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师大人物» 符鹏:自我成长是师生共同的命题

符鹏:自我成长是师生共同的命题

符鹏,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研究方向包括文学理论与思想史、文化研究与社会史。致力于从前沿的人文社会科学各领域的知识进展入手,更新文学研究的方法意识,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主持和参与各类课题研究多项,学术合著多部,参编教材多部,曾获士恒青年学者、仲英青年学者奖励。曾获得第十七届北京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第十二届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最佳现场展示奖、 最佳教学反思奖,2020-2021、2021-2022 年北京师范大学优秀辅导员。2023 年,被评为北京师范大学第六届“最受研究生欢迎的十佳教师”。



在博士学位论文《真俗之难:进化论与五四人道主义思想的危机———以鲁迅为中心》的后记中, 符鹏曾写下这样的话:“在时间的脚步里狂奔、停驻、徘徊又转折”。当师大六年求学之旅落幕时,他带着于学术与人生中拾得的信念与感怀踏入大学教师行业。彼时所愿的“确证自己”而非“背向世界,躲入一隅”,此时依旧是他在教学、学术与生活中的热望。 在与符鹏老师交流的过程中,他的讲述向同一方向奔流,即自我成长是师生共同的命题。


来路望归途


符鹏生于河南南阳,怀着对学术的好奇与热忱,在 2006 年来到北京,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在首都师范大学执教 7 年,在 2019 年回到北师大任教。符鹏讲授的课程是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基础课程,授课内容丰富详实、生动有趣,获得了同学们的广泛喜爱,他也因此被评为第六届北京师范大学“最受研究生欢迎的十佳教师”。 这一称号在符鹏看来是他大学教师生涯中的一次重要经历。如其所言,“这是一种最大的肯定。”


在回顾评选当天的演讲时,符鹏提起自己初登大学讲坛时的一个小故事。一次,符鹏像往常一样回复了一位学生的邮件,用两千字的篇幅与学生交流论文撰写问题。在符鹏看来,这是大学教师的本职工作,但这位同学却在回信中为这封长邮件感到惊讶。 这位学生反馈的内心感受,对他产生了极大的触动。


参加工作的最初十年是大学教师的成长阶段,教学经验不足,需要不断在自我调适中摸爬成长,不过这个阶段,青年教师与同学之间的年龄差较小,彼此可能拥有较多的共情空间。他当时回复说:“我对教育事业有着坚定的信念和无尽的热情。你的表达让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我会更加内在地要求自己,不辜负学生的期待。”多年后获得“最受研究生欢迎的十佳教师”称号时,他回顾了这一初心———“在师生关系中,我们常常强调学生要努力,不要辜负老师的期望, 但大学与大学老师的责任也不容忽视。我们同样不应该辜负那些真心渴望成长、怀揣理想面对自我和社会的同学们,他们在大学经历中的起伏对他们的身心健康、自我认知、人际交往以及对社会的理解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毕竟,这是他们人生非常重要的一个过渡和转折点。”现在,符鹏仍然会特别排出时间与学生一对一交流,尽量有效帮助学生。


文学即人学


关注个体成长是符鹏执教以来坚守的信念,他看重的是学生面对自我的意识以及探索的愿望。学术训练与就业考量是学生所关注的两大问题,但更基本的思考应该从生命内部发生而绽放于生活。在符鹏的观察中,从本科生至博士生,经过训练,同学们的写作技术越来越成熟,但与这一过程相伴的是标准化。背负着越来越多的压力, 如果将自我放逐于竞速中, 焦虑或迷茫也就很可能相伴而生。


因而,在指导学生时,符鹏非常看重学生的自我感, 及时捕捉学生的负面情绪,在倾听、交流中尽量放下师长的前见,与同学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符鹏担任学生班主任,有同时直面许多不同诉求学生的经历, 他对同学们所面临的不同状况有着较全面的了解。在他担任本科生班主任时,不少同学的焦虑感十分强烈,他时常与他们沟通,有时也与家长讨论这一问题。一位获得“保研”资格的同学选择参加“考研”,去自己喜欢的领域学习,但结果并不理想。面对这一挫折,这位同学并没有因此灰心丧气,而是迅速调整心态,选择就业。另一位同学在自己的成长中感受到自己对学术的热爱, 选择继续攻读研究生,而非听从家里的建议去就业。他们的选择与调整不只是对读研与就业的取舍,更是在惶惑之外领悟到———人生不只一条路。见证了这些孩子在四年中从游移的自我逐渐转变为坚定的自我,再到能勇敢面对自我的状态,符鹏由衷感到欣喜。


