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秋季开学之初,在新冠肺炎疫情笼罩下,教室内三十余名博士生面带口罩,与权威教授共同探讨中国文化与传统美学,气氛热烈非凡,杏坛和声,鸣奏不已。在这里,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沉下心来感知先贤的智慧,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感受人格的平等、道德的完善、精神的力量,深切领悟美的本质。这门由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高校第一位电影学博士生导师、艺术与传媒学院首创院长、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先生规划主持的《中国文化与传统美学》课程,自2014年开课至今已走过8个年头。在“北京师范大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中,有学生为这门课打出了1500分,并在匿名评价表中解释到:因为每节课在学生心里都是100分甚至更多……
2021级博士生《中国文化与传统美学》教师节首堂课留念
研有所思 学有所获
《中国文化与传统美学》这门课面向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类全科博士生开设,他们精专于影视、音乐、美术、、舞蹈、书法等不同艺术门类,但是对于中国文化与传统美学进行成体系、成系统、成章法的集中性学习,这还是第一次。《中国文化与传统美学》课程内容涵盖易、儒、释、道、唐诗、宋词、宋明理学、古代戏曲等国学经典,以美学为隐线,由15次独立成章、深入浅出的课程勾勒出中国文化与传统美学的宏阔气象。博士生们感到,这样的课程设置为其在头脑中打开了一扇扇中国文化与传统美学不同面向的研学之窗。而随着越来越多的“窗户”被打开,学生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听到了不一样的声音、呼吸到了不一样的新鲜空气。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学生在评价中写到,“学习是从事终生的事情,在这门课上,我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通过各位老师的讲解,掌握了多种学习方法,找到了通往知识海洋的不同路径。”还有学生写到,“通过这门课深刻认识到攻读博士学位的价值和意义,为探寻真理找到了方法,增强了自身从事文艺工作的责任与自信。”
在拥有百余年历史积淀的北京师范大学,每周五下午,艺术与传媒学院的一年级博士生们都会准时来到教室,凝神静气“坐集千古之智”。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门课敦厚雅致的品格与健全的知识体系,也引得不少外专业学生慕名前来学习。课堂上,没有心灵鸡汤式的多重演绎,而是最“原汁原味”的回归原典,这种近乎“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学习方式,贵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有学生评价,“该课不仅廓清了中国文化经典的主流,使我清楚掌握了传统美学的发展脉络,升华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通过课后手写作业的方式,及时汇报所学,强化了文字书写能力。”
对于当下很多博士生而言,“手写”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年轻人更习惯于键盘输入,光标点到哪里便可以随意改写、插入、删除,而这种便捷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书写能力的极速下滑、缺乏完整而严密的构思、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欠深,甚至割裂了字、文、人之间的关系,也在无形中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距离。8年来,《中国文化与传统美学》这门课程的手写作业各具特色:有些博士生的作业堪称艺术品,特别是书法作业,有的蝇头小楷清新秀丽,有的慢写草书狂放于心,令人赏心悦目。作业涂抹处能看到学生对某些问题处理态度的游移,字里行间也反映出学生彼时的心情与心境,一份作业也就不再是冷冰冰的作答,从而有了记忆、生命与温度。有的作业虽非书法作品,写字不讲结构章法,却工工整整,几乎没有涂改,这类学生往往花费更多时间进行二遍誊抄,这种誊抄自然不是形式主义的变体,必然也有一份精神愉悦在其中。《荀子·劝学篇》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走路与行文,行文与做人,都有着相同的规律和道理。有学生在教学质量评价反馈中坦言,“起初,每堂课后手写作业这件事虽然让人有些痛苦,但坚持下来后发现,不仅字写得越来越好看了,心也静了许多,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它。”
部分学生课程作业
