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头条关注» 【光明日报】黄会林:让中国形象更加闪亮

【光明日报】黄会林:让中国形象更加闪亮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强调:“希望大家深刻反映70年来党和人民的奋斗实践,深刻解读新中国70年历史性变革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我们隆重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深刻总结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郑重宣示在新时代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这些都让我们对中国有了更多的美好期待。从抗美援朝战场归来,我进入北京师范大学读书深造,1958年提前毕业留校工作至今,亲历并见证了新中国艰难而伟大的复兴之路。作为中国人,看到祖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我们倍感骄傲;听到《我和我的祖国》的旋律在神州大地上到处唱起,我们由衷高兴,甚至热泪盈眶。


中华民族的先贤,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天人合一”“天下大同”的理念,这是人类与自然及自身相处的基本准则。这些智慧思想和今天的生态文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隐约可见一条连接起历史与当下、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之路。中华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史上历史悠久、从未中断并且历久弥新的存在,它的发展就是在对不同文化融会贯通、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实现的。今天,中华文明也仍然保持着开放创新的姿态,不仅走好自己的道路,还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等,积极参与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使我们更努力地做好文化沟通。近些年,我所在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在中外文化交流与沟通方面做了一些工作。除了“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之外,我们还承担了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生成研究”,其中的一项工作即是“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查研究。该项目自2011年启动以来,连续开展了8届,是以外国观众为调研对象、以中国电影国际传播为核心指向的数据调研,目前已经出版7本系列论著,为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大量基础数据。


过去4年,我们围绕着中国电影中的“国家形象”进行考察。今年的调研重点针对海外观众对中国文化认知展开。本次调研问卷以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波兰、西班牙等欧洲受众为目标,通过在线调查网站样本库,基于欧洲各国人口比例随机抽取样本。调研团队发放了问卷1600份,回收1549份,回收率为96.8%。从问卷发放、数据采集到形成分析报告,历时6个月。


数据表明,在受访者中,有将近八成过去3年内看过中国电影(包括合拍片),其中近四成的电影观看数量超过5部。中国电影对欧洲观众认知中国文化具有正向影响,受访者对于中国文化的认知可以较为明显地区分为“传统道德”和“现代意识”两个方面,而前者的认知程度相对更高。对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的认知评价最低的是“发行层面”与“宣传层面”。


电影作为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跨文化媒介,对于传播中国文化具有重要作用。今年年初上映的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从海内外票房与评价来看,也再一次彰显了电影传播中国文化的显著效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文艺工作者应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创作出丰富多样的中国故事、中国形象、中国旋律,为世界贡献特殊的声响和色彩、展现特殊的诗情和意境。


(作者:黄会林,系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