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贺永教授牵头的《神经影像与人脑连接组学》项目成功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的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名单。国家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反映了团队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创新领先程度和整体研究实力。
图为贺永(左三)与部分团队成员合影
进入隆冬,万物休憩。一心扑在科研工作上的创新工作者们未感寒意,仍在自己的岗位上用激情谱写着科学的画卷。近期,北师大党委宣传部专门采访了脑连接组学团队成员,探寻他们的创新密码。
此次,脑连接组学研究团队接受采访的教师包括贺永(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脑影像领域博士后)、龚高浪(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和麦吉尔大学脑影像领域博士后)、秦绍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领域博士后)、夏明睿(北师大本校培养的博士),他们体现了团队成员专业背景交叉互补的特性,以及国外引进和本土培养相结合的团队组成的特征。
专业互补——团队高效合作的有力保障
北师大脑连接组学团队于2008年开始组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团队在人脑连接组计算理论、计算方法和认知功能解析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已成为国内顶尖、在国际上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团队。这里面凝聚着团队每一位成员的心血,大家也从中获益良多,对这个团队充满着感激和骄傲。
2007年,贺永进入北师大,开始组建人脑连接组学团队。团队初步的目标是绘制宏观尺度下的人脑连接地图,进而解析其连接规则和认知功能。这是一个典型的新兴交叉学科,需要神经影像、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系统科学等多个学科的人才加入。因此,团队邀请了不同学科背景的专业人才加入团队,最终形成了这个“强强联合”的人脑连接组学团队。
贺永评价这个团队是“相互尊重的”。“这个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是自己研究领域的佼佼者,我们彼此之间能够充分的交流、合作和讨论,我们彼此尊重每个成员的想法”,这种相互尊重的风格“是这个团队能走得远的一个重要原因”,贺永动情地说。成员之间的交流无处不在,交流是“灵活的、舒服的”,可能以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展开,任何时候只要有新的想法都可以找到同伴交流,并在交流过程中碰撞出新的火花。“不是规划好的”,这也是贺永认为交流总是高效的原因。
秦绍正在接到贺永邀请他加入团队的电话时,“感到很荣幸”。秦绍正兴奋地谈起他们的创新团队,团队是由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组成的,“既交叉融合,又创新突破”,相互能够取长补短,是团队研究取得高效成效的重要密码。他记忆尤其深刻的是一次答辩准备,团队成员集体扮演评审角色,由贺永来回答他们提出的“刁钻”问题,这不仅缓解了答辩的紧张情绪,而且也为答辩做了更充分的准备。秦绍正说,像这样的团队合作还有很多。
对于龚高浪来说,从国外学成归来,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这个团队的创始人贺永是他的同门师兄,在贺永的引荐下,龚高浪顺利来到北师大,成为创新团队的一员,这也成为他生命里最重要的机遇之一。龚高浪谈起团队时总是难掩兴奋。“团队的创新性就体现在互补性上”他说,“能组成一个彼此志同道合,又能够专业互补的团队非常不容易”,这是龚高浪十分感慨的机遇。接受团队成员之间知识上的共享、建议和指导,对龚高浪来说太重要了,因为团队成员的一句话“就有可能节省两个星期的独自摸索”。对于龚高浪来说,知识上的交流是他最大的收获,也是他觉得最有趣的事情。这种有趣的事时时刻刻的发生在他身边,微信上的一声问候、水房里的几句交流,就能成为他们探讨学术问题的方式。令龚高浪自豪的是团队成员在专业学科间和专业学科内的互补性,而这正是团队创新性的体现,也是团队能够成为行业内领军者的基本条件。
夏明睿第一次接触到北师大,是在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硕士学习期间,跟随导师第一次见到了贺永,从此与北师大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北航到北师大,北师大给他提供了好的平台,不论是短期培训,还是国际会议,他都能利用这样的机会和海外学者交流。说起脑连接组学团队,夏明睿用了几个词:积极向上、专业、严谨。团队中不同方向学者深厚的知识储备、专业学识,和多领域的知识广度,都为团队的发展和自我的成长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他为自己能够成为团队的一员而感到骄傲。他说,团队正在一个良好的轨道上运行,他期待团队在未来能够做出更加优秀的研究成果,能够有更好的合作项目,能够获得更多的成长。
心理韧性——科研工作者必备的基本素养
成功的秘诀有什么?具备坚强的心理素质必然是其中之一。团队的成员无不巧合地都提到了在科研过程中的“心理韧性”。不论是面对实验的失败,还是对待自我探索的道路,都需要有接纳探索未知领域的不确定性的韧性和耐心。
