面面,给我们的中华大地搭起无数让我们的下一辈、我们的学生能够发挥他们的潜力和能力,让他们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贡献的平台。
最后,我想以我的三位导师为例,用三句话与大家共勉:在条件艰苦的时候,我们要成为文明火种的守望者;在条件改善的时候,我们要成为文明火炬的传递者;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如火如荼的时候,我们要成为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和成就者!
以此与大家共勉!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