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图书与版权日”,一般人也称“世界读书日”,之所以定在这一天,是因为4月23日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和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同时逝世的日子。
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是我们尊敬的伟大作家,在中国,高中以上学历的人,很少有人不知道《哈姆雷特》和《堂吉诃德》的。推算一下,两位作家逝世的1616年,正是中国明代万历四十四年。我们不妨列出与他们大致同时代的中国著名学者、作家来:翻译《几何原本》和著有《农政全书》的徐光启(1562-1633)、《牧斋初学集》的作者钱谦益(1582-1664)、《枣林杂俎》和《北游录》的作者谈迁(1593-1657)、《明儒学案》的作者黄宗羲(1610-1695)、《闲情偶寄》和《笠翁十种曲》的作者李渔(1611-1680)、《日知录》的作者顾炎武(1613-1682)、《船山遗书》的作者王夫之(1619-1692)、《曝书亭记》的作者朱彝尊(1629-1709)……在这长长的名单中,我们要特别谈谈顾炎武(亭林)。
顾炎武生于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逝世前三年,居乾嘉学人之首。他提出了“礼义廉耻”四维,树立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抒发了“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的爱国情怀,他不止是国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更是铁骨铮铮的文士,知识界辉煌的榜样。他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他的著作《日知录》,“稽古有得,随时札记,久而类次成书”,是一部经年积累、毕生撰成的大型学术札记。这部书以明道、救世为宗旨,囊括了他很多经世致用的学术、政治思想。他的学生潘耒在《日知录序》中说:“先生非一世之人,此书非一世之书。”这两句话对《日知录》的评价是不过分的。这位伟大学者,离我们又是如此切近,他在青少年中的知名度是否比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更高?在大学里,他的精神对今日的学者有多大的影响?有多少人在读书的过程中会读到他的警语并以此来反省自己的言行?在中国的古书中,能触动我们灵魂的学者又岂止一个顾炎武?我们固然要吸取全人类的智慧来丰富自己,但是否首先要多读些中国书?
书,特别是经典,记载了我们的历史。历史如滔滔江河,冲刷着石砾暗礁,用看似柔软却比火更烈的力量,锻造了中华民族值得景仰的人格。读中国书,会让我们直立,正如《易传》所说,“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会让我们聪慧,正如唐朝皇甫湜所说,“书不千轴,不可以语化;文不百代,不可以知变”。宋朝的黄庭坚还说过:“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这几句话看似夸张,但应当是他的真实体会,因为我们知道一个故事:黄庭坚的舅父有一次到他的书房,从架上随便抽出几卷书,他都能毫不犹豫地从头至尾阐释全文。
中国人有读书的传统,苏轼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中国人有学而思的习惯,杨万里说:“学有思而获,亦有触而获。”但古人并不主张读死书,也重视实践,子路曾说:“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古人也不主张毫不分辨地崇古。楚成王读书于殿上,伦扁和他辩论,以为过时的、与现实已经不符的法度、规矩都是“先圣王之糟粕”。
古人珍惜书,因为在印刷术发明之前,书是一本一本抄录的,流传十分难得。书的淘汰率也高,得以流传的书都是经权威整理、积淀较丰厚、抄写较精准的。《四库全书》包括经、史、子、集四部,3461种书目,装订为36300册、79039卷、6752函,除去“小学”专书,总字数共690284323字,不重复的字数27160字。这些书,从3000多年里累积下来,其实也不算多。上个世纪90年代告别了铅与火的时代,现代的激光照排手段更为先进,书在百倍千倍地增加,传播的速度更是惊人,文本复制1小时多达2000页,复制加装订一本两三百页的书,平均只要15分钟。数字化手段,网络加手机,使稍有条件的人时时刻刻都可以读到书,包括古书。然而,工具的日新月异也带来了对于书的不在意。人们活在当下享受现代,不但来不及回顾历史,甚至已经顾不上翻阅昨天。我们还需要学习古人读书的情怀和精神吗?不要忘了,物质的书在我们身外,而读书成就的是人的素养,读进去,变成精神,是在我们身内的。世界变化是飞速的,物质文明是更替的,而精神世界却在不断积累。我们可以完全抛弃竹简帛书、雕版石碑、铅字排版,把这些陈旧的技术和工具全都送进博物馆而改用激光照排甚至更先进的手段来印刷,却不能把人类的能力和智慧、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民族的尊严和自信、人格的伟大与崇高都一股脑更替掉。果真如此,那将是一种自我剥夺,无异于在精神上步步后退,有的人甚至会后退到蒙昧的蛮荒时代。
传播工具的先进,必然引发文本内容的芜杂,伪劣与精深混杂在一起,识辨至关紧要。今天,对于书,我们必须加以辨析、扬弃、批判,这需要更大的智慧和魄力,需要纯净的动机和犀利的目光。记住《孟子》的这句话:“尽信书,不如无书。”
好书不厌百回读。不可不读的是历代的经典———这是我们精神的渊薮所在。让我们从历史中认识自己的来路,在经典中寻求通向未来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