在学生眼中,《中国文化与传统美学》课无疑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对内”修行的过程。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学生们感受到,这门课倡导了“仁者爱人”“厚德载物”“民胞物与”等品性情怀,涵养了“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气度修养,主张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责任担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含纳的对理想人格的塑造、社会秩序的建设、礼仪道德的构建、国政民风的形塑等,共同构筑了学生的精神家园,并在潜移默化中强调了修身立德、锤炼品性的重要意义。
《中国文化与传统美学》黄会林先生授课现场
名师云集 手写详批
《中国文化与传统美学》师资阵容强大。由黄会林教授领衔的该课教师队伍“主力军”皆由在本专业造诣深厚、有突出建树的专家学者担任:课堂上不仅有北京师范大学本校名师倾囊相授,如周易研究院院长张涛、美学研究所所长刘成纪、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向云驹,文学院教授过常宝、康震、李山、马东瑶、郭英德、于雪棠、杜桂萍、李春青等,更得到了来自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权威专家的鼎力支持,如南开大学教授张培锋,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李瑞卿;如世界儒学文化研究联合会会长、2020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安乐哲[美]与法国国民教育部汉语总督学、“中国语言文化友谊奖”获得者白乐桑[法]等。在《中国文化与传统美学》的15次课程中,还包括为期一天的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年会(2021)暨“路径与方法: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国际论坛,来自中国、美国、法国、英国、德国等近百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了此次会议。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跨世纪优秀人才、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有学生戏称,这门课的师资团队堪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术“天花板”。那么,跟着“大牛”学习,又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
老师们有心或无心地在学生心中播撒的种子,渐渐发了芽、开了花。在《中国文化与传统美学》每节课的最后,都会留有一定的师生交流时间。在这一环节,学生们往往能够摆脱现有研究的束缚,转而根据自身专长、兴趣、经历,联系个人听课体悟,结合当代审美追求,敞开心扉、提出问题、真挚交流。例如在民间文艺一节课中,一名来自影视专业的博士生开诚布公地谈到,自己曾经在做中国偶动画的民族化研究时遭受质疑,有人说,“我们已经在做数字动画研究了,做偶动画研究又有什么意义呢?”。通过老师的解答,她更加明确了这一研究的价值,坚定了信心与力量,并通过与授课教师的交流,进一步扩展了研究思路。
更令人歆羡的是,学生们不仅在这堂课上获得了向名师大家寻经问道、近距离交流的机会,还会在学期末,陆续拿到15份带有他们得分与批语的作业。批语中既有对作业的客观点评以及对学生的启发与鼓励,也有针对某一观点的深入与扩展,从而将学生在课堂上习得的知识延伸至课外。在这些批语中,有的老师手写批语能占到信纸的一半,如果按照300字计算,30余份作业看下来,授课老师要书写近万字。学生们在手写批语中,得到了莫大的启发、支持与鼓励,而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也将在未来走上教书育人的岗位,纸笔间寄托着师德师风的代代相传。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在不少老师眼中,这同样也是一次宝贵的教学相长的经历。课程结束后,康震教授看过同学们的课堂评教意见深情回馈,说:“在黄会林先生的带领下,我和其他老师,能够跟同学们分享一些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这是一件挺幸福的事儿。事实证明,学生们对这样的授课方式与各位老师的评价都非常高,我们打心底里都以能够跟黄先生同上一堂课而感到荣幸。由衷希望这门课越来越精彩,学生们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李瑞卿教授看过同学们的评价,感到自己作为《中国文化与传统美学》授课教师中的一员与有荣焉,“我深知责任重大,在学术上不敢懈怠,也将进一步充实提高,我期待着和同学们做更多交流。”向云驹教授表示,“从同学们的反馈来看,他们不仅对这门课感到十分满意,于其个人而言也是大有收获的。黄会林先生的身体力行与总体设计功不可没!”
