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师大人物» 守一方杏坛 执一寸初心——记北京师范大学2022年度“四有”好老师金质奖章获得者吴向东教授

守一方杏坛 执一寸初心——记北京师范大学2022年度“四有”好老师金质奖章获得者吴向东教授

“师者”栏目


编者按为宣传榜样事迹,教务部(研究生院)与校报联合策划,对第三届 “四有” 好老师终身成就奖和“四有”好老师金质奖章荣誉称号的部分获奖教师进行了专访。从本期开始,校报将以人物通讯的形式连续刊发。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身边的好老师,倾听他们的育人故事和教学思考吧。


人物小传


吴向东,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2013 至 2017 年间, 担任教育部马克思主义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2013 至 2018 年间, 担任国际价值哲学学会(ISVI)会长。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获“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2022 年 9 月获北京师范大学“四有”好老师金质奖章荣誉称号。


微信图片_20230317150844.jpg


赴约前往哲学学院时,电梯门一开,我们正巧遇到吴向东教授在办公室门口与老师们交谈。他中等身材,说话声音不大,既有人文学者儒雅温和的气质,嘱咐工作时又显得利落精干。


自1990年留校任教以来,吴向东教授已在北师大的哲学讲台上教了三十二年书。2022年,他荣获北师大“四有”好老师金质奖章。此前,吴向东教授已凭借扎实的学术研究和斐然的教学成绩获得过国家级、市级诸多奖项,但这一来自母校的特殊荣誉却令他倍感珍惜。他说:“这就像是父母对孩子的肯定,具有特别的意义。不是我个人的荣誉,实际上是对我们这样长期在北师大教学和工作的老师们的一种肯定和鼓励。”


“我要成为像他们那样的老师”


1983年,十七岁的吴向东初入北师大校园,教室中“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世范”的标语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师范”二字的内涵已然内化为吴向东教授对于教师“应然”的最初理解;1990年,受哲学系领导和老师信任,他留校任教,能够和自己的老师们一起工作和学习,为母校服务,令他倍感欣喜和光荣。


学有师承,恩情如海,故亲其师,爱其道。北师大哲学系有着优良的学术环境和学术传统,先生们平易近人、质朴谦逊,对待学生宽厚仁爱,无私奉献,对待学问“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这里,吴向东教授真切感受到何为“学高”,何为“身正”,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对哲学感到更加亲近。


“都说哲学系的老师高寿,你们猜为什么?”他一脸神秘地问我们,“哲学对他们来讲已经不是外在的学问,而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人生态度。”吴向东教授细数当年,硕士导师陈仲华、马润青先生以令人敬重的人格带他走入哲学殿堂,学习研究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博士导师袁贵仁先生严格于外、慈爱于内,以敏锐的学术洞察力、深刻的理论穿透力引导他走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和价值哲学研究领域,使他确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和研究方向。“我的老师们是为人和为学的完美结合,对我影响很大,所以我自然而然会想到,我要成为像他们那样的老师。”


自进入北师大求学、任教,吴向东教授便将自己的根扎在了这一方古朴的校园中。他悉心育人,面向本科生、研究生开设多门课程,指导的学生成绩突出。他潜心研究,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8项,包括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参加国家重大项目5项,在《哲学研究》《新华文摘》《马克思主义研究》《求是》等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含合著)10余部。他求法创新,任院长期间,建构新的人才培养体系,推动京师哲学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


每一步成长,吴向东教授始终以校训为自我要求,以恩师为前进榜样。


“每一名学生的成长都是一个系统工程”


长期耕耘在教学一线,吴向东教授始终坚持专业教学要有“专业度”。毕业于哲学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98级校友王新刚回忆吴老师的课堂:“他的课没有笔记,从来都是自己讲,我们考试的时候问他考试范围,他就说‘都是范围,所以你非要看,你就去把《资本论》看一遍’。”在吴向东教授眼中,真正扎实的文科学习不靠临阵抱佛脚般背诵考试范围,也不似外行以为的那般轻松,而是需要学生依靠广泛阅读经典文本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建立起自己的学术判断。


“严格”的要求饱含为人师者对待教学和学生的认真态度。初登讲台,吴向东老师面对的是只比他小五届的师弟师妹;工作至今,作为导师的他已经培养了硕士毕业生54人,博士毕业生14人。每一位学生的论文从确定选题至成文修改,吴向东教授都会全程给予悉心指导。一个硕士论文的选题,他要和学生数次讨论推敲;一篇十多万字的博士论文,他至少要字斟句酌地看三四遍。吴向东教授指导的多篇博士论文获校级优秀博士论文,多名博士生毕业后获得国家或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学生成长为高校、基础教育、国家机关等行业的骨干人才和生力军。多年下来,吴向东教授和学生始终保持亦师亦友的关系,学生毕业后遇到专业或者生活上的问题,依然愿意来向老师请教。