《文学研究方法论》是符鹏与研究生一年级同学们讨论文学研究方法的一门课程,也是他获奖的课程。在设计课程时,他对传统讲法做出很大调整。他对学生提出了超出文学学科视野的要求。在课上他们讨论如政治哲学、社会学、人类学、法学等领域的问题,让学生在文学之外去了解其他学科的研究进展,从而在对照中意识到文学在人文学科中的位置及其内在意义。他说:“这门课程有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要基于当前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人文学科内部各领域最先探索的状态,以此为前提,重新理解文学研究是什么,以及文学研究应该如何开展。”


符鹏第一次教授这门课程时投入大量时间来备课,在选择材料时,他总会慎重地反复比较,此外还要进行结构设计、选择主题等方面的工作。 每次上课之前, 他都会重新审视这门课的每一篇文献, 思考其是否仍然必要, 同时关注新文献, 从而增删替换。 整体上, 这门课程的阅读量极大, 每周阅读量大概将近两百页, 有些文献的难度也较大, 这给同学们带来特殊的认识挑战。 为了更好地帮助上课同学消化文献,符鹏在课堂组织形式上, 设计了一个鞭策大家阅读的机制———“车轮战”, 将所有同学打乱专业混编为若干组, 每一组同学通过不同专业间的交流后完成课堂报告, 每次报告后其他相应几组的同学轮流上台提问, 汇报同学需要马上回应问题, 从而让所有人都能有效参与到讨论中。 符鹏提到, 这种方式实际也是一种互动意识的训练, 在将来的某些自我表达场合, 大家可能遇到需要这种迅速反应的能力。 他并不要求同学们的即时回答一定要很出色, 在即时应答后, 他会让大家进一步仔细思考, 课后将更完善的解答发到课程群, 然后在期末将所有讨论汇总成册,供大家必要时反顾重思。一整学期下来,符鹏发现同学们在这种训练中不仅磨炼了问题意识,回应的内容也更加充分。这样高度集中的组织形式也是他学术理念的一种体现:“让大家有切近的意识,在知识的辨析中,领悟到评价研究好坏的标准。”



敞开亦聚焦


在符鹏的教学与学术经历中,“青年问题”是他关注视野的一个重要面向。他不断对不同时代的青年处境保持思考; 为师从教的这些年中,他见证、 陪伴了一届又一届学生写就的 “青春”传记。符鹏诚恳地希望学生们能在走出校园后依旧对自我有明确的内在探索意识。


此外,符鹏非常清楚,自己作为“以文字为生的人”的感知限度,有意识将学术意识的磨炼建立在更加扎实的现实感之上。每年暑假,他经常参加基层社会的调研活动,在工厂、社区、村落等现实处境中了解学院生活缺乏的现实经验和认识。 这些调研与他的研究对象关系并不直接对应,但如果在“自我成长”这一人生命题中去思考,在现实关照中获得的经验实感将赋予知识生产更加真切的现实责任意识。当现代生产对人的创造力进行切割,当网络媒体让人的判断力陷于混乱, 当时代的沙粒落在个人头上变成一座山,当青春被拉扯在旷野与方框之中,敞开从现实感出发的人文想象空间,也许正是重新探索更好的自我成长之路的可能路径。


采访结束时,我们恳请符鹏为师大学子留下寄语, 他说:“我始终有一个比较直接的愿望,就是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一种在大学里自我探索的方式, 把大学看成是一个自我体验和成长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必须要实现的、未来非如此不可的道路形式。希望经过大学的生活之后,大家的未来是有更多的可能性的。”


原文链接:http://bnu.ihwrm.com/index/article/articleinfo.html?doc_id=438857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