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教师团队成功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消息传来,令人振奋,大家都说,于一支拥有百年学术传承的团队而言,这确是实至名归。
北师大资深教授王宁领衔的古代汉语教师团队现有资深教授1人,教授4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团队以国内著名专家为核心,以中青年学者为骨干,年龄结构合理,师资力量雄厚,在汉语言文字研究领域享有盛誉。团队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国家语委科研中心等多个重要学术平台,为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
坚守初心,传承百年学脉
二十年前,在飞往北美讲学的途中,跨越时区的飞行在王宁眼前变幻出黑夜、黄昏和黎明。彼时,作为“章黄学派”的传人,王宁思索着传统语言文字学的时代任务与前景。她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在1997年8月发表于《光明日报》的文章《舷窗》中写道:“人生当追求辽远,不然便去追求速度。”
辽远与速度,最终指向的都是学科的跨越式发展。
团队具有百余年的学术传承,是“章黄学派”在现代中国的重要传承人。章太炎、黄侃先生是近代著名的国学大师和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驱,他们提倡用传统文化凝聚民族情感,“用国粹激动种性,增进爱国的热肠”。团队秉赋了这一代代相传的师承与教育理想,形成了独特的学科传统,那就是以中国语言文字学和古代典籍为核心,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为中国的文化建设竭诚奉献——这一理想,既是他们百年来传承不息的“初心”,也是他们当下积极践行的“使命”。
作为团队带头人的王宁先生,虽已至耄耋之年,依然精神矍铄。“王宁先生虽已年过八十,仍然极其勤奋敬业,工作到夜里两三点是经常的事。她自己非常有理想,有目标,就是要继承老一辈的学术传统,振兴中国学术。同时她也很注重团队的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团队成员李国英教授这样介绍王宁先生。王宁先生这样焚膏继晷、兀兀穷年的学术热情,已经成为激励团队成员和她的学生们潜心学术的巨大动力,孟琢老师就曾在一次交流会上这样说道:“只要一想起老师书房那扇亮着灯的窗,就能让我疲惫的身躯重新注满力量。”
基于近百年的学科发展和学术传承,在王宁先生数十年坚持不懈的追求和建设下,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研究所形成了一支具有高度凝聚力与强烈使命感的教师团队,在教书育人、科研创新、社会服务方面做出了一系列重大贡献。
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教师团队
立德树人,创新教学理念方法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文化传承,功在千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坚持和努力。北师大古代汉语教师团队基于这样的追求和使命,坚持将专业研究与课程建设紧密结合,为在青年一代心中播撒下文化自信的种子不断奋斗着。
团队以中国语言文字学为核心,坚持通识教学与专业教学相结合、课内教育与辅学教育相衔接,开设了多门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涵盖了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语法学、汉语史的全部领域,涉及《论语》《孟子》《左传》《诗经》《周易》《礼记》《老子》《庄子》《说文解字》《尔雅》等文化经典,建立起以语言文字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教学体系。同时,他们积极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主持了多项教学改革项目,不断开拓教学的理念创新与方法创新。如王宁先生主持的“传薪章黄”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建立起了从本科到博士的一贯性培养模式。她还带领五位青年教师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相长的模式,将汉语音韵学这一历来难教难懂的“绝学”磨精、钻透,获得了北师大研究生课程特等奖的荣誉。
在团队带头人身先士卒的带动下,青年教师也积极尝试教学的研究与创新,承担起各种校级教学改革项目,被评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改示范课程的就有“《四书》精读”“汉字与中国古代文化”“文化原典研读”等。
极富特色的是,团队还开发了一系列文理交叉课程。他们将传统文化与信息科学相结合,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跨学科的文理交叉高端人才。李国英教授主持的中华字库项目规模宏大,他将项目建设、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充分结合,所主持的“项目驱动学科交叉融合培养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项目获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团队教学质量达到了全国领先水平,不仅所开设课程被评为全国示范性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所编写的《古代汉语》教材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经典教材奖,团队成员也多次荣获国家级、省部级、校级的教学奖励,如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教学名师奖、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宝钢优秀教师奖、北京师范大学教书育人模范党员教师、京师英才、励耘青年教师奖等,不一而足。