2021级博士生《中国文化与传统美学》结课留念
战地黄花 不改初心
作为《中国文化与传统美学》课程的发起人与主持者,每年暑假,黄会林先生都要为这门课的顺利开展,亲自打电话联系、约请老师前来上课。每位授课教师手上几乎都有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与社会事务,加之近两年由于疫情带来的出行政策变化,能够组建这样一支浩大的“顶配”师资团队,绝非易事。课程时间的变动、协调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牵涉到入校申请、教室安排、设备调试、学生通知等诸多环节。千头万绪一根针,未雨绸缪一路行,黄会林先生凭借责任担当之勇、科学防控之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克服重重困难,最终为学生们带来了《中国文化与传统美学》15次精彩课程。
16岁参军,之后跟随高炮团上朝鲜战场打仗、亲眼目睹战友在距离她十余米的地方近身爆炸的黄会林深深懂得,人的生命价值所在。她认识到,和平年代,全球文化战争早已打响,它势必会深刻地改变我们的未来。
当前世界文化格局就其影响力、覆盖性而言,大体可以划分为欧洲文化、美国文化和中国文化三极,其中欧洲文化是建立于大量对外输出资本、占领殖民地基础之上的殖民文化;美国文化是伴随资本主义高度发达而形成的霸权文化;。中国文化是一个有独立传统、且具有强大文化根基和绵长生命力的持久存在。1840年以来,中国与中国文化,遭到了英、美等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但从未停止过反抗和奋战,直到新中国成立。这个历史一直延续到今天,是与欧、美二极文化同时存在的第三极文化。而现阶段,黄会林先生深深感到,传统文化缺乏传承,当代国人精神缺钙,这两个“缺”直接影响着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进程。《中国文化与传统美学》课程的开设正是要补上这两块短板,让学生们在文化自觉中立文化自信。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从千里沙场到三尺讲台,她用实际点滴行动感染着周围每一个人。黄会林教授为这门课立下了规矩:学生课前本人签到,不得代签,请假需凭假条;上课内容回归文化原典;每节课都设有提问交流环节;每位老师要出题目给学生留作业,并亲自批改作业,给出得分与评语;学生必须手写完成作业……一套繁琐的流程走下来,黄会林先生给自己带来了许多麻烦,但最后的结果是学生们大有收获,口碑自在人心。
一次,某位首次前来讲课的教授不清楚作业批改要求,只是打了分数。黄会林教授考虑到学生们一定特别想看到这位老师对其作业的点评与指导,最终几经辗转,将作业重新返还,请求补写了批语。对于“批作业”这件小事背后的各种周折,学生们后来从这位老师的朋友圈那里得知:
“2021年9月24日受黄先生之约,给艺传学院的博士同学讲了一次“道家传统与中国艺术”,按事先约定要求大家课后在“庄子·内篇”中选一文写读书报告,而且一概手写不得电脑打字。10月9日报告全部收齐,一共三十余份,我批改打分然后托课代表转交给黄先生。22日后,便安卧于昌平家中过起了自我隔离的防疫生活。10月25日,突然接黄先生来电,说作业只打了分数,没有写批语,建议要补上,可以让课代表把作业重新快递到住处。不幸的是,当时市内拒绝接收寄往昌平的快递,所以这项补评语的工作只好延宕下来。近日终于返校了,今晨抽出时间,重读了学生的作业,然后补上了批语,这项工作终于顺利完成。我之所以要记下这个事情,是因为它给我带来了震撼。自从业以来,我也惯常要求学生写读书报告,但从来没有要求必须手写,至于打分写批语之类,好像对自己孩子的小学作业也没有这样认真过,遑论博士。黄先生年迄米寿,工作精神让人敬畏,也自此知道了巍巍师大百二十年,它的基业实厚植于每位教师细密到让人感叹的职业精神。除了期末试卷,好多年没有给学生批改过作业了。聊记以为纪念,并为学校添福,为长者添寿。”
这条朋友圈引发了160余个点赞,很多人发表了感慨与回忆。来自内蒙古大学的李欢喜忆昔当年读书时的可永雪老师,同样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他详批学生作业、给予热忱鼓励的过往,温暖了很多学生的成长之路,印证了北京师范大学作为教师培养的摇篮,在优秀教学传统方面的传承与发展。
在《中国文化与传统美学》2021学年的最后一节课上,不少同学流下了感动与不舍的泪水。黄会林翻开自己泛黄的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记录了本学期这门课上每位学生的课堂表现与15次作业情况,任课教师评价、授课要点等一应俱全。事实上,这项工作黄会林坚持了8年,她用实际行动回答了“什么是教育”这一根本问题: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黄会林先生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记录
黄会林先生指导学生作业
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局势持续发生变化,疫情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文化与传统美学》课程内容及其本身,亦给人们带来战胜千难万险的定力与信心。
韩愈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门课在顶层设计之初,就明确了要传社会主义之道、授为人民服务之业、解欧风美雨之惑的主旨。而因这门课受益的学生们,必将入则进德修业,出则弘毅笃行。
疫情肆虐,和风劲吹。谨借伟人哲言:“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博士生许莹,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文艺报》社艺术评论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