对待本科生,他同样尽心尽责。近五年,吴向东连续担任本科生新生导师,指导本科生12名,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难题,尽快融入大学生活。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和学业论文5篇,其中欧昊翔同学的论文《马克思对蒲鲁东所有权理论的批判》获评为2020年北京市普通高校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吴向东教授获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吴向东教授精心培养每一个学生,这份“严格”背后也是对学生们学以成人的殷殷期待。在2021年研究生导师培训中,吴向东教授应邀作《研究生培养的实践与反思》的报告,分享指导经验。他以多种途径和方式培养学生学术创新能力。读书会上共读哲学原典,报告会上开展论文或选题汇报交流,课题申报时让学生参与收集材料、整理文献、构思和论证等力所能及的环节,开展有效的学术实践……在这些活动中,除了老师的启发、指导,学生彼此的思维碰撞也成为成长的契机,通过读书会和报告会,学生的问题意识、论证意识、学术视野,包括表达交流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学生们的思想视阈和张力越广、越大,收获也会越多。


“每一名学生的成长都是一个系统工程”,吴向东老师语重心长地说,“我总是希望他们成为有真才实学的北师大毕业生。”


“哲学不仅在哲学之中,还在哲学之外”


教研相长,突出的问题意识、厚实的学术基础与创新的理论探索相结合,是吴向东教授的学术特色。他始终坚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前沿,积极参加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参与编订马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党员干部读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选读》,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哲学、人的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学理支撑。


价值哲学是吴向东教授的关注重点,更是人文学者的时代担当与育人情怀之体现。专业研究之外,他特别面向全校研究生开设了一门《价值观与当代社会生活》课程,邀请哲学、文学、历史学、法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位人文社会学科的老师共同开展教学。他介绍说:“各学科都有价值观和专业研究结合的内在需求,比如评论文学作品的标准,将学生培养为什么样的人,这些都不是事实问题,而是价值问题。有人说我们是书呆子,但实际上人文社会科学做的学问不是故纸堆里的东西,始终有和社会现实相关的问题意识。”通过课程系统学习,让学生深入理解并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正是吴向东教授开设这门课程的初衷。


“高校的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自担任院长,吴向东教授将人才培养视作学院工作的基础,常常思考“我们的人才培养中存在什么问题、要怎么解决”,反复强调“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为此,他大胆突破“就哲学教哲学”的教育传统,将他从师长身上领会到的哲学风度转化为人才培养的基础理念———“哲学不仅在哲学之中,还在哲学之外”。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建立研究性教与学的教学模式、设置交叉学科、提升国际合作水平等一系列创新措施,吴向东教授构建了“厚基础、跨学科、国际化”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首次提出“大哲学观”的哲学专业教育理念,强调“价值观教育是灵魂,学科融合是核心,知行合一是目标”。在他与众多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哲学学院培养了一大批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黄文秀为代表的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的专业创新人才。他主持的“厚基础、跨学科、国际化”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获2018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大哲学观视域下哲学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入选首批国家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从课堂教学到培养体系改革,学生的成长发展始终是吴向东老师最关心、最自豪的事情。“成效非常明显。”吴向东教授兴奋地说,“我上课的时候,感觉我们的学生在专业素养方面有很大提升,我感到特别欣喜!”


“大德、大智、大爱”是吴向东教授为今后的人才培养改革实践提出的核心概念,也是对自己教育初心的描绘和对所有学生的期许。“理性精神、担当意识、仁爱之心,如果我们的学生都能具备这三点,那么他们将是国家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基础。”


当我们问到初为人师时候的愿景完成得如何,他不言自身成就,而是谦和地称自己还是一直努力在做该做的事。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要求自己,总结反思教学与研究的经验,继续推进教学体系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吴向东对自己的未来期许具体而踏实,却蕴含着更加深入的思考,这也意味着之后的工作与生活将更加充实和忙碌。他认真地说:“我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踏踏实实做好该做的事。”望向我们的目光低调、柔和而坚定。


原文刊载于《北京师范大学校报》2023年3月15日第1版

原文链接http://bnu.ihwrm.com/index/article/articleinfo.html?doc_id=407538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