与此同时,团队青年教师苦练教学基本功,其佳绩也令人瞩目。其中,获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1人次,获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3人次,获北京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4人次、二等奖2人次,并获得各种教学单项奖与校级教学奖励。累累硕果,彰显了团队的深厚学养与傲人实力。
团队带头人、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王宁
勇于创新,坚守而不保守
“真正的创新恰好是在历史底蕴之上。一位有真才实学的教师,应该比谁都了解‘师古而不复古,坚守而不保守’。”王宁先生的这句箴言,在团队成员口中常读常新。作为以传统继承为主要特色的学科,团队提出“师古而不复古,坚守而不保守”的继承原则,以实现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理论化、科学化、现代化为目标,使传统语言文字学在继承的基础上与现代接轨。
“在继承老一辈的传统基础上,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学术体系,用这样的思想进行指导,达到的效果应该是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以及解决国家重大的实践问题。王老师在这方面是很有代表性的人物。”李国英老师说。
“王宁先生怀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挚爱,坚定不移地肩负起继承和发展传统语言文字学的重任,以‘坚守而不保守,师古而不复古’的学术理念,重点对训诂学和文字学进行了理论创新和系统构建,使这两门学科很好地实现了现代转向。”王立军老师在一篇文章中这样说道。
早在上个世纪,王宁和她的老师陆宗达先生的《训诂简论》《训诂方法论》《训诂与训诂学》《训诂学原理》,已然成为现代训诂学的发展成熟的标志。有了坚实的学科基础,团队的改革创新也就有了丰厚的底蕴。
王宁先生首创了汉字构形学理论,其《汉字构形学导论》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该书已有韩文译本出版,俄语译本正在翻译之中。她在充分借鉴乾嘉、章黄学术精华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系统观念和分析方法,将传统的《说文》学理论提升到现代学科的高度,从宏观角度构建了汉字构形学、汉字字体学、汉字字源学、汉字文化学四位一体的汉字学学科体系,体现出卓越的理论创新意识。
在构形学理论的指导下,团队成员分别完成了《小篆形声字研究》(李国英教授)、《隋唐五代碑志楷书构形系统研究》(齐元涛教授)、《宋代雕版楷书构形系统研究》(王立军教授)和《汉字构形属性历时演变的量化研究》(周晓文教授),使汉字构形学臻于完善。
研究成果数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团队主办的集刊《民俗典籍文字研究》《励耘语言学刊》分别通过评估进入CSSCI集刊,成为革新传统文科研究面貌的重要力量。
近五年,团队共承担各类科研课题48项。其中,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就有5项,这在全国同类学科是绝无仅有的。团队另有省部级重大项目6项、国家及省部级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4项。团队还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18项,并为国家有关部门提供多项咨询报告。仅用一例,就可略窥团队课题的含金量之高:仅李国英教授和周晓文教授主持的“中华字库”工程的项目包“版刻楷体字书文字整理”,科研经费就达2000余万,这在人文社会科学中是很少见的。该项目所编制的“中国古代字书书目”是目前国内外最为完备的,所建立的中国古代字书数字化资源库也是迄今为止国内外最大的。团队还把数字化手段引进作为推进传统语言文字学深入研究和发展的重要方向,并在汉字整理与规范、汉字教育和古籍数字化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早在1995年,就成立了汉字与中文信息处理研究所,并以计算机为手段,先后完成了计算机小篆字库、超文本《说文解字》、历代汉字属性库。”齐元涛教授介绍说。团队先后引进多位计算机科学方面的研究人才,培养了多届交叉学科博士生,完成了“中华大字符集创建工程”“甲骨文拓片资源库与原形字库及其检索系统”“历代碑刻与手写文字数字典藏和属性描述”等重大项目,创建了小篆、甲骨文字库(近80家文字研究机构使用),建立了“数字《说文》研究平台”,研制了《超文本〈说文解字〉教学科研系统软件》,真正做到了信息时代新型的“数字汉字学”。
基于坚实的交叉学科研究基础,近年来,团队协同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联合打造了学科交叉重点研究平台——汉字研究与现代应用实验室。该实验室是典型的文理交叉、古今交叉、传统学科与现代学科交叉的科研机构。实验室成立以来,承担了多项高层次的科研项目,在汉字研究的科学化、信息化、数据化方面进行了广泛探索,有力推动了汉字研究的现代发展。其中,王立军教授主持的国家语委重大招标项目“通用汉字全息属性库建设”,是国家语委落实《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推进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被教育部列入“奋进之笔行动”,并被写进《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
此外,秉承着“越是民族的,越有世界性”的理念,团队成员联合海峡两岸主持或参与了中国古汉字甲骨文、小篆的计算机国际统一编码工作,代表中国大陆向国际编码组织提交了甲骨文、小篆国际编码字形表,并向国家语委提交了“关于加强汉字标准化建设的建议报告”咨询报告,有效推进了中国古汉字国际编码的进程。
知行合一,倾力国家社会需求
王宁先生曾在《走近章太炎》一文中写道:“只有从根本上对中国传统语言学有深入的认识,确立继承章黄之学并从这里走向现代这条道路的正确,才能……坚持为振兴民族文化脚踏实地前行。”
章太炎先生始终利用五经史实和思想精华来梳理史籍,寻求解救贫弱中国道路,他的一句话一直影响着王宁先生:“始则转俗成真,终乃回真向俗。”“真”是学者的学问底色,“俗”是学问的社会功能。自由转换于真俗之际,以学问底色积极影响社会现实,是“章黄学派”的不懈追求。
团队十分重视将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到解决国家急需的重大问题中。从帮助解决国家二代身份证的疑难字处理、公安部人名用字的规范、网络根域名“政务”的设立等问题,到参与化学元素111、113、115、117、118中文定名并提出定名原则,再到国家通用汉字规范、古籍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规范、通用汉字全息数据库、基础教育用计算机楷书字形规范等多项国家文字规范标准的研制工作的完成,王宁团队展现出的卓越的统筹力、执行力和服务能力,使之成为了国家语言规范工作的重要智库。