秦绍正说,作为一名科研人,需要具备持之以恒的坚持,能够坐“冷板凳”,更重要的是有一份心理上的韧性。秦绍正谈起了自己的学生团队。在项目过程中,时常会有实验失败的情况,有些学生很难承受失败的压力。“失败总是令人沮丧的”,秦绍正说,“你要有十足的心理韧性才能面对科研实验的失败”。所以,秦绍正会经常鼓励学生。“可是仍然有学生经受不起失败的挫败感,放弃了初心”,秦绍正说,“这恰恰说明了心理韧性的重要性”。
任何长久的付出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十几年的研究过程中,龚高浪遇到过不少“难啃的骨头”。对他来说,如何在追逐前沿知识的同时,寻找自己的工作“标签”,然后坚忍不拔地坚持下来,形成有体系的工作成果,是他目前为止遇到过的最大的挑战。龚高浪总说,“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而对他来说,所遇到的挑战是形成自己独特的工作体系,“这需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他说。如今,在团队成员的建议、帮助下,通过不断分析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他正在逐步实现这个心愿。
好奇心——科研工作者的原动力
不论世界多么喧嚣,科研工作者们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实验室、办公桌前。他们孜孜以求,在科学的世界探索。是什么促使他们拥有抵御外界诱惑的定力?是什么让他们沉迷于科学的世界?脑连接组学团队给出了答案,就是好奇心。
“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好奇心”是一名科研工作者最大的原动力,这是贺永对自己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科学研究的原因的分析。这和秦绍正的表达不谋而合。秦绍正近期在《自然》子刊上发表了文章,这一项目已经持续了五六年。说起坚持的动力,他说是“好奇心的驱使,加上韧性的坚持”。在这六年里,面对技术的瓶颈、学生团队的换血、思维框架的不断突破,他和团队努力奋战在科研第一线。回顾过往的六年坚持,秦绍正说得云淡风轻,只用一句“好奇心使然”来解释。他说,科学研究最需要具备的就是好奇心,旺盛的好奇心,是探索未知世界、推动科研前行的驱动力。
“好奇心”同样是夏明睿反复提起的词。他说,做一名科研工作者,需要对这个世界有足够的好奇心,这是所有科研工作者的原动力。对他来说,获得新知识时精神上的满足和成就感是他努力工作的动力源泉。所以,科研对他来说从来不是“冷板凳”,而是用自己一颗炽热而滚烫的热切的心灵,去追寻这个世界未知问题答案的有趣过程。面对采访,夏明睿反问道,诱惑是什么?他说,对于一个真正的科研工作者来说,从来没有什么其他的诱惑,最大的诱惑就是科研的魅力。夏明睿的双眼透露着一种坚定和清明,正是抱着对科学巨大的热情,不懈地深耕深造,不受外界喧嚣吵闹的干扰,才能在自己每一天的工作中感到心灵的提升和收获。
而对于龚高浪来说,他也在深思中表明,每一个科研工作者,如何在外界诱惑面前坚持自己的科研理想,是他们面对的现实的挑战。他谈到了保持好奇心、坚持热爱、理性判断。这是他的答案。在他十几年的研究经历中,当他每一次注视自己热爱的科研事业之时,他都会再一次坚定自己的选择。
使命感——科学研究的最高导向
作为行业里的领军者,脑连接组学团队的成员们都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之上,放眼更广阔的平台,将自身的研究与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的需要相结合,在脑连接组学基础研究及其应用领域做出自己的探索与贡献。
对于贺永来说,身处这个充满诱惑的时代,科研工作者“不忘初心”的使命感是他工作的动力。正是基于国家与社会的需求,使他有了更大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这份热情和责任感的驱使下,贺永和团队克服着一个又一个难关,一步一个脚印地坚持走了下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问起当初为何想要回国,贺永不假思索地说,“对国家有感情”,他说出国前已经决定一定会回到国内,用看到、学到的方法和技术,推动人脑连接组学这一新兴领域在国内的发展。谈起对团队的期待,贺永说是“绘制出人脑发育过程中的动态连接地图”。至于为什么有这样的期待,他的回答充满了责任感,“因为它是理解人类智能形成的生物学基础,也是解决各类脑发育性疾病的基础”。这就是贺永,他时刻考虑的是如何把团队的基础研究、方法和技术用于社会、造福患者。
“北师大的脑连接组学团队作为行业里的领军者,要做‘顶天立地’的研究者”,夏明睿谈起他对团队的期待,“这既要有深厚的知识储备,又要有广阔的思维和具有前瞻性的站位高度。”具体来说,就是既要有自己的研究领域,更要能够对接国家的战略需要。面向国家需求,怀着开放的胸怀和态度,和国内外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交流学习,不做“小作坊”。善于整合资源,融合国内相关领域的学者,共同推动这个新兴交叉学科的整体发展,这是行业领军者的使命,也是北师大脑连接组学团队立志要实现的目标。
而对于秦绍正来说,支撑他持续进行科学研究的动力也正是服务国家、满足社会需要的责任感,和为脑科学、心理学、教育学提供方法和研究成果的使命感。这使得他无比热爱北师大这片土地,因为北师大在心理学和教育学上的学科优势使他能够发挥这一专长。
这群可爱的科研工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有着热情和责任感的科学家群像。而“热爱”和“使命感”正是这个团队的创新密码,激励着他们在科技前沿领域里不懈地探索、求证,最终实现自我的价值,并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做出北师大人的贡献。