2013年8月,国务院正式发布了由王宁先生主持、团队多位老师参与研制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并出版了《通用规范汉字字典》和《〈通用规范汉字表〉解读》。“这一工作前后历时八年,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李国英教授介绍说。这是继1986年国务院批准重新发布《简化字总表》后的又一重大汉字规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汉字规范的集大成者,也是信息化时代汉字规范的新起点和新高度。
除此之外,王宁还作为主编,带领团队六名教师,参加了新中国第一部大型综合性辞书《辞源》(第三版)的修订、审定中的重要工作。
作为北京师范大学的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王宁团队的另一大特色就是特别关注教育。长期以来,王宁先生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基础教育改革的各项工作中,努力推进传统学科在基础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基础教育新课标和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书法教材审查委员的核心专家,王宁先生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研制和义务教育教材建设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她关于语文教学和汉字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也在语文基础教育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五年来,团队在如何服务语文基础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与航空航天大学虚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申报了面向汉字教学的科技支撑项目《汉字构形演化数字化技术与系统》,编著了《汉字的文化解读》等系列著作,为语文教育提供了知识与技术的支撑。同时,团队教师在对启功先生书法与书写研究实践的基础上,参与了基础教育书法教材的编写审定工作、小学识字教学方法的研究工作、语文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和汉字的社会教育工作,为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教师及教研员开展了上百次的教学辅导与培训讲座。
专注学术领域的教学实践是分内之事,面向社会大众的文化普及更是被团队视为义不容辞的责任。王宁先生一直坚持在面向中小学学生、面向社会的普及教学第一线。在央视与教育部举办的《开学第一课》上,王宁以“字以溯源”的方法,将汉字的精神与文化传递到万户千家。她还曾在国家图书馆的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国图公开课》中,首讲《汉字与中华文化》系列讲座,向社会尤其是中小学教师普及汉字知识与理论,引起了热烈反响。
在王宁教授的言传身教影响下,几乎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成为了古代汉字知识在当代社会的杰出传播者,他们利用多种传播方式,全方位、多层次地推广普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团队承担了文化部重点工程“中国文字博物馆知识内容文本策划”,创建了汉字字形信息资源共享与开发平台,参与了国务院委托中央文史研究馆主持编纂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百篇》工作,并主持编写了大型传统文化丛书《学生国学丛书新编》。面向社会大众,团队以“章黄国学讲座”为核心,举办了多项大型学术文化讲座,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晚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做出了报道。
传统文化的普及推广,是新时代的经世致用。颇值得一提的是,团队与时俱进,充分利用自媒体技术,由几位年轻教师担任主编创办了公众号“章黄国学”。公众号提出要做“有深度的大众国学、有趣味的青春国学,有担当的时代国学”,“今史记”“国学漫画”“古史趣谈”“国学时评”……随着一个个栏目的不断推出,跨越百年的学派精神,在“章黄国学”以一种鲜活的姿态存在和传递着。“章黄国学”面世不久,《人民日报》就以《把唐诗用摇滚唱给你听》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后又被评为第三届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展示项目,在“文传榜”中国十大国学公众号评比中位居榜首。
教书育人、继承创新、成果转化……这并不是团队故事的全部。为继承传统汉语汉字研究、培养汉语汉字研究的自主创新型教学科研队伍,团队于2010年创建的“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高级研讨班”,目前已经开设了7期,每期学员达数百人。研讨班联合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河北大学等22所全国重点高校,覆盖14个省(直辖市)。连点成线,连线成面,这些研讨班,将为中国语言文字学的建设与发展不断输送年轻的血液。
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任重而道远。
当我们问到团队对未来的期待时,王宁先生回答说:“学科点跟随北师大经历了百余年的长途跋涉,但我们没有丝毫轻松的感觉,我们更没有一点一滴的满足,因为我们面临的不是终点。”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北师大古代汉语教师团队,将以他们一贯坚实的脚步与沉稳的速度,在传承和创新中国语言文字学研究这条道路上一路前行,走